霍 怡
山東藝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1
舒曼鋼琴套曲《蝴蝶》的音樂創作特點及演奏研究
霍 怡
山東藝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1
鋼琴套曲《蝴蝶》的出現,給人們展現了一種更新鮮的音樂表現方式,《蝴蝶》將獨特的內容和音樂結構相結合。在舒曼的音樂作品中,我們能感受到強烈的浪漫主義文學氣息,他的音樂創作打破了常規的束縛,將人的情感細膩的融合在音樂之中,更加注重對內心的追求,完美的呈現了舒曼個人的藝術魅力。本文將從舒曼鋼琴套曲《蝴蝶》的音樂創作特點及演奏兩方面進行論述。《蝴蝶》的創作靈感來源于小說《幼蟲之舞》的最后一章,因而鋼琴套曲《蝴蝶》與文學息息相關。正是由于《蝴蝶》中飽含類濃重的文學氣息,本文將對每首標題小曲的各種音樂元素進行詳盡的闡述,將音樂與文學聯系起來,分析音樂和小說中性格迥異的三個主人公是如何對應的。在演奏方面,結合自己的體會,將想象和演奏相結合,從演奏技巧的角度上對曲目的演奏難點進行分析和研究。
舒曼;鋼琴套曲《蝴蝶》;創作特點;演奏研究
縱觀舒曼的眾多鋼琴作品,我們不難發現舒曼創作的鋼琴作品音樂形象鮮明、藝術特色豐富并飽含思想情感。鋼琴套曲《蝴蝶》在創作上充滿了詩意,將文學完美的融入音樂作品中。國內外學者對舒曼的鋼琴作品進行了很多研究,對舒曼的鋼琴作品特點和音樂風格做了全面細致的研究,這些研究對筆者書寫此篇文章具有寶貴的指導意義。筆者將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對舒曼鋼琴套曲《蝴蝶》的音樂創作特點及演奏進行研究。
舒曼的鋼琴套曲《蝴蝶》每節小曲都環環相扣,每節小曲都有自己的特點,生動形象整齊劃一的同時有各不相同。在聆聽作品的同時聽者仿佛跟著音樂的節奏被帶入到了場景之中,舒曼完美的將音樂形象與文學形象聯系在一起。總結《蝴蝶》的音樂創作特點有三個:
(一)音樂與文學的完美結合
《蝴蝶》以文學作品為創作的原型,通篇彌漫著浪漫主義文學的氣息。音樂與文學完美結合,作者用音樂的方式詮釋了小說中三個性格完全不同的主人公形象,視覺上為聽者呈現了一幅幅生動的景象,每一首小曲的名稱都蘊含著文學作品韻味,讓音樂與文學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蝴蝶》以十二個故事為發展線索,由12個鋼琴小曲組成,成為了鋼琴套曲。第一首小曲名為《化妝舞會》,根據小說開篇的化妝舞會的片段為題材,盡顯音樂的優雅,充滿了華爾茲的韻味。第二首名為《巴爾特》,巴爾特是小說中的一個主人公,他熱情,開朗,活潑,像一個夢想家一樣。在小說中,有一段關于巴爾特的情節,巴爾特在宮殿里尋找舞池,卻誤打誤撞的闖入衣帽間引發了一陣騷亂。這一情節被舒曼的音樂表現的栩栩如生淋漓盡致,仿佛身臨其境一般。第三首是《布爾特》,在小說中,布爾特與巴爾特完全不同,布爾特是一個呆板,剛毅堅強且好勝心強的一個人。小說中布爾特以一段巨人的皮靴舞出場,在音樂中,這一首的旋律由八度構成,形象的表現了布爾特的性格特點。第五首名為《維納》,維納是小說里的一位女主角,她美麗,優雅,全身洋溢著高貴的氣息,舒曼在這一首小曲的創作中充分展現了女主人公的氣質,這首小曲溫暖優雅恬靜。在之后的每一首曲目中都與文學作品息息相關,從聽覺的角度上演繹了這部浪漫的文學作品,給世人帶了強烈震撼的聽覺體驗。舒曼在音樂創作中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創新,將文學作品音樂化,將音樂作品和文學作品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文中有畫,音樂作品中充滿了詩意,呈現了藝術間的完美融合。鋼琴套曲中《蝴蝶》是最能表現音樂內涵的作品,作品中洋溢著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是將音樂與文學銜接的最好的音樂作品之一,廣泛的受到專業音樂人士的尊崇,并受到了音樂愛好者們的喜愛。
(二)鋼琴套曲形式與內容的結合
舒曼的大多數音樂作品都使用了題材新穎的鋼琴套曲形式,鋼琴作品中充滿了戲劇性,大多使用了與文學作品相關的標題。這種創作方法能夠很好的引起聽眾的情感共鳴,使得音樂作品本身扣人心弦,富有感情。錢人康先生說:“舒曼的鋼琴套曲和舒伯特的聲樂套曲及李斯特的交響詩并稱為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音樂體裁上的三大創新”。在浪漫主義音樂的開端,正是由于這些作品的存在使得文學與音樂真正的融合在一起,以文學的形式命名音樂標題,給我們流下了眾多使我們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高質量音樂作品,讓我們在欣賞美妙音樂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文學的美。在《蝴蝶》套曲的開始,舒曼使用三拍子節奏,這種三拍子接受具有濃厚的圓舞曲性質,使得聽眾仿佛是置身于威嚴肅穆的歐洲宮廷之中的感覺。在小說的情節中,主人公在開篇邁著輕快的步伐來到舞會中,當會場的吊頂熄滅,人們紛紛走進舞池中央焦急的等待著舞會音樂的響起。舒曼在短短的六個小節的引子中,使用了3次四分音符來描繪小說這一情節。舒曼運用12個小曲形成了套曲的形式,用音樂描繪出小說中三個性格不同的主人公的故事,每首小曲經過巧妙地構思,分別描繪了一個小故事,使用音樂的手段展現了一部文學作品。12首小曲每首小曲都有自身的特點,但整體看來又整齊劃一,整體與局部協調完美融合于一體。
(三)音樂本體分析
舒曼的音樂充滿了詩情畫意,他巧妙地運用音樂的手法給聽眾們展示三個不同性格的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和舞會的場景。
此段將對12首小曲進行分析:
舒曼的《蝴蝶》創新性的用音樂的方式詮釋了小說里不同性格的三個主人公的故事和他們參加舞會的故事。運用鋼琴套曲的形式再現了小說中的環節,下文將對《蝴蝶》演奏進行簡略的分析。“想象”與演奏的融合:《蝴蝶》的創作靈感來源于文學作品,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才能將文學和音樂完美的融合到一起。在演奏開始之前,演奏者首先應該充分理解文學作品和音樂作品,將對作品的理解與自己的演奏技巧相結合,從而用音樂的手段表達整個故事。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描繪出曲子的意境。此外,在《蝴蝶》的演奏過程中,對演奏者對力度和音色的處理手段和技巧要求極高,這是一個重要的挑戰。在不同的曲目中要求演奏者靠自身對音樂的理解選擇適當的力度和處理音色的方法,來使《蝴蝶》的演奏更加優美,更能夠勾起聽眾感情的共鳴。
《蝴蝶》這一鋼琴套曲的創作靈感來源于文學作品,以文學為背景,使用文學的手法,將12首小曲的標題賦以文學性的標題,使得文學和音樂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鋼琴套曲中蘊含著濃厚的浪漫主義文學氣息,該音樂作品充分體現了對生命的尊崇和對生命的憧憬,詩情畫意,極具浪漫主義色彩。舒曼也開創了文學與音樂相結合的新的音樂創作方式。舒曼的鋼琴套曲《蝴蝶》為我們后人極具價值,是當今音樂領域的典范性作品,具有極高的鑒賞價值和研究價值。
[1]劉怡冰.浪漫主義文學對舒曼音樂創作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3.
[2]劉妹.論舒曼鋼琴套曲的蝴蝶的浪漫主義表現力[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2014.1.
[3]董霞.舒曼鋼琴套曲《蝴蝶》的藝術特征[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2011.2.
[4]程雪蕾.鋼琴演奏中的想象的運用[J].音樂研究,2013.12.
J
A
1006-0049-(2017)24-01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