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煒
中共鞍山市委黨校,遼寧 鞍山 114003
鞍山國有企業轉型升級創新途徑研究
鄭 煒
中共鞍山市委黨校,遼寧 鞍山 114003
在全球企業競爭環境下,只有創新和改革才能保持國有企業的生命力。鞍山國有企業的管理者也在跟進全國的經濟新形勢,調整和創新思維方式,把國家對國有企業改革的整體思路和企業轉型方案有效對接。調整鞍山國有企業結構,實現企業轉型升級主要是從偏重于發展規模轉變為偏重生產質量。
國有企業;改革;創新;途徑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經歷了階段性的跨越式發展。在國際國內的客觀背景下,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從而進入經濟新常態,由高速發展階段步入減速換擋階段,不斷調整經濟結構,適當降低增長速度并以調整存量、做優增量為主。鋼鐵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也是鞍山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鞍鋼與其他鋼鐵企業一樣在新常態下都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問題。當前的鋼鐵行業投資規模快速擴張,產能嚴重過剩、同質化競爭激烈,經濟效益大幅下滑,整個行業進入微利甚至虧損時代,傳統的規模效益和粗放式經營發展方式難以為繼,經濟結構重構和增長動力重塑迫在眉睫,中國政府果斷做出了加快國企改革的重大決策,國企改革箭在弦上,鞍鋼作為共和國的長子在國企轉型升級方面更要首當其沖。
縱觀工業管理學發展史,創新管理思想對企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我國正是因為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戰略使中國經濟發展面目一新。在全球企業競爭環境下,只有創新和改革才能保持國有企業的生命力。目前,隨著外部經濟環境的重大變化,整個鋼鐵行業都在國家整體的產業規劃下調整產業布局。鞍山國有企業的管理者也在跟進全國的經濟新形勢,調整和創新思維方式,把國家對國有企業改革的整體思路和企業轉型方案有效對接。國有企業轉型升級在思維方式上要遵循市場規律大膽變革,勇于創新。
調整鞍山國有企業結構,實現企業轉型升級主要是從偏重于發展規模轉變為偏重生產質量。也就是在引進先進設備、提高管理標準、降低環境污染的前提下,提高產品生產技術和生產效能,高效利用資源節約現有能源,制定符合現代國企標準的科學戰略。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轉變鞍山國有企業發展理念,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片面追求高利潤。要提高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淘汰高耗能的設備,摒除傳統僵化的管理理念,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全面提高。
(二)從差異化角度提高企業競爭優勢。積極發揮鞍山國有企業優勢,引進國際國內優勢資源,延伸產業鏈,開拓海外市場,建設全球化銷售網絡,鞏固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利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擴大生產規模,采用兼并重組的方式強強聯合,互相持股,比如鞍鋼可以聯合本鋼迎接新機遇,把優勢發揮到極至。
(三)承擔社會責任。國有企業應該有豐富的企業文化滿足員工的工作需要,承擔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淘汰落后產能,不斷做好節能減排,把保護生態作為生產的重要條件,比如鞍鋼應該全面實現鋼鐵產品制造、能源轉換、廢棄物消納、處理和再資源化等功能低碳排放,與其他行業和社會實現生態鏈接。2015年1月1日起開始實行的《新環保法》被業內視為化解鋼鐵產能過剩的重大外部因素,要滿足這部“史上最嚴”新環保法是能否生存的一個新標尺,有利于建立更加公平的鋼鐵市場環境。許多企業需要增加環保設施,環保運營成本將進一步加大,成為新一輪鋼鐵業重新洗牌的關鍵。
(一)發展特色引領,打造精品。鞍山國有企業要始終保持技術領先,集中優勢力量,可以與遼寧科技大學等單位合作力求產學研相結合研發新產品。為了保證國有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就要引進新設備,發明新工藝,應用新技術,研發新材料,完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尊重和保護自主知識產權,跟進國家重點項目,靈活應對市場需求,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強化精品板材品種的生產能力,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
(二)延伸產業鏈,提高各方面能力。鞍鋼提出構建“七種能力”和“四個轉變”的發展思路,其中,規模化發展能力、非鋼產業發展能力、國際化經營能力是實現鞍鋼現階段目標的重要保障。國有企業應該統籌發展要素增強企業生產能力,提升科技創新的能力,體制創新能力,管理創新能力等。延長產業鏈,在市場服務方面下功夫,充分發揮自己獨特優勢。
(三)重新制定現代規章制度。傳統的規章制度可能不符合現代化工業生產,尤其在國際國內環境變化的情況下,規章制度要在基本原則不變的前提下動態調整,用適合現代企業發展的機制規范生產行為。淘汰束縛企業發展的條條框框,把競爭機制放到現代管理制度中來,積極鼓勵國有企業員工的積極性,按照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制度,尤其鼓勵創新思維,對做出重大貢獻者靈活嘉獎,激發企業內部活力。
(四)重視現代國有企業文化建設。鞍山國有企業歷史悠久,員工眾多,已經積累了深厚的企業文化,但在引入新員工和調動老員工積極性方面,還要加大企業文化對職工精神面貌和工作態度的影響。企業領導者要主動關懷員工的心理,對老員工和新員工的工作意愿和工作能力做好全面的了解,使他們的工作理念和企業的發展理念相一致。為員工制定個性化的活動內容,在活動中尊重員工的自主選擇,利用培訓機會對企業內部員工的思維方式、工作態度、人生觀進行引導,使之與企業理念保持吻合,從而實現企業效率的最大化,隨著企業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強調自身文化的特點,以此來獲得社會與員工的認同,并提高溝通效率和推動員工和部門之間以至與客戶之間的無縫隙合作。
總之,企業的競爭優勢不僅來自產量規模有形資產,更重要的是企業潛在競爭力無形資產,即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引導下,快速不斷創新內部管理,使之與外部環境相配套,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永立鰲頭。
[1]趙洪江,門生.國有企業社會責任與產業轉型升級[J].商場現代化,2013(Z2).
[2]田有芳,馮國華.科技支撐重點產業轉型升級存在的問題總體目標、發展重點及對策[J].云南科技管理,2014(05).
[3]許靜.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的對策——以遼寧為例[J].中外企業家,2015(34).
[4]王旭升.遼寧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20).
F427;F
A
1006-0049-(2017)24-02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