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佳
【摘要】任務驅動型作文試題和漫畫作文試題是高考語文作文歷經的兩種不同命題形式。本文以2015全國Ⅱ卷、2016年全國Ⅰ卷為例,從設題要求、審題立意、寫作原則等方面進行不同命題形式的比較研讀。
【關鍵詞】任務驅動型;漫畫作文;設題要求;審題立意;寫作原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作為與社會時代發展緊密相連的基礎學科,語文高考寫作試題的命制從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到任務驅動型作文,凸顯現實因素的同時也符合語文教學的規律。2015年全國Ⅱ卷首次出現任務驅動型作文,而2016年全國Ⅰ卷作文命題又回歸了漫畫作文的材料形式。雖然這兩種試題的命題都屬于材料作文范疇,同時又都特別強調與社會現實的緊密相關(只是方式不同而已,一個是文字材料,一個是圖畫材料),那么它們的設題要求、審題立意、寫作原則等方面的迥異之處何在?
一、設題要求
2015年全國Ⅱ卷的作文題是關于當代風采人物的評選活動,設題要求為:
這三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016年的作文題是漫畫作文,設題要求為:
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由此看來,任務驅動型作文比起漫畫作文的設題多了以下要素:1.問題指向意識更加突出;2.綜合與結合材料的區別;3.體現思考、權衡與選擇。從設題要求上能夠看出來,完成任務驅動型作文的角度要清晰明確,考生要有自己的思考、權衡和選擇,并且要綜合材料的內容及含義,這樣材料的呈現才會更加直接,要精準地“戴著腳鐐”完成作文的寫作。
二、審題立意
任務驅動型作文是指一種“在材料引發考生思考、激發寫作欲望的基礎上,通過增加任務型指令,著力發揮任務引導寫作的功能,增強寫作的針對性,使考生在真實的情境下辨析關鍵概念,在多維度比較中說理論證”的作文形式。漫畫作文屬于材料作文,“通常是由出題者提供一組或一幅圖畫,讓考生通過對圖畫的觀察、分析,自選角度,發揮想象,聯系現實進行寫作的作文形式”。
從兩種作文的內涵的界定上可以看出,漫畫作文在審題立意上要稍難于任務驅動型作文,主要是:
1.漫畫作文旨意更加含蓄。漫畫是借助夸張變形、設喻比擬、虛實隱現、對照比較、象征隱喻等藝術手法來描繪人或物的形象,借以反映現實,針砭時弊,引人深思,給人以啟迪與警示的一種圖畫。所以,明白旨意的前提是讀懂畫面,一要關注細節,比如先后拿100分與98分小孩神態表情的變化由滿臉笑容到滿臉委屈,還要注意這正好與另一個小孩的隨分數變化而神態變化相反,這樣漫畫旨意的審讀就必須高度關注畫面細節;二要多順序讀圖,雖然這幅圖畫有標記順序,是橫向讀圖的順序,但也應該包容其他順序,比如縱向對比和斜向追溯退步、進步與懲罰、獎勵之間的辯證關系以及獎罰的依據考慮,這正好符合高考作文命題的特點,即更加注重思維的發散訓練以及擴展思維;三要辨清主次,顯然全面讀圖是漫畫作文關鍵所在,但讀出信息的主次更為重要,比如分數、巴掌、吻痕就是主要信息,而小孩的頭發、衣著則為無用信息,然后是從表象看到實指,做到圖畫內容的文字轉換,弄清楚分數、巴掌、吻痕的實指,這樣才能確定清晰的立意。比如題目中表象是分數, 而巴掌、吻痕是與分數高低之間的關系,正好反映了這則漫畫的實指,即評價標準,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指向了當前教育評價的單一標準等。
2.漫畫作文更需要多角度審題。由于漫畫材料旨意的含蓄必然加大審題立意的難度,為更好地增強漫畫內容與社會現實的關聯度,一般情況下漫畫作文的角度設置就會更加開放,呈現多角度的方式,因而審讀漫畫內容時就更加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知,這樣厘清角度就顯得尤為重要。2016年全國Ⅰ卷的漫畫材料的角度主要有教育者、家長、學生(兩個學生也有兩種不同角度)這三個角度,從教育者角度可寫“唯分數論的負面評價效應”;從第一個家長角度可寫“嚴苛要求,分毫不差”;從第一個學生角度可寫“追求完美,一絲不茍”。綜合考量,教育者的角度與當前教育評價標準太過單一的現實聯系更加緊密,應該是最佳角度,學生角度次之,而家長角度只能是可選了。
三、寫作原則
在寫作遵循的原則上,首先,任務驅動型作文要“思考、權衡和選擇”,在給出的幾個任務中必須在思考的基礎上做出選擇,而不能全都選、全都寫,這是此類作文大忌;其次,任務驅動型作文遵循“任務驅動”原則,任務驅動即以問題來驅動寫作,這樣就必然要求整個寫作必須圍繞題目給出的問題來進行,解決問題的角度很直接,也必須要明確、具體,抓住問題的核心;再次,任務驅動型作文遵循凸顯材料的原則,“任務驅動型作文是在材料的基礎上增加一個或幾個任務性寫作要求,是傳統材料作文的功能拓展,是傳統材料作文的‘升級版,其任務來源于材料,指令由材料發出,寫作中的思維論辯離不開材料”。這樣,寫作與材料結合得更加緊密,而且一定不能將材料作為寫作時的論據,也不能作為立意的引子,要避免“從材料中硬要摳出一個關鍵詞作為話題,或者給材料強加扣上一個話題進行立意,拿出來的文章與材料的整體內涵風馬牛不相及”,這樣也就有了脫離材料的嫌疑,出現偏題或跑題的情況。因此,同作為材料作文,應比較研讀兩種不同類型的命題形式,要求在作文教學中更加注重求異思維的訓練,因為只有在不同中才能做到精準發力,以避免高考作文失誤。
參考文獻
[1]吳驤.高考漫畫作文的特點及審題立意[J].學語文,2017(2).
[2]蔣麗玉.例談高考任務驅動型作文指導[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2).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