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的教學生涯和學生的學習生涯似乎都繞不開兩個字——考試。考試是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有效手段。考試的試卷從哪兒來?什么樣的試卷才能考出學生真正的水平?如何編制一份科學有效的試卷?是我們一直不斷思索的問題。
【關鍵詞】考試;科學命題;效度;信度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一次出乎意料的命題
學生期末考試結束,緊張忙碌的閱卷工作也已結束。我的心情卻一直很忐忑,因為五年級的期末試卷是我出的,學部要求均分88分左右,甚至可以再低一點,我出完試卷預估均分85左右。批改結果出來,年級最高分83.48,最低分81.1,均分82.4。得知年級均分較低后,我有些焦慮甚至是有一種挫敗感,覺得這是一次失敗的命題。問題出在哪里呢?仔細回想,閱卷過程沒有問題。那么,我的試卷難度系數偏高?學生知識掌握得不扎實?
命題時,我先翻看教材、教參,明確重點在五至七單元。按照“知識與積累”“運用和表達”這兩大部分確定了七類題型,分別是:用正楷字抄寫諺語、看拼音寫詞語、選擇題、判斷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閱讀理解和習作。分值安排如下:書寫分3分,字音、字形、字義考查部分19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部分11分,課文積累12分,閱讀理解25分,習作30分。粗略估算,均分85分應該問題不大。
考試過后,我與多位老師交流,這張試卷到底有沒有問題?符不符合要求?用什么樣的標準來評判這張試卷?我一直認為命題是一項技術活,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這項專業技能?
二、一場受益匪淺的講座
學期末,學校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寒假培訓活動。第一場講座是由南京市教研室的左坤主任帶來的《命題技術與策略簡述》。他先從命題的“學科素養”“課程素養”“教學測量素養”三個維度談起命題對不對,命的這道題好不好,試卷測量準不準的三個問題。接著從試卷評價的主要指標,科學整體規劃試卷多維細目表,試題陳述精細雕刻,題型選擇與使用合理,背景材料,試題難度排列符合認知規律和應試心理,評分標準這七個方面詳細談了如何
命題。
聽完講座后,我更加覺得命題是一項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是需要專門學習研究的。正如左主任所說,我們平時在學校出試卷,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算命題,只能是拼試卷。拼試卷也是有講究的,題型有哪幾種類型,題目難度如何排列,是不是所有自己沒見過的題型都是好題目呢?一系列的問題拋出來,令人思考。在講座中,左主任指出,試卷評價的主要指標是效度和信度。效度是指根據考試分數所做出的特定推測的適當、有意義和有用程度。指考試結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它是衡量試卷考查結果達到既定考試目標程度的指標。試卷的信度是指考試結果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它衡量試卷是否能夠穩定、一致考查考生知識水平與能力狀態的指標。從命題技術的角度看,影響考試結果效度和信度的主要方面有:考查目標與行為標準、考查內容、難度、題型、情景材料選擇、評分標準與評分操作。這六個問題均是檢驗效度的重要指標,后四個問題是檢驗信度的重要指標。
怎樣才能編制好一份試卷呢?左主任指出先要科學整體規劃試卷多維細目表。在此之前,我只接觸過雙向細目表,而且也沒有深入學習研究過,略知皮毛而已。為什么要規劃試卷多維細目表呢?左主任指出4點:1.科學編制試卷不是隨心所欲的;2.考查目標是試題立意高低的出發點和歸宿點;3.引導考生表現出考試期望的行為,是評價考試結果解釋和使用有效與否的關鍵;4.有效地避免學校教學內容的狹窄化或平均化,學校教師和學生既感到所有學習內容都需要認真地教與學,同時也需要要重點地教與學。
三、一些獨立淺顯的思考
聽左主任的講座時,我有一種強烈的感受,這次講座對于我來說就是一場及時雨,解開心中許多疑惑。同時,仿佛又把我領到另一門陌生學科的高山腳下,要想真正了解命題,會命題,還需要更多的學習與實踐。結合這次的五年級試卷,我做了一些反思。
編制試卷時,我關注到了考試的內容,能夠有意識地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對高年級學生的要求編寫問題。在考查字音、字形、字義、詞語和句式語用時,我采用了看拼音寫詞語、選擇題、判斷題等多種形式。在書寫上,降低了數量的要求,但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含金量。例如判斷題的第2題題目是“施耐庵、王冕、吳敬梓、孟浩然和辛棄疾按朝代的順序排列應是孟浩然、辛棄疾、王冕、施耐庵、吳敬梓”,這道題學生只需打勾打叉,但考查了學生對所學課文作者的了解和朝代知識的積累。
在試題的靈活度上,我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我忽略了學情,因為最近兩年都擔任六年級教學工作,命題過程中總會想這道題學生應該能回答出來,而這里的“學生”在腦海中無意識地成了六年級的學生。因此,在難度把握上有失偏頗。課外閱讀題中的“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顧盼生姿”這個詞語理解就有難度,整個五年級沒有幾個學生能夠回答出來。“那是一朵純白的喇叭形的花,優雅地立在枝頭,如天鵝般顧盼生姿”因為不了解“顧”的意思,再加上詞前的“天鵝”,絕大部分同學寫的是“盼著自己像天鵝一樣美麗”。
吃透教材,研讀課程標準,考慮學情,制定多維細目表,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的命題會更科學。這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研究,提升自己的基本功。
作者簡介:邱明莉,女,1983年生,江蘇省南京市人,本科學歷,小高,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