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林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云南 臨滄 677000)
提高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
張承林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云南 臨滄 677000)
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學習音樂教育的學生逐年遞增,然而,在擴大招生規模的同時,也面臨著不少矛盾和問題需要解決。比較突出的矛盾就是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學生學習能力有待增強。因此,在新的時期里,我們不僅要加強基礎教育,為基礎音樂教育注入新活力,還要注重培養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基礎音樂教育人才。
音樂教育;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高等師范學校音樂專業,是師范教育不可或缺的專業之一,對于普及音樂教育,促進青少年音樂素養的提升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懂音樂,更要懂教育,既會學,又會教,要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心中有明確的專業學習方向。只有這樣,學生畢業之后才能適應未來音樂教育事業發展需求。因此,培養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音樂教育教學中非常關鍵。本文針對影響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因素,簡要探討了提高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與藝術類院校音樂專業相比較,師范類院校音樂教育專業應該具有自身特有的教育教學模式。由于師范類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將來更多的是走向音樂教育崗位,他們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教書育人,提高青少年的音樂藝術素養,促進青少年綜合素質整體提升。因此,師范類音樂教育專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作為師范類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師,一定要把握好這種藝術教育的特殊性。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不僅是為了學生音樂藝術素養的提升,更是為了學生將來就業以后,能夠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能,采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更好地教書育人,為社會培養更多實用型音樂教育人才。在對青少年進行音樂教育過程中,要想讓音樂教育順利進行就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較好地完成音樂學習任務,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有效提升。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不僅要能夠講授樂理知識,會彈奏某個樂器,能夠進行現場指揮,還要會即興演奏,自彈自唱,能夠即興進行音樂創作。這不僅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音樂教學能力,還需要音樂教師具備較強的綜合技能以及較強的現場管控能力。所以,提高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能力非常關鍵。
師范類音樂教育專業,所培養的學生主要面對音樂教育領域。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以便于學生將來就業以后,能夠更好的掌握課程教學能力,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教育人才。師范類音樂教育專業不能夠以“既專且精”為培養目標,其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如果只是精通某一技能,或者在某一音樂領域造詣較深,某一理論知識較強,不利于學生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所以,在教育教學中,要盡可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做到一專多能,知識全面廣博。不僅要具備扎實的音樂理論基礎,具有較強的音樂素養,還能夠通曉與音樂相關的知識,音樂基礎扎實牢固;不僅要具有較強的音樂理論水平,還要具有較強的音樂鑒賞能力,以及樂器演奏能力,具備教育專業的理論知識。只有重視學生的一專多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才更有利于學生將來成為社會所需的音樂教育人才。也只有這樣,才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更好地掌握課程教學能力,更好的從事音樂教育事業,以更加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
近年來,由于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擴大,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逐年遞增。高等教育音樂教育專業招生,對于學生專業文化水平要求較高,導致一些學生在專業基礎知識上下的功夫較深,進而影響到文化課的成績。另外,藝術類專業招生,分數線比其他普通高校招生文化課分數線相對降低,這導致一些文化成績較差的學生進入音樂教育專業,影響了音樂教育專業教學質量的提升。一部分文化課素質不高的學生,由于基礎文化因素不得不進入音樂教育專業,對于音樂教育專業課程學習缺乏興趣,雖然他們智商和情商都比較,但是,由于學生的文化素質不高,音樂教育專業學習缺乏動力,導致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師范類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能力不高,還是由于還有其對所學內容缺乏興趣,對專業課學習存在著偏見,缺乏學習對自信心,進而影響到其實際學習效果。學生學習音樂專業知識,進入音樂教育專業主要是為了滿足自身升學需求,在學習態度上存在抵觸情緒,導致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動力,進而影響到學習效果。
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對于要從事的基礎音樂教學缺乏認識,對自己的定位不明確,音樂教育教學定位比較模糊,不能夠主動了解音樂教育的改革動向,不能夠主動將所學教學內容你實踐相結合,缺乏溝通交流的思想,導致畢業以后很難快速進入音樂教師的角色。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音樂工作者,不僅要加強對音樂教材的研讀,還要能夠挖掘音樂作品的深層次含義,通過細致深刻的分析音樂要素,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促進自身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做為一名音樂教師,其教學能力與教師的知識能力結構有很大的關系,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不僅要具備較強的理論基礎,還要具備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目前一些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在課程設置上比較注重理論課程知識,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多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課堂教學不能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只是枯燥地記錄筆記,按照教師的要求背誦教材,此種教學方法不僅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容易導致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升。
目前,一些師范類院校音樂教育專業,教學實踐類課程單一,不僅學生對于實習環節重視程度不夠,一些教師也容易忽視實習環節。音樂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理論基礎知識水平。二是教師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三是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個人音樂素養,任何一項能力的獲得,都與日常訓練分不開。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作用不言而喻。如今,雖然許多高校音樂教育專業也安排學習時間給學生,但是時間太短,學生實習的機會太少,這也是師范類院校所面臨的普遍問題。一般情況下,師范類院校教學實習都安排在第七學期,時間為4~8周不等,短短的幾周時間,很難讓學生初步具備教學能力,更別說能夠適應音樂教學工作。另外,一些師范類院校音樂教育專業找不到對口的學校讓學生去實習,所以,學生實習只能去各類音樂培訓機構,音樂培訓機構的工作性質,很難與學校音樂教育的工作性質相比較,導致一些學生實習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在實習過程中對學習環節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學生實踐時間不足。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僅處于理論層面,走上工作崗位以后,很難快速適應未來的職業發展。
目前,一些學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知識價值觀念比較淡薄,在學習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雖然學習動機非常主動,但是由于盲目樂觀,一旦出現挫折,就容易產生消極情緒,進而對于音樂學習失去興趣。因此,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從知識價值角度著手,在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師范類院校音樂教育專業之所以教學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導致其不能夠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因此,我們應幫助學生構建科學的音樂知識價值體系,使其學習動機與夢想保持一致,避免學生在遇到問題和挫折之后,開始懷疑自我,逐步喪失學習音樂的興趣。師范類院校音樂教育專業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還要從心理角度入手,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職業發展規劃,認識到自身所學專業的重要性。學生只有明確了學習目標,確定了未來發展方向才能夠進一步發揮自身的潛能,樹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念,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進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所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認知觀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對于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師范類院校音樂教育專業要想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多樣性,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學習能力就會獲得顯著提升。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已經比較廣泛。采用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還可以有效實現聲音、圖像、文字相結合,發揮興趣的導向性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其形成健康積極的學習動機。例如,在每學期可以舉辦一些豐富多彩的音樂教育學習活動,諸如,校園音樂藝術大賽、校園好聲音、音樂理論基礎知識競賽、校園音樂教育夢想演講等。在不同的音樂活動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嘗試不同的角色,通過不同角色的嘗試,來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以便于能夠根據自身特點,提升學習自主性。明確自己未來職業發展方向。師范類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只有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習音樂的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才更有利于形成積極健康的學習動機,通過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適應未來的職業發展。
受自身性格、音樂素質、文化基礎等因素影響,師范類院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學習質量層次不齊,學習能力存在差異等一些問題。有時候,學生缺乏表演欲望,或者是由于學生性格內斂等因素,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能力,成音樂能力培養障礙。這些問題如果不加以解決,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還會影響到學生學習音樂的自信心,進而影響到學生未來職業發展。所以,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心理等方面因素,恰當地選用教育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心理引導,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提高學生音樂學習能力,選擇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全面發展。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還可以采用小組學習模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將學生分成幾個音樂學習小組。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互相幫助,有效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難點和問題。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向每個小組提出不同的音樂問題,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有效詮釋學習內容。并能夠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和創造力,將問題進一步拓展,促進自身學習能力的顯著提升。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音樂教育專業教學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不能夠以學生為中心,課堂教學比較注重教師理論灌輸,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進入工作崗位以后,很難快速適應工作需求。在新的時期里,要想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音樂教育專業必須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認知觀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提高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音樂學習能力。學生只有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動機,才能夠不斷增強學習能力,以適應未來職業發展需求。■
[1] 陸洋.我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11,01.
[2] 何志梅.我校低年級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對音樂教育專業認識與課程設置情況的調查研究[J].亞太教育,2016,30.
[3] 沈文潔.“長效制”在教學實踐能力培養中的應用研究——以高校音樂專業教育改革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2,17.
張承林(1983-),男,云南昭通人,滇西科技師范學院講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