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永
(重慶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重慶 400020)
淺析女生變聲期的歌唱訓練
胡紅永
(重慶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重慶 400020)
隨著社會文化生活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聲樂藝術越來越重視,特別是青少年的聲樂學習與訓練。本文以科學的訓練理念與方法,著重介紹女生變聲期的聲樂訓練的方法。
女生;變聲期;歌唱;訓練
歐洲早期的音樂主要以教堂音樂和復調音樂為主,由于被宗教壟斷,基本上是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那時的音樂既不能表達人們的情感,也不能反應人們的生活,后來由于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推動了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音樂也漸漸的擺脫了宗教的影響有了表達人們生活、情感的趨勢。歌劇的形式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后來涌現(xiàn)了一批優(yōu)秀的歌劇作家如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等。
美聲唱法來自意大利文Bel canto,Bel是美妙、美好的意思,而canto則是歌唱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美妙的歌唱”。在我國,大家約定俗成的把它叫做“美聲唱法”。
雖然美聲唱法已有很悠久的歷史,但傳入我國才只有七八十年。“五四運動”時期我國有一批歌唱家留學歐洲,他們是最早把美聲唱法帶入我國的人如:黃友葵、周小燕等。回國后,他們不僅活躍在音樂舞臺上,也在課堂上為我國的聲樂事業(yè)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當然這期間也出現(xiàn)了不少優(yōu)秀的作曲家如:肖友梅、黃自、趙元任等。他們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聲樂作品如《教我如何不想他》、《嘉陵上》、《思鄉(xiāng)曲》、《黃河大合唱》等。進入八十年代后,美聲唱法在我國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一批優(yōu)秀的青年歌唱家在國外的聲樂比賽上獲得了佳績,他們通過各種形式如:電視、電臺、現(xiàn)場音樂會,為廣大人民群眾奉獻了精彩的演出。總之,人民群眾對美聲唱法不再陌生,它已成為人們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我從事聲樂教育活動近三十年的時間中,遇到不少關于女生未變聲期或正在變聲期歌唱訓練的爭論。不少人認為,這期間進行歌唱訓練是不合適宜的,他們覺得應該讓這一時期的孩子們少唱歌,以便平穩(wěn)、安全的度過這一特殊階段。以我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認為這一時期的女生只要方法得當是可以進行聲樂訓練的。正常的情況下,女生變聲期應該在11歲至16歲。這期間的女生聲帶是脆弱的,由于其他的共鳴腔體沒有發(fā)育成熟,所以聲帶承受不起聲嘶力竭的喊叫式歌唱,如果長期這樣,會導致聲帶變得畸形,發(fā)生病變,從而出現(xiàn)聲帶小結、聲帶閉合不好、聲帶水腫等等,這些原因也是正持變聲期不宜進行歌唱訓練觀點者所顧慮的。
然而,這個年齡的女生,思維敏捷、記憶力好、模仿能力強,有很強的求知欲,如果能在這一時期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她們加以訓練,那她們會在以后的歌唱活動中受益匪淺。那怎樣才能做到科學的進行訓練呢?
我們都知道,學習音樂要有好的音準、節(jié)奏,學習唱歌還得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觀察理解能力。
著名聲樂教育家沈湘先生說:“歌唱是一種運動,任何運動都需要有一個適當?shù)摹⒑侠淼纳眢w狀態(tài),唱歌這一運動則需要有良好的姿勢。”
有人說呼吸是歌唱的動力,也有人說呼吸是歌唱的生命,這些都是說明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呼吸分為生活呼吸和歌唱呼吸。歌唱呼吸又分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在美聲唱法的早期,歌唱家們一般用胸式呼吸。后來大家發(fā)現(xiàn)用腹式呼吸吸氣會更多,也更利于喉頭的穩(wěn)定,所以逐步過渡到腹式呼吸。因此,我認為應盡量用腹式呼吸去歌唱。
1.呼吸練習的第一步:快吸慢吐,口鼻同時吸氣,把氣吸到小腹上,這樣能讓咽腔和喉頭得到放松,并起到下降和穩(wěn)定喉頭的作用。
2.呼吸練習的第二步:把氣吸到小腹,然后讓氣息推動輕輕閉合的雙唇發(fā)出“嘟”的聲音,并檢查是否漏氣。
3.母音練習:最好用“u”“ü”“ī”交換練習。
4.發(fā)聲練習:最好從上到下,跨度不宜太大(2-3度為宜)。
5.換聲點:“女生變聲期的換聲點幾乎和童聲一樣,在練聲的過程當中,如果我們從c1開始往上唱,當唱到f1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破音,一般我們把這個音叫做換聲點。”①
6.音量:最好能輕聲歌唱。
7.音域:以中聲區(qū)為主,最好在10度以內進行練習(c1-e2),當這些音都唱得比較好了,再逐步拓展音域。總之不宜過早唱高音。
8.吐字:歌唱離不開語言,吐字一定要清晰,盡量做到字正腔圓。
9.訓練時間:每天的練聲時間一般控制在20—30分鐘。
選擇曲目是衡量教師水平的重要標志,在這個年齡段的女生不適宜唱太難的作品,因此教學中的因材施教十分重要,盡量做到循序漸進。
1.初級階段:可選一些旋律平穩(wěn)、音域不寬的歌曲。如《握別》、《塞外村女》等等。
2.鞏固階段:以鞏固中聲區(qū)為主,音域可稍稍加寬一些,如《故鄉(xiāng)的小路》、《飛吧!鴿子》。
3.提高階段:在基本掌握腹式呼吸、聲區(qū)較為統(tǒng)一的基礎上,逐步拓展音域,選擇稍難一點的曲目。
1.認真聆聽老師的示范,再結合老師講授的方法,反復琢磨。
2.多聽多看中外歌唱家的音像資料,把一些好聲音及舞臺表現(xiàn)儲存在腦子里,并形成“聲音印象”。
學習中肯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每當這時一定要反復練習,不斷總結努力改進,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同學們會在這一特殊時期的聲樂學習中有所收獲。■
注釋:
① 胡婉琪,《少女變聲期聲樂指南》,2001年6月,四川人民出版社.
胡紅永(1965-),男,重慶人,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社會音樂考級評委,重慶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藝術系聲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