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霜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淺談揚琴作品《土家擺手舞曲》的演奏及其中技法
周 霜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本文通過對該曲譜本身的理解來描述音樂本身,以及樂曲中所需要的技巧來淺析全曲。對于所演奏樂曲技巧的展示和情感的表達,就要對樂曲進行全面的了解,結合曲目風格、文化及創作背景,體會作曲家要表達的內在情感。
樂曲理解;彈奏技巧;情感
揚琴,又叫“洋琴”,“洋”取外來之意。由中東、波斯古國傳入中國,進入中華大地之后,經過本民族文化的滲透、融合及演變,最終融入中國音樂體系,成為中國民族樂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揚琴的演奏形式也變的豐富起來,由原有單一的伴奏演變成了獨奏和合奏等形式,并不斷在地方民族音樂的影響下,開始逐漸形成代表地方演奏風格的揚琴流派,并相繼發展了自己獨特的演奏技巧來詮釋流派的風格,在此基礎上,流派的藝人開始創作其樂曲,具有流派風格的樂曲由此誕生,充分表現其地方藝術特色。主要流派有廣東音樂揚琴、江南絲竹揚琴、四川揚琴和東北揚琴;也有其他少數民族風味的揚琴音樂,如:采用藏族民歌音調和踢踏舞節奏特點所創的《拉薩行》,采用湘鄂邊界土家族民歌音調和擺手舞的節奏特點創作的《土家擺手舞曲》,以及具有新疆風格的《天山詩畫》等等。本文將《土家擺手舞曲》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
《土家擺手舞曲》是由王直先生和我國當代著名揚琴演奏家、教育家、改革家桂習禮先生合作完成的,取材于湘鄂邊界土家族民歌音調和擺手舞的節奏特點,以悠長的旋律和歡快的舞蹈節奏創作出的一首優秀的藝術作品,表現出了土家族人民能歌善舞的風土人情。擺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傳統舞蹈,土家語叫“舍巴”或“舍巴巴”,它集舞蹈藝術與體育健身于一體,有“東方迪斯科”之稱。擺手舞主要流傳在鄂、湘、渝交界的酉水流域,以湖北恩施自治州的來鳳、湖南湘西自治州的龍山、永順為主要傳承地。擺手舞它分大擺手和小擺手兩種。擺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產生活。
該曲采用五聲羽調式音階,以“羽、宮、角”三個音為主。本曲以級進為主,快段也有大跳,節奏歡快,整體由慢漸快,所表現出土家族音樂比較單純的功能、形態和色彩特征的正是這種古樸典雅的音樂風格。
【引子】靜謐的開始——一段自由的散板——像是清晨山林里稀稀落落的鳥叫聲,之后太陽緩緩升起,一串連續的琶音揭開了新的一天的帷幕,所以舞步非常的輕盈。【優美如歌的慢板】美好的一天開始了,充滿著希望,珍視著每一個音符,滿心歡喜的歌唱著,優美的跳著。【轉D調后】慢起漸快,氣氛逐漸升騰,節奏鮮明,舞步剛勁,像是開始一天的勞作,人們在田里有說有笑,互相協作,一片祥和的景象。這段舞結尾處開始轉調,為下段山歌做鋪墊。【自由的山歌】這個山頭呼喚,遠處山頭產生回音,富于音樂意境。【快板】最后是全曲的高潮部分,老少齊舞,歡快熱烈。由輕快的舞步開始——堅定的十六度的音程,充滿生氣——輕快地八度十六分音符,再次敘述主題——依次4個分解和弦,最后是八度三連音一氣呵,情緒歡快熱烈的結束全曲。
總的來說,這首曲子的結構是層層遞進的,從清晨破曉到勞作一天后的激烈舞蹈結束全曲,呈現的是充實、滿懷激情的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景象。
(一)輪音,輪音是將散落的點音組成一條連貫的線,聽起來有連綿的感覺,還可以使聲音圓潤、延續情感的作用,從而加強樂曲的表現力,突出樂曲的風格,塑造良好的音樂形象,①引子,在一片寧靜的清晨,輪音從無到有,劃破寂靜,給人無限遐想。②如歌地慢板段,由低音到高音,與引子部分相承接。深情的輪音需要技巧的支撐+內在的情感,才能更加動聽。首先是技巧,即輪音的彈奏,突出旋律的優美和歌唱性;其次是情感的表達,練習時可以有感情的哼唱著,認真分析樂句,將換氣處理得當,幫助演奏時表達情感,將氣息運用其中表現曲中韻味。然后就是后半部分的雙聲部,左右手要配合整齊,這一部分整體就是優美如歌地,突出左手旋律,右手也要優美的隨和著。③樂曲中有左彈輪運用。用大指壓筧柄,中指、無名指上托筧柄,使筧頭連續上下顫動觸弦,發出細密的碎音,增加動力感。
(二)齊竹,又叫雙竹,雙竹和音,即雙竹同時擊弦的雙音。揚琴上常用的是八度、五度、四度、三度等和音。①開頭兩句是24連彈,可分為四個六連彈,突出上聲部由慢漸快延續寂靜的環境。②踢踏舞部分是全曲最具舞蹈感的,堅定有力,重音都要突出,注意節奏型的轉換,力度變換要表現清楚,生動形象的表現歡快的舞蹈場面。③結尾的一連串八度齊竹三連彈要一氣呵成,以最激烈,最熱鬧的方式結束。
(三)分解和弦式琶音,在這首曲子中有兩處的分解和弦是琶音,一處是在開頭,一處是在結尾處。樂句斷句要清晰,每兩小節為一句,兩小節換一個和弦,因此重音突出后層次就更明了;這幾句轉換幅度大,所以雙手手臂要放松,有彈性的彈出每個音。
樂曲的完美呈現需要一個搭建房子的過程,把地基夯實了,房屋才能建造的更牢實,之后便是對房屋的裝飾,這就要考慮到如何修飾才能更舒心,更舒適,而后才能享受其中,筆者所理解的音樂,亦是如此。另外,技巧的展示也很重要,沒有技巧的支撐,再濃厚的情感也無法淋漓盡致地表達,達不到該有的音樂效果。因此,技巧的練習也顯得尤為重要。音樂是用來抒發內心情感的,然而情感的抒發需要以嫻熟的技巧為基礎,樂曲的創作背景、所屬風格以及了解作曲家要表現的情感對于樂曲的表達和演奏也是有影響的,有助于更貼切的演奏和詮釋樂曲,抒發內心情感,表現音樂內在魅力。■
[1] 桂習禮.中央音樂學院海內外考級曲目[M].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4.
[2] 熊佳.關于揚琴輪音技巧在樂曲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