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梅
沈陽大學,遼寧 沈陽 110044
?
加強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 助力地方高校轉型發展*
陳艷梅*
沈陽大學,遼寧 沈陽 110044
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把握正確的方向、貼近實際的方式方法才會取得實際效果,文章從學校領導班子自身建設、教師和干部隊伍思想建設、學生黨組織和學風建設、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兩課教育資源建設等六個方面對高校基層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進行了剖析。
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高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國政治發展的重大現實性課題,是高校黨委工作的重要內容。只有始終把握正確的方向、根據實際努力創新方式方法,健全機制,夯實陣地,才能有效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其中,要牢牢抓好“六項建設”,增強其工作的實際效果。
全面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是高校領導班子建設的核心;掌控學校辦學方向是工作關鍵。高校黨委要把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作為提高決策能力、做好工作的基本條件,工作中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方針,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相結合,重大議題召開黨委會議決定,決不一個人或幾個人決定,每個人都能充分發表意見,決策時尊重大多數人意見,才能使領導班子決策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要將把握辦學方向作為重中之重,找準工作重心,落實目標管理和全面質量管理。在班子成員間加強溝通,增進理解,互相融合,促進統一意志,工作中做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自覺貫徹集體領導、分工負責的工作制度,積極維護領導班子的集體權威,保證班子團結。
高校黨委只有通過加強民主政治建設、推進民主治校,才能更充分地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要發揮黨代會、教代會、工會、教授委員會等組織作用,學校的發展規劃、辦學指導思想、體制改革方案等重大決策須經民主審議通過后方能實施,保證校務公開,擴大群眾基礎,才能做到大局穩定。加大干部管理力度,狠抓二級班子建設,中層干部公開選拔、競聘上崗,注重聽取基層意見,使當選干部在工作中時時想著群眾怎么看而不只是在意領導怎么看。班子建設中要以辦學求發展、事業上層次作為衡量班子業績的主要指標,使二級單位成為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的戰斗堡壘。高校黨委要著眼于制度和機制的健全和完善,針對容易發生問題特別是經濟問題的工作,建立健全制約有效的運行機制和規章制度,加強廉政建設,防微杜漸,防止以權謀私。
高校黨委要從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戰略高度出發,認真抓好學生黨建,培養一批學生骨干,以黨建帶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生黨建要著力創造“公平、公正、公開”的組織發展氛圍,從新生入學開始抓好入黨啟蒙教育,發展過程中組織員要交叉考核、集體審查,把品學兼優的學生吸納到黨組織來,切實增強學生黨組織在廣大學生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教育培訓中,要注重采取多種形式,選準載體,貼近學生生活。要以學風建設為切入點,帶動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行目標責任制,強化校院兩級管理,結合專業特點,制定實施方案。建立學生學習指導和督導機制,在評獎評優中設立激勵措施促進學生升學深造和參與科技創新。持續廣泛開展讀書活動,推薦必讀書目,召開讀書心得交流會。建立完善輔導員聽課制度、學生考勤制度、學生干部隊伍考核制度等。在選拔任用學生干部時,把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
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綜合性的教育活動,要不斷拓寬教育途徑,建立全方位的教育格局,形成全員用人機制。高校黨委要把精力充沛、理論水平高、政治素質好的同志選拔到領導崗位,建設一支專兼結合、功能互補、信念堅定、業務精湛的輔導員隊伍。采取專兼結合的模式,既有利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促進教書育人,進而形成全體教師關心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有利于全員德育思想和全方位德育格局的真正形成。隊伍中的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工作中各有側重,使整個隊伍處于一個最佳的結構狀態,真正實現配置合理、功能互補。通過選拔和培養,逐步建立起一支有馬列主義理論功底,能夠運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社會,認識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從而有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的學生工作隊伍,同時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教育和培訓。
高校黨委要本著為學生成長成材創造條件和教育學生、服務學生的指導思想,注重在實踐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著力營造健康高雅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加強學生社團建設,思想政治工作進社團,采取社會化、實踐化、學分化、個性化的發展理念管理社團。注重藝術教育,加強對學生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挖掘鄉土文化,弘揚民族精神,鼓勵學生自立自強。鼓勵學生響應國家號召,到西部去、到遼西北去,參與志愿服務,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注重社會實踐,本著讓學生“受鍛煉、長才干、做貢獻”的社會實踐精神,開展了多層次多領域系列教育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愛心教育。
高校黨委要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壯大師資隊伍,優化年齡、職稱、學歷結構,給予學科建設經費傾斜,激發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科研優勢并予以扶持。采取多種形式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以增強實效,如利用專題研討和聽、評課等形式提高教學質量,加大平時考核力度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掘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強吸引力,在加強課堂教學的同時把學生帶向社會、進行社會實踐等。
*教改項目:2016年度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思政課為高校轉型發展提供思想保障與文化引領的現實路徑與方法研究》、2017年度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立項課題《從嚴治黨新常態下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創新路徑及保障機制研究》(項目號2017IsIktyb-117)、2016年遼寧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項目號JG16DB285)階段性成果。
G
A
1006-0049-(2017)10-0064-01
**作者簡介:陳艷梅,碩士,沈陽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教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