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霏
浙江工商大學旅游與城市管理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山東省房干村鄉村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陳奕霏
浙江工商大學旅游與城市管理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房干村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農家樂鄉村旅游,其發展鄉村旅游具有一定的資源優勢,如空氣清新,氣候適宜,自然景色宜人,農副產品豐富等,同時房干村交通便捷,農家居住設施完善,農家民俗文化豐富。村民依靠發展鄉村旅游帶動經濟的增長,并使房干村成為了全國優秀鄉村旅游目的地,但現在的發展存在一些問題,針對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對策。
山東??;鄉村;旅游發展
村內旅游以吃農家飯為主;村民自己種植瓜果蔬菜,主要以食用野山雞、野山羊、野菜為主供游客選購品嘗,價格合理。住農家院;村民利用自家別墅,一層為自己住宿,二層開發成了旅游住宿旅館,設施相對較全。開展民俗文化旅游,如萊蕪梆子,萊蕪梆子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房干村鄉村旅游的一道亮點。游客還可以體驗在農家過大年,如觀看農家請家堂、貼春聯、做年夜飯、包餃子,體驗農村人過大年的樂趣。
(一)旅游產品不夠豐富
首先體驗型旅游產品較少;房干村村民經營的鄉村旅游,雖形成了自然景觀,民俗風情,生態環保三個旅游拳頭產品,但村民們提供的服務項目僅僅只有吃農家飯、釣魚、喝茶、品嘗山泉水、劃船等旅游產品,缺乏特色,游客體驗后就感覺毫無新意,缺少回頭率。其次缺乏保健型旅游產品;房干村內有峽谷和高山,主要推出的旅游產品有劃船和湖邊垂釣,沒有新意。高山主要是以登山為主,缺乏游玩的刺激性。
(二)村民經營秩序不夠規范
房干村分為兩種經營模式,一種是村民以加入專業合作社的形式,將較為分散的技術、勞動力以股份的形式集中起來,形成從生產到銷售的結合。另一種為村民的分散經營采用傳統的聯產承包責任制,自產自銷。兩種經營模式的問題主要有:
1.分散經營的村民秩序混亂
村民的分散經營采用傳統的聯產承包責任制,村民大都雇傭自己的親戚、朋友或者無工作者作為員工的家族式管理,還有就是無營業執照、無衛生許可證就擅自經營的“夫妻店”。房干村內各種標示,如“品嘗純種野山雞”、“特色農家菜不可不嘗”等,讓人琳瑯滿目應接不暇。其實這其中一些旅游產品只是打著各種鄉村特色優勢產品的噱頭,粗制濫造,以次充好。游客往往分不清哪個才是真正地道的農家產品,使一些游客上當受騙,給旅游形象抹黑。這些效仿城市營銷元素的標示,不僅削弱了鄉村的淳樸風味,而且會導致鄉村旅游整體形象不明、標示系統混亂的后果。
2.專業合作社經營出現“公地悲劇”現象
在房干村,鄉村旅游的發展形式以專業合作社為主,其運行管理機制基本為“村委——企業——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三位一體式,村內的大小事宜由主要負責人——村干部負責,而管理者是旅游企業的經理,資金主要來源于村委的統一統籌安排。然而村民認為合作社的責任在于資源的開發和保護及宣傳,自身的經營利益只能屬于自己,不將自己的經營利益上繳合作社,造成了“公地悲劇”現象的發生。
(三)村民的環保意識相對薄弱
村民的教育程度偏低,一些先進的環保理念在村民之中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開展,生活廢水的任意排放,造成了河流的污染,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帶入村內的生活垃圾以及在村內購買的消費品也就增多。有的游客環保意識并不強烈,于是就出現到處亂扔垃圾的現象,這也體現出整個旅游地環境衛生管理不到位、不及時。
(一)不斷豐富旅游產品
首先可推出體驗型旅游產品;推出農耕游獨辟蹊徑,好處在于滿足游客的新鮮感和刺激感。另外游客可以通過耕作農產品來體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義,同時也鍛煉身體,促進身心健康。其次推出保健型旅游產品;房干村有九龍大峽谷和石云山,開發水域旅游、漂流、野炊等旅游產品再好不過。通過野外的實地探險和游玩,不僅可滿足游客的刺激需求,也可增加非凡體驗,更好地身體的鍛煉,讓游客在峽谷探險時,不斷發掘自身的潛能,重新的自我認知。還可建立生態大棚餐廳;村民可在房干村中建立生態大棚餐廳,供游客來體驗特色農家飯,村民可以創新菜品,如“房干全魚宴”、“綠色食譜”等,在菜品和服務上爭做一流,讓游客能夠對生態農家飯流連忘返。
(二)村民之間要加強交流合作
1.對于分散經營的村民
分散經營的突出問題是一戶村民的旅游產品可能無法滿足較多的游客需求,此時可通過村民間的有效合作來解決問題。例如推出“農耕游”的村民可以與開設飯店的村民合作,游客耕作的農產品可以拿到飯店進行再次加工,按照游客的口味,做出滿足游客需求的菜品,可為游客提供美味的享受的同時也會給村民帶來一定的收入。
2.對于加入專業合作社經營的村民
以股份入股的專業合作社社員要以身作則,通過建立社員標準、考核及評價體系,明確規定合作社與社員間的權利、責任、義務,同時村民也要監督村委和駐村旅游企業,做到賞罰分明,加強合作社章程的完善,同時做到利益的公開透明,公平公正。
(三)提高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首先要村民明確提高自己的環境保護意識就是保護自己的居住環境,不能盲目按照舊有的生活習慣不節制的破壞環境。其次村民應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同時恢復原有植被,改善環境質量。對賓館、酒店的廢水、廢氣、生活垃圾要進行處理且達標之后才允許排放。村民們可在村中建立垃圾中轉站,對垃圾進行實時清理。另外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進一步提高游客和村民們的環保意識,通過社區參與的方式,使房干村的發展同當地居民利益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從根本上預防破壞環境現象的發生。
F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