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萍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文法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7
基于經濟法共識的法治精神踐行研究
何麗萍*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文法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7
我國現在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階段中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其他各項工作要服從和服務于這個中心,全力以赴搞好經濟建設。同時,習總書記指出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要求依法治國。所以,在我國如火如荼的搞經濟建設的同時,不能忘記要依法,在經濟領域,最直接的管理經濟問題的法律就是經濟法,這就要求在經濟法共識的基礎上踐行依法治國精神。
經濟法;共識;法治精神
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實際的經濟問題中,為了使經濟建設中的各方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有序的按照既定的規矩辦理各項事務,提高辦事效率,不再互相推諉責任,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逐漸形成和完善了經濟法。經濟法的實施是對經濟建設中的各方的一種保護,尤其是對小企業的一種保護,對政府權力的有效制約,是依法治國的直接體現。在經濟法的發展和完善過程中,逐漸在許多方面形成了共識,而且在這些共識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的精神得以充分的踐行。
“經濟法”是關于“經濟”的法律,那么“經濟”的含義是什么呢?從我國的經濟發展路程看,我國的經濟從計劃經濟走向了市場經濟,而市場經濟相對于計劃經濟的最大的區別就是更好的發揮了市場經濟的調控作用。市場經濟是發展和完善經濟法的源泉和根本,是經濟法存在的實踐根源。經濟法的存在就是為了在研究市場經濟的運行方式和本質特征、理清市場經濟中的各種關系后,把這些客觀存在的規律和真理以經濟法理論和規則的形式體現出來。作用是相互的,經濟法的確立可以使市場對經濟的調控作用更好的發揮出來。實踐中對金融寡頭的抑制、對市場公平競爭的保護、對稅務體系的完善等等,都是經濟法對市場經濟的保護。
對經濟有一定研究的學者都知道,完全的市場經濟會出現一些極端的經濟關系,比如,在不斷的市場競爭中,不正當的競爭、寡頭和壟斷都可能出現,市場失調的情況也會發生;在供求兩方的信息不對稱或者不完全對稱的情況下,供求失調時常會發生,不論是哪種情況發生,對國民的生活都會帶來惡劣的影響。所以,這就要求國家的宏觀調控。目前我國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就導致煤價特別低,煤炭企業生存困難,在國家宏觀調控的干預下,在供給側理論的指導下,煤炭企業正在起死回生。經濟法作為對經濟關系的法律,當然是對這兩種關系的規范的總稱。
經濟法作為對經濟關系的法律,是對市場監管關系和宏觀調控關系這兩種關系的規范的總稱,那么,經濟法體系就是關于市場監管的法律和關于宏觀調控的法律的總稱,也就是所謂的市場監管法和宏觀調控法。如反壟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屬于市場監管法的范疇,財政法、金融法等屬于宏觀調控法的范疇。宏觀調控法提供了經濟的大環境大秩序,是市場監管法實施的前提條件,避免只有市場監管法提供的自由競爭可能造成的市場失靈;而市場監管法以宏觀調控法為原則具體指導經濟,使宏觀調控法得以落實,避免只有宏觀調控法調控經濟造成集權專制的經濟;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協調達到產業結構優化的結果。
物品的交換流通導致物品從自用盈余到成為商品被生產、被流通,人員和資本也隨之流通。自給自足的經濟逐漸瓦解,資本主義經濟慢慢建立,而資本主義經濟自由的競爭,也帶來了貧富兩極分化嚴重,甚至社會動蕩,而這不是社會主義追求的共同富裕,所以國家規定的經濟法應運而生。無論是哪種法律,都是通過國家制定的,國家制定的法律總體而言是為了保障人民的生活,中國夢說到底是人民的夢。國家是人民的國家,要體現民主,要體現平等,以社會為本位,經濟法是國家為了人民的基本利益建立的,為的是維護社會的公共利益。
完全的市場經濟會出現一些極端的經濟關系,比如,在不斷的市場競爭中,不正當的競爭、寡頭和壟斷都可能出現,市場失調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所以,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把市場調節和國家干預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國家干預主要是為了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主要的文本形式就是經濟法,所以說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之法。市場調節和國家干預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缺一不可,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經濟法的存在就是為了在研究市場經濟的運行方式和本質特征、理清市場經濟中的各種關系后,把這些客觀存在的規律和真理以經濟法理論和規則的形式體現出來。市場經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成果,每個階段市場經濟都會有不同的特征,需要相應的經濟法來管理,經濟法是與時俱進的,具有現代性。比如,在宏觀調控基本沒有作為的時期,民商法占有領導地位;在現代市場經濟時期,我們需要的是市場監管和宏觀調控融合的經濟法。
經濟法與民商法、行政法之間的關系一直以來都是學者們研究討論的問題,經濟法是否多余?是否與現有法律矛盾?
經濟法和民商法的研究基礎都是市場經濟。經濟法包括宏觀調控法和市場監管法,經濟法以國家干預和市場為源頭,而民商法的源頭只有市場。經濟法為民商法提供了基礎和條件,民商法保證了經濟法有效執行。
提到行政,就得說到行政的自由裁量權。就是因為具體的行政事務要具體分析才要求有自由裁量權。雖然不能立法作用于行政對象,但是可以在權限、程序、責任、訴訟等方面立法構成行政法,形成程序法。而經濟法的核心是實體法。
介于以上基于經濟法共識的法治精神踐行研究,為了更好的運用好經濟法,使經濟法更好的服務于經濟,就要求經濟法的修訂要與時俱進,不能做經濟發展的瓶頸。
[1]張守文.經濟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1-13.
[2]張守文.論經濟法的現代性[J].中國法學,2000(5):56-64.
[3]李昌麒,魯籬.關于中國經濟法現代化的若干思考[J].法學研究,2003(6):88-98.
何麗萍,于2003年山西大學法學院法學專業畢業,授予山西大學法學學士學位,2012年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畢業,授予計算機碩士學位,現任山西廣播電視大學文法學院,講師。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