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心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文法學院,遼寧 盤錦 124221
用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解讀十三五規劃建議
張馨心*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文法學院,遼寧 盤錦 124221
我的這篇文章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而且還和現階段我國中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注意建設情況相結合,同時參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而且還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當中的社會科學方法論對中國解決當前社會中各種矛盾其實具有指導作用。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十三五規劃
我們必須認識到在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里面,不管是辯證唯物主義或者是歷史唯物主義強調的其實都是方法論和世界觀相統一。我們這里提到的社會科學當然不可能例外,而這種方法論重視的是社會實踐的相關理論,如何研究社會當中存在的種種矛盾,怎么研究社會過程,如何認知社會,如何評價社會等內容;除此之外,還有歸納與演繹的方法、邏輯與歷史一致的方法、分析與綜合的方法、歷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主客相統一的辯證法、抽象與具體的方法、“人本”與“物本”相統一的方法等。在方法論體系里面還有很多的內容,比如說我們要怎么去處理社會發展過程里面主客體關系,要如何處理要素和系統關系,要如何處理過程和矛盾的關系,要如何處理群眾和個人的關系,還有民族和世界的關系等很多的關系。
我們認為,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哲學,在解決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中的內在沖突與對立問題上,提供了一條合理的解決途徑。在具體闡述歷史唯物主義所提供的對于社會科學研究的合理建設性根據之前,有必要對唯物主義的理解作簡要的說明。也就是說要說明馬克思主義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歷史唯物主義到底存在什么樣的一個理論的內涵。我們到底應該定位為歷史觀還是要定義為是世界觀。那么問題的答案是我們重要的建設社會科學領域方法論的依據。
歷史唯物主義這樣的一個世界觀其實能夠更好地指導馬克思主義在社會科學這個范疇當中的應用和研究,具體而言就是社會科學方法論。構建這一方法論其實是研究社會科學問題不能夠缺少的。我們希望能夠構建更加完善合理同時有效的方法論就不能夠脫離不斷科學化和規范化社科研究過程。我們可以看出這是對社會科學學科建設的完善和保障;從當前形勢上講,由于我國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以及由此引起的社會問題性質,決定了建立合理的、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是解決當前我國社會問題的必然選擇。
總體而言,我們可以知道就目前我國的基本任務和國情而言,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科學方法論構建是十分有意義的,且有其必要性,能夠極大的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
我們應該認識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具有其最重要也最獨特的性質,就是實踐性。我們的政府公布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里面我們能夠看出是對于中特理論的實踐和應用,能夠體現出馬克思主義能夠極好地和我國當前的社會問題相結合,運用這種方法論來指導我們的發展和前進。
(一)以人為本
在我國自古以來就有以人為本這樣的思想,比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就是很好的體現。我們的馬克思主義提倡的這種社會科學方法論又很重視人,特別提出我們研究歷史最重要的就是研究現實的人”,這就是將“現實的人”界定為“現實的個體,看做物質條件和個體活動的有機統一”。其實我們通過十三五計劃就能夠明白,我們的黨是真心實意為人民服務的,切實關系人們利益,希望能夠解決人們的問題。而解決的辦法首先是保證經濟的持續發展。因為經濟是基礎性,只有持續健康地發展我們的經濟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和水平,能夠讓人們不斷提高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提出今后5年的目標是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特別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偉大目標。其次是戶籍人口的提高問題。這個主要是希望能夠打破城鄉的壁壘,能夠從根本上將大量城鎮常住人口納入到戶籍管理當中,能夠極大地維護這部分應該享受的社會公共服務和福利待遇。實現這個目標對勞動力的供給和擴大消費需求都具有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我們應該看到積極落實該任務能夠保證我國的經濟涌現出新的增長點,而且是我國對于公民權利的極大保護,體現了社會正義和社會公平,能夠讓社會更加穩定和諧,而且能夠讓更多的公民享受到小康社會帶來的便利,直接提高這部分人的生活質量。最后是脫貧問題。我國全面落成小康社會最終的同時也是最困難的一點就是解決農村貧困問題。我們要意識到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問題就是我國的根本問題。所以我們是有必要也有責任去幫助農村脫貧致富。這不僅反映了社會主義提出的共同富裕目標,同時也是符合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的。
十三五規劃建議中以上這些針對人民生活改善、物質條件提高的舉措,無疑是突出了人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主體地位。而這正是馬克思主義重視人的主體性的體現,我們應該認識到社會或者是人類歷史想要發展,離不開的就是人的實踐,而社會發展尺度正是通過人生存的具體狀態來判斷的。
(二)實事求是
馬克思主義里面關于社會科學方法論具體性和客觀性兩種原則有一個共同的要求,或者說特點,即實事求是。而馬克思注意更是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當做活的靈魂。所以我們有必要認識實事求是的重要性,并且將其用來指導我們的具體實踐。十三五規劃中戰略和目標都需要從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國際環境變化的現實來進行制定。改革開放以來,盡管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二,但很多舊的問題尚待解決,新的問題已經暴露出來。而十三五規劃的起草和建議也必然要面對中國發展問題的客觀現實,也要提出解決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的有效舉措,更要抓住當前重要戰略機遇并提出可行性的標志性重大戰略。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要著力解決已經迫在眉睫的貧富差距、產業調整、環境保護等問題,并給出解決相關問題諸多可行性舉措。簡單距離,貧富問題,城鄉差距,或者地區經濟差距等問題,建議都有較大的關注,從城鎮化,戶籍改革,加大脫貧力度,“一帶一路”建設等可以看到黨和政府對于解決這些問題的決心和實事求是的態度。比如產業調整,這涉及到創新能力的提高,科學技術的攻堅,人才的培養等等,規劃建議無疑都一一做出了相關說明。尤其是飽受詬病的環境保護問題,不僅僅有數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中產生的老問題,也有近年來產業調整、國際局勢的變化等產生的新問題。在“十三五”當中明確表示以往規劃當中關于約束能源消耗的部分,而且還提出我們今后面臨的形式會越來越嚴峻,所以我們十分有必要同時也有責任繼續全面推動能耗強度和能源消費量雙控為前提,同時還提出水資源和建設用地我們也要實施強度和數量的雙控,而且要有一個指標進行約束,全面落實目標責任制,讓工作落到實處。而且還強調了要實施省以下的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這些其實都足以說明黨和政府重點關注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并積極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提出有效的解決相關問題的方法和舉措。以上種種方面,表明了黨和政府對實事求是思想的積極實踐,更是對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具體性原則的履行。
(三)發展和辯證的眼光
我們要看到,社會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不斷變化,不停運動,一直在發展的,所以我們的眼光也不能是不變的,而是很有必要隨著社會改變而不斷變化,對于孤立靜止看問題的觀點一定要予以屏棄。我們應該要看到其實社會實踐或者說社會之所以能夠不斷進步就是因為人類能夠找到不合理和合理性兩者之間的一個比較有效的契合,而不是將兩者完全割裂,這其實是互相聯系的兩個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簡
單看做是絕對對立的。所以我們必須要用辯證的眼光,同時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問題,才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大部分內容,無疑是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各已有的老問題和產生的新問題的把握和分析,并結合相關國情提出了有效的對策,這本身就是動態的,發展的。十三五提出的這些建議和規劃是對過去實踐的總結和升華,是能夠是適應我國當前國情的解決辦法。無論是新舊的經濟發展問題,還是環境問題,還是人口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動態的,會根據國家的發展情況和國際局勢的變化而變化。同時生活水平的發展,物質條件的改善,以及教育素質的提高,人民群眾的訴求更是會隨之而變化,比如當前的創新問題,環境保護問題,甚至人口問題等等,不僅僅是國家發展的客觀問題,更是人民群眾強烈要求改善的主觀問題。比較典型的就是人口問題,當前,我國人口結構出現高齡少子的狀態,適齡人口生育意愿有所降低,婦女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以往水平。現在的生育主體是80后、90后,他們的生育觀念有很大改變,養育孩子的成本也逐漸遞增,同時社會保障水平的提高,養兒防老的社會觀念明顯弱化,少生優生已成為社會生育觀念的主流。因此考慮到這些變化,十三五規劃建議并沒有繼續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而是做到因時而變,所以改變了原有的政策,在全國推行二孩政策,希望能夠讓更多的夫婦生育,從而減緩因為我國過快的老齡化速度帶來的社會壓力,延長人口紅利,促進人口均衡發展。我們必須要看到這一舉措其實是希望整個中華民族能夠獲得更加健康和長遠的發展。而這些恰恰可以看成黨和政府在經濟和我們社會的發展中實踐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
社會生活之所以會讓實踐性成為本質,原因就是因為整個人類社會其實就是通過人類實踐帶來的一個產物,總體上來說實踐不僅改變歷史,而且同時改變著人類的生活環境以及人類的生存方式,也是思維和存在、主觀和客觀相統一的理論基礎。我們在研究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時候,其實可以看到,人類社會最基本的一個前提就是實踐需要,這種需要對時代精神和人民愿望的把握擁有一種人文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思想,即實踐的需要是在對當下各種社會需要進行解釋性理解的過程中加以確認的。從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黨和政府對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以及其延伸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準確把握和深刻理解,筆者相信從建議中可以一窺十三五規劃的全部圖景,而且它也必然符合當前中國發展的時代精神和人民群眾的基本訴求。
[1]郭鳳志,秦春生.關于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課程建設的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08:24-28.
[2]胡鞍鋼,鄢一龍,姜佳瑩.“十三五”規劃及2030年遠景目標的前瞻性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5,02:13-20.
[3]羅頊.馬克思主義文化方法論及其應用價值[D].南華大學,2013.
[4]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N].人民日報,2015-11-04002.
[5]朱榮英.論西方哲學方法論之于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當代意義[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3-9.
張馨心(1993-),女,安徽阜陽人,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文法學院,碩士,研究方向:體育社會學。
A811;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