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金祿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北京 102249
論當代青年應如何助推中國夢實現
倪金祿*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北京 102249
鑒于目前我國正面臨經濟轉型、產業升級以及生態問題所帶來的壓力,加之西方發達國家遏制,以及周邊環境日益緊張,中國夢實現面臨巨大挑戰。作為當代有志青年,中國夢實現的繼承者、主力軍以及受益者,應該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價值助推中華民族的軟復興與硬復興立體化實現。
青年;助推;軟復興;硬復興;中國夢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講話中,對中國夢的內涵作出全面闡釋,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即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1]。中國夢是個人夢,也是民族夢和國家夢,更是世界夢。
中國夢是個人夢,中國夢是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有機結合,立足于實現人民幸福,中國夢是個人成長夢[2]。中國夢也是民族夢和國家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中國重回世界之巔,在國際上有更大的影響力,重現中華民族輝煌;中國夢也是世界夢,中國夢的實現意味著綜合國力顯著提升和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國將在世界政治、經濟舞臺上有更大的影響力,作為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民族,中國的強大并不意味稱霸,而是意味“世界大同”,即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穩定發展。
中國夢不是憑空而來,而是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作為擁有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早在農耕時期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巔,創造了無數輝煌成就。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天下大同”的中國夢。到近代由于落后,中國開始遭受到西方列強瓜分,主權喪失,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正如國歌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民族獨立夢”應運而生[3]。再到當代,中國經過改革開放近四十年的發展,經濟騰飛,綜合國力顯著提高,習總書記順應時代潮流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一)中國夢實現的可能性
1.歷史傳統
中華民族有著優良的歷史傳統,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早在農耕時代,古中國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巔;封建社會時期,中國古代文明發展到頂峰,取得了無數輝煌成就,如四大發明,這些成果至今看來仍熠熠生輝。雖然近代中國出現短暫的落后于世界,但是自從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已實現經濟騰飛、綜合國力顯著提升。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夢具有實現的可能性。
2.地理條件
中國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東部,面朝世界最大的大洋,背靠世界屋脊,自然條件優越。根據歐洲相關學者提出的“世界島理論”,亞歐大陸是世界最大、人口最多、最富饒的陸地組合,誰能掌控亞歐大陸就可以掌控世界。而我國就處在亞歐大陸的東部,海陸兼并,為我國實現偉大復興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3.道路保證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有道路保證,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近代的任人宰割,到實現民族獨立,再到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中國道路已經創造無數奇跡,并且奇跡仍在延續。我們有理由也必須相信中國道路會為中國夢實現提供道路保證。
(二)實現中國夢的挑戰
雖然我們擁有優良的歷史傳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以及已經帶領中國取得巨大成就的中國道路,但是實現中國夢仍然面臨諸多挑戰。
1.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的遏制
中國是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美國是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分屬兩大陣營的超級大國,必然在諸多方面存在分歧。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在諸多方面擁有和美國抗衡的實力。另外,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與美國的霸權主義相違背,嚴重制約美國的稱霸。因而以美國為首發達國家采取一系列措施遏制中國發展。這其中包括傳統的軍事威脅,也包括現代化非軍事威脅,如文化入侵等。
2.國內經濟發展速度減緩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進入改革深水區,改革阻力巨大;另外由于國內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經濟增速顯著減緩;最后就是我國正面臨兩大陷阱,我國必須要做到對內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和對外要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3.生態威脅
生態威脅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是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為遏制中國經濟發展,大肆宣傳生態問題以此給中國施壓。另外一方面,也是最根本問題,中國生態威脅確實存在,而且形勢嚴峻。世界和當今環境不允許我們走西方發達國家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子。因為科學技術在解決生態問題上存在巨大的局限性,如“生物圈二號”的失敗,所以我們不能以犧牲環境而謀取經濟發展。
正是由于中國夢實現面臨巨大挑戰,作為當代有志青年,應該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價值助推中國夢的實現,實現中華民族的軟復興與硬復興同時完成。所謂硬復興就是實現綜合國力顯著提升和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所謂軟復興就是實現人民自信心重建以及精神世界的充實幸福。
(一)青年應有充足的自信心
由于近代短暫落后而出現的任人宰割的黑暗歷史,中國人的自信心遭受極大的打擊,近代中國人自信幾乎完全喪失。當代中國人自信心明顯不足,如當今高校教師總是一味鼓吹國外的教育制度、科研環境、社會民主以及社會誠信等遠遠優于中國,不可否認西方國家在諸多方面的確存在優勢,但是我們不應該全盤否認我國優點。建國近70年來,我國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民主以及誠信等方面已經取得長足進步。我們培養出一大批杰出的青年企業家如馬云,在航天等高精尖領域同樣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社會民主和誠信監督制度也在不斷健全。因此,我們沒有必要妄自菲薄,而應有足夠的自信。
另外,在這一歷史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我看來,不只是簡單的實現綜合國力提升和國際地位提高這樣的硬復興,同樣也包含幫助國人重拾自信和精神充實的軟復興,實現全方位復興。同時,為了克服實現中國夢的諸多挑戰,我們必須有足夠的自信,樹立民族自信心,相信我們的政黨、我們的道路可以帶領我們走向偉大復興。
(二)青年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正如上文所說,民族復興不只是硬復興,還有軟復興。因此當代青年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實現民族復興,應該警惕“新窮人”的出現。據相關學者調查,日本民眾幸福指數不高,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是他們物質貧窮而是思想貧窮,他們缺乏奮斗的動力,找不到實現自身價值的途徑。我們把這一類人叫做“新窮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必須避免出現資本主義世界的這種現象。當代青年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僅是物質上的富有,更應該是精神上的富有[4]。所以,我們必須堅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將自身幸福與社會進步緊密聯系在一起,用思想武裝頭腦,樹立正確價值觀。
(三)青年應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建國近70年來,由于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以及改革開放為中國發展提供的動力,中國得以迅速發展,特別是在航天、潛水艇制造、核武器的研制等大工程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許多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我們發展與世界仍然存在不小差距。這些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工業發展明顯滯后于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這就導致近年來火熱的海外代購和出國購物。民眾明顯對國產品牌缺乏自信,嚴重影響內需。由于當今中國所處的戰略機遇期正在發生改變,要實現經濟持續發展,必須更加依賴內生動力。為了擺脫目前這種困境,當代青年應該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要將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進行有機統一[2]。不應該只看重大工程領域,而應該以社會需求為目的,積極投身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中去,促進我國實現經濟立體化發展。
總而言之,當代青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繼承者、主力軍以及受益者[3]。在中國夢的指導下,當代青年應做到敢于有夢,勇于有夢,勤于追夢,將個人夢想與中國夢緊密結合起來,建立充足自信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擇業觀,助推中華民族的軟復興與硬復興立體化實現。
[1]習近平.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講話[N].人民日報,2012-11-30.
[2]李學東.中國夢視域下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若干思考[J].裝備制造與教育,2016:46-49.
[3]武淵源.論青年在實現中國夢中的責任[J].新西部,2016,21:9-10.
[4]羅慧玲.論“成功人生”的基本內涵與價值尺度[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8(9):137-139.
倪金祿(1993-),男,漢族,山東德州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金屬磁記憶檢測技術。 樊建春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