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晶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經濟法的私人實施與社會實施探討
胡春晶*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我國的法制建設力度不斷增加,經濟法是我國法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調查,我國目前的經濟法在私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上實施的準則存在一定的不同,為了證實經濟法的獨立性,本文對經濟法的私人實施和社會實施情況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為我國居民的私人利益、社會利益提供更好的保證,促進經濟法向著更加規范的方向發展。
經濟法;私人實施;社會設施
我國正處在經濟體制變革的關鍵時期,市場經濟向著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為了提高經濟活動的建設質量,我國的有關部門正在著手進行經濟立法活動的建設工作,在開展經濟立法活動的建設工作時,首先應該充分了解相關的立法理論,促進我國社會向著更加穩定、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本文對我國經濟法私人實施和社會實施的狀況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促進我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一)禁令訴請
為了保證民事主體的獨立自主特點,有關學者提出以下觀點:在使用禁令時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避免出現泛濫的情況,如果沒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規定執行會嚴重影響社會和法律的安定性,這就導致了通常情況下經濟法的公眾利益受到損害,不能及時地引起禁令訴請,還應該有正當、合理的原因才可以使用禁令。此外,還有部分學者認為我國法律在處理民事侵權事件時受害者不可以提出禁令訴請要求,因此,在我國的大多數經濟立法活動中對于私人實施方面的規定都是損害賠償訴訟,通常不會有禁令訴請。
(二)小額賠償
通常情況下,大家都認為弱勢消費者進行維權的有效數段就是走小額賠償訴訟程序,但是實踐表明事實并非如此,例如,采用小額賠償訴訟程序處理消費者發散性易腐蝕權益損害問題時,如一旦原告贏得訴訟,經營者則極有可能輸掉后期的一系列訴訟官司,此種類型的在一審終審使用的小額訴訟程序則會有利于被告使用各種司法資源幫助自己打贏訴訟官司,這種情況下廣大受害消費者的維權活動變得較為困難。
研究經濟法的學者提出,應該適當給在反壟斷法領域中遭受非壟斷法侵害的受害者部分小額損害賠償,這一行為有利于促進訴訟活動中內部動力不足問題的解決,但是上述觀點在小額損害性賠償訴訟的情況下會受到質疑。如果經濟法的引誘力度較小,受害者通常不會通過法院來解決這些問題,甚至有部分受害者都不會對施害者提出索賠要求,但是如果引誘力度過大,通過調查研究可以發現,受害者通過法院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較小。
(三)個體到集體以及集體到個體
經濟法的私人實施如果使用單獨或者共同訴訟的形式來處理發散性易腐蝕權益損害問題,這也是個人理論到集體理論發展的具體實現,使用集團性公益訴訟的形式來進行發散性易腐蝕權益損害問題的處理工作,則是集體理論到個人理論的具體實現。在我國的經濟立法活動采取措施處理發散性易腐蝕權益損害的問題通常的私人實施渠道都是以單獨訴訟或者共同訴訟的形式。可知我國經濟法的立法活動所保護的群體則是各個受害者單獨的或者集合形式的民事權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經濟法的個體私益。由集體到個人的理論可知,當集體成員受到發散性易腐蝕權益的損害,當集體中的某一成員或者部分成員以受害者的身份提出公共訴訟則通常不會扭轉集體受到損害的情況。
(一)單獨、共同訴訟和集團性公益訴訟之間的本質區別
通常情況下,單獨或者共同訴訟都屬于私人實施范疇,集團性公益訴訟則是屬于社會實施范疇,這兩種訴訟在本質上存在較大的區別,當大家提出單獨訴訟或者共同訴訟,則原告本身的民事權益必然會受到被告的侵害,因此上述侵害還存在一定的私害性,因此,被告也就是受害者本身具有提起訴訟的權益。如果發起集團性公益訴訟則比較容易出現集體公益容易受到被告侵害的情況,因此還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害性質,所以,在本質上原告的身份也是社會權益的維護者。
(二)上文思維定式的研究
經過調查,在對我國經濟法的分析研究當中,有部分研究學者將集團公益訴訟納入了經濟法私人實施范圍內,在這些研究當中可以將思維定式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方面,通常情況下國家或其他公共組織中的公法意義人通常不會提出集團性公益訴訟,提出集團性公益訴訟的人一般都是私法意義上的人。因此,這些研究人員將集團性公益訴訟歸入私人實施的范圍,在進行經濟法的研究時需要保持“公法”即“私法”的思維定式,或者是保持“公共實施”也就是“私人實施”的思維定式,這一觀點影響了我國內陸地區的法律創新的開展。另一部分研究人員則認為可以使用民事訴訟程序來處理集團性公益訴訟,這是屬于經濟法的私人實施范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民事訴訟程序都是私人實施的范疇,在某些地區也屬于社會實施范疇。我國在日后制定《公益訴訟法》時,如果規定不能采用民事訴訟程序來處理集團性公益訴訟,那這就屬于社會實施范疇。
綜上所述,經濟法的私人實施范疇和社會實施范疇存在本質上的差異,經濟法的制定人員需要全面了解相關的訴訟要求,以滿足不同利益團體的利益需求,需要通過正當、合理的行為和方法對私人、集體的合法權益進行保護,促使我國社會機制更加完善,進而促進社會向著穩定、健康的方向發展。
[1]趙紅梅.經濟法的私人實施與社會實施[J].中國法學,2014,01:177-195.
[2]劉乃梁.私人在經濟法實施中的作用——理論邏輯與發展路徑[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4,04:62-71.
[3]馬慧慧.經濟法的私人實施與社會實施問題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6,14:91-92.
[4]齊望均.經濟法的私人實施與社會實施[J].法制博覽,2016,20:255.
[5]劉乃梁.反壟斷法私人實施機制的經濟法路徑[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4:42-48.
胡春晶(1990-),女,漢族,吉林長春人,長春理工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經濟法。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