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婉瀾 張娜娜 陳 包
云南民族大學,云南 昆明 650000
簡析國內語言景觀研究出現的問題
黃婉瀾*張娜娜*陳 包*
云南民族大學,云南 昆明 650000
語言景觀以語言標牌為載體,傳達著各種信息。雖然語言景觀已經受到了廣泛關注和研究,但是由于語言景觀涉及的范圍和層次很廣,加上學術界對語言景觀的問題還沒有完全的統一,所以仍然有大量工作需要學者們去探索。
語言景觀;語言標牌
日常生活中語言標牌隨處可見,大到大城市商業圈中心,小到小縣城乃至小城鎮的各個公共區域。我們都可以看到語言標牌作為一種語言的符號載體,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向我們傳達著不同的信息。近些年來,“語言景觀”這一概念開始被語言學者們提出并逐漸成為社會語言學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雖然語言景觀涉及的研究面很廣,層次很多,后續發展潛力很大,但同時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們引起重視并積極探索解決辦法。
(一)語言景觀的概念
語言景觀的定義目前在學術界還未獲得完全的認可和統一。其中最經典、引用最廣泛的定義是由加拿大學者Landry&Bourhis提出的:“出現在公共路牌、廣告牌、街名、地名、商鋪招牌以及政府樓宇的公共標牌之上的語言共同構成某個屬地、地區或城市群的語言景觀?!北热纾簭V告牌、飯店或酒店招牌、橫幅等公共領域的用于介紹或者指示的標牌。
(二)語言景觀的研究方法
1.既然語言景觀的研究對象是語言標牌,必然需要收集大量的材料進行分析。目前語言景觀語料收集最常用辦法是拍照。手機,相機,攝像機等數碼產品的廣泛使用和普及為語言景觀的調查研究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研究者可以直接通過使用數碼產品,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區進行調查,拍下研究對象,比如,廣告牌、路牌、橫幅標語,各類涂鴉等等,便可以完成語料搜集的工作。
2.語料搜集工作完成后便可對材料進行分類分析。語言景觀研究通常區分兩類標牌,一類是官方標牌,一類是私人標牌。官方標牌是政府設立的具有官方性質的標牌,如街道名稱,建筑名稱等。通常代表的是政府的立場或政策方向。私人標牌是私人或企業設立的用作商業或信息介紹的標牌,如店鋪名,海報,涂鴉等。一般用作商業用途。官方與私人標牌的分類主要是按照標牌的主體性進行。
目前很多學者都開始嘗試建立適合語言景觀研究的一個具體系統,筆者將簡單介紹其中比較有影響的兩位代表,即Scollon的場所符號學理論和Huebner提出的SPEAKING模型。
場所符號學作為地理符號學屬下的一個子系統,是一套用以分析現實環境中的語言符號系統的框架,由語碼取向(code preference)、字刻(inscription)、置放(emplacement)等子系統構成。
SPEAKING模型是由美國人類學家Hymes從人類交際文化學(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視角出發研究人類言語活動的交際效率,認為言語活動的主要構成要素可以用SPEAKING中的八個首字母表示。每個字母表示不同的含義。比如:S代表背景與場合(setting and scene),p代表說話人和聽話人(participants),E代表目的(ends),A代表行為次序(act sequence),K代表基調(key),I代表媒介(instrumentalities),N代表規約(norms),G代表體裁(genre)。
(一)語言景觀作為一個新興的領域,還面臨著許多的挑戰。以下是尚國文和趙守輝先生做出的精準總結
1.注重數量而忽略解讀。大多數研究者對語言標牌的設立意圖還存在表面理解階段,受各種主客觀因素影響,無法直接了解到標牌設計者的設計理念和目的,只能靠主觀猜測,對于背后的原因分析很不透徹。
2.目前語言景觀面臨的最大的困難是對于分析單位的確立學術界還沒有統一的意見。很多學者各執己見,都對語料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還沒有一個完全成系統的分析方法。
3.官方標牌和私人標牌的區分模糊,有時候沒有明確界限。官方標牌很多時候都是反映政府立場或者政策,而私人標牌只是反映個人或者企業的立場。但是隨著企業和政府的合作越來越頻繁和深入,兩者之間的界限越來越不清晰,這也給統計數據工作帶來了很多的麻煩和不便。
4.雖然語言景觀研究都采用實地采集照片的方法收集,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套明確而行之有效的系統。由于對語料分析單位還沒有一個完全被大家認可的系統和方法,所以在后期進行分析的時候很難對一個標牌進行明確有效的分類。
(二)語言景觀研究存在的問題
1.語言景觀所反映出來的身份和權勢地位關系國內很少有人專門進行相關的研究,有關的學術論文也屈指可數。而這恰恰是語言景觀研究的核心所在。
2.雖然現在很多領域的各個學科開始關注語言景觀的研究和發展,但是現在語言景觀很多方面的研究還屬于初級起步階段,研究深度方面還有待提升與挖掘。
3.目前我國國內對語言景觀的研究與國際上還有不小的差距,探究內容與方法還需要學者們多做探索與嘗試。
語言研究的歷史已經有十幾年,逐步的得到了很多的發展與重視。但是語言本身就是動態發展的、復雜的。所以語言景觀的研究更需要學者們用一種變化發展的眼光去探究,尤其是要特別重視語言景觀的背后所反應的權勢地位和身份的關系,比如一些雙語或多語地區。希望語言景觀的一系列問題可以被學者們重視,將語言景觀的研究層次推向一個更高的高度。
[1]尚國文,趙守輝.語言景觀研究的視角、理論與方法[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14(2):214-320.
黃婉瀾(1993-),女,漢族,四川自貢人,云南民族大學東南亞學院,亞非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語言學;張娜娜(1992-),女,土家族,貴州思南人,云南民族大學東南亞學院,亞非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語言學;陳包(1991-),男,土家族,貴州沿河人,云南民族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H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