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占政
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山東 青島 266404
高職英語教師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初探
董占政*
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山東 青島 266404
21世紀的今天是信息時代與知識社會,信息與知識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資源。通過利用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教育行業進行深度融合,提高信息與知識的開發、整合、利用效率,是目前很多教育從業人員、研究人員與社會各界關心的熱點問題。本文意在探究高職英語教師在積極應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面臨的挑戰的基礎上,如何讓高職英語教育教學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振翅高飛,促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有效路徑。
高職;英語教師“互聯網+”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經過多年的發展與建設,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未有的巨大成就。尤其是我國高職院校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量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隨著全球化,尤其是我國對外開放步伐的進一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對于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我國高等職業院校普遍開設了大學外語公共課程,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與能力;另一方面,我國高等職業院校舉辦了英語類相關專業,組織了英語相關專業課程教學。
受傳統教育教學理念影響,以及教育教學組織實施條件限制,目前我國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在組織實施相關英語課程教學時,還是以教師課堂教授為主,這樣的教育教學形式簡單粗放,既不能有效的調動教師“教”的積極性,也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的熱情,教育教學效果差強人意。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尤其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等的渠道更多了,學生的興趣更加多元,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要求更高。他們希望課堂教學的形式更加靈活多變,他們希望能夠通過互聯網及時與任課教師及同學之間開展交流互動,他們希望學校能夠依托互聯網提供更優質的教學資源。學生不再僅僅把高職院校英語學習定位為簡單的語言學習,他們對于高職院校英語課堂有更多的期待和訴求。高職院校和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唯有切實關注和重視時代發展變化對于教育教學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才能夠確保教育教學效果與質量。
教育教學活動有其自身規律,同時教育教學活動更應該與時俱進。信息時代與知識社會的今天,一方面,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教學活動應該加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切實的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育教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互聯網在教育教學資源、信息及知識的優化整合與利用上的優勢,充分調動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積極主動性,加快知識、信息的更新創造,探索靈活多樣的教育教學組織形式與教育教學方法。
(一)加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
高職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和職業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職院校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的大量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尤其是信息技術的興起與普及,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所面臨的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一方面,使得高職院校面臨的競爭壓力更大了。另一方面,這些變化,要求高職院校必須要做出必要改變與調整來適應。面對新形勢,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必須加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在此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適應環境變化對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唯有轉變了教育教學理念,才能夠更積極主動的探索實現將傳統的教育教學活動與“互聯網”融合的切實路徑。進而加快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與質量,迎來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教學的新局面。
(二)豐富課程教學組織形式
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是教育教學內在運行規律的必然選擇,也是環境變化對于高職院校英語教師高效組織實施課程教學的內在要求。轉變了教育教學理念,高職院校英語類課程教育教學組織實施工作就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的基礎之上,高職院校應依托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探索英語類課程教學組織形式,嘗試通過建設校內在線開放課程平臺與購置國內外優質在線開放課程資源,整合校內外優質教學資源。依托信息技術和“互聯網”,通過線上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在線答疑、點名、提交與修改作業、與國內外優秀英語教學名師互動交流等豐富課程教學組織形式。依托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組織實施英語類課程教學,豐富課程教學組織形式,能夠讓任課教師從繁重、重復、單一的課堂教學組織實施活動中解放出來。通過靈活多變的運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組織實施教學,讓他們在組織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加快知識與技能更新,加快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進而提升高職院校英語類課程的教育教學質量。依托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組織實施英語類課程教學,豐富課程教學組織形式,不僅能夠讓學生獲得在枯燥、單調的傳統英語類課程教學中不能夠獲得的自主學習的空間,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能夠讓學生作為高職院校英語類課程教學活動的中心與重要參與者成為可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的學習動能。
(三)創新教育教學方法
依托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組織實施英語類課程教學,豐富了課程教學組織形式,調動了師生“教”與“學”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同時,也給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積極投身英語類課程改革與建設注入了新的動能,為高職院校探索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創造了更多的便利。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應以“互聯網+”背景下的信息技術與傳統教育行業深度融合為契機,依托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提升知識整合、利用與創新的效率,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與方法,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創新符合我國高職英語教育教學現狀與規律的教育教學方法。尤其是大膽嘗試運用“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為主旨的靈活多變的教育教學方法。
董占政(1980-),男,河北宣化人,本科,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系,講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教學法。 王 群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