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明 王秋實 趙海謙 盧麗冰 劉昌宇 李 棟
1.欽州學院,廣西 欽州 535000;2.東北石油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聯合企業、跨學校土建類畢業設計研究與思考*
周英明1*王秋實2趙海謙2盧麗冰2劉昌宇2李 棟2
1.欽州學院,廣西 欽州 535000;2.東北石油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畢業設計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關鍵步驟,人才培養為市場需求做準備。但目前土建類專業畢業設計往往以傳統的高校培養模式為主,專題專做,缺少與實際項目相結合,導致畢業生在畢業后與實際工作脫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崗前培訓。對此,本文提出聯合企業、跨學校土建類畢業設計的創新與實踐教學方式,從而整合多校教育資源,聯合企業來提高畢業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為優化培養對象的知識結構及綜合素質提供了有利條件。
畢業設計;土建類;跨學校;聯合企業
土建類畢業設計是進一步了解運用學習,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發展過程,是學生綜合素質與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效果的全面檢驗。土建類畢業生從事的工作比較廣泛,涉及施工企業、設計單位、工程管理、工程概預算、工程質量檢查、建設監理、房地產開發等多方面工作。學生畢業后在工作崗位中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畢業設計是檢驗學生知識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與工程實際緊密聯系的主要途徑,是學生和專業崗位之間的橋梁。
目前,土建類學生在做畢業設計時,通常由老師布置任務,形式上一人一題,實際設計內容大同小異,且畢業設計多考察的本專業知識掌握情況。而在實際工程中,每個建筑產品各有不同,設計也不能完全照搬,且一個完整的建筑產品設計需要多專業通力合作才能最終投入使用。而傳統的畢業設計模式已不能滿足實際的需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3]:
(一)選題符合實際
土建類畢業設計選題不符合實際現象比較普遍。在內容和形式上,一些題目沿用數年,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也無個性和創新。學生只要按照以前的模板,就能總結出自己的一套畢業設計,這樣根本達不到設計的目的。且題目過于簡單也會導致學生缺乏設計的興趣。傳統畢業設計模式,側重于驗證,缺乏創新。且教師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學生布置的題目,具有一定的主觀性、隨意性和權威性,學生缺乏自主性和獨立性。這種做法忽視了學生的專長、興趣,抑制了學生的發展與創新。
(二)對畢業設計不重視
土建類就業范圍比較廣,但需要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一些普通高校為提高學生的畢業率,一味地降低對學生學習要求,降低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的要求,學生存在應付的心理。導致學生對畢業設計重視不夠,往往把畢業設計等同于課程設計對待,重演、羅列所學過的知識,沒有創新。畢業答辯時,由于時間有限,學生過多,教師不能深入細致地考察畢業設計,致使學生對答辯也不夠重視。這些均導致在畢業設計中難以產生具有創新性和實踐應用價值高的作品。
(三)指導教師指導學生過多和缺乏經驗
畢業設計要求指導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工程實踐經驗和認真負責的敬業精神。土建類高校專業教師在學生畢業設計指導方面存在以下不足:其一,地方高校引進的大量年輕博士,工程實踐經驗不足、教學技能尚未形成,倉促承擔指導畢業設計這一綜合性課程環節,會力不從心。具有多年經驗的老教師,又因長期身處學校教學環境和自身知識結構的局限,缺少工程實踐經驗,因而在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方面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二,教師的其他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等工作任務繁重,時間和精力不足,教師很難抽出時間對學生進行畢業設計指導。其三,學校對教師的考核機制往往是“輕質重量”使得畢業設計指導日漸程序化,對指導教師缺乏挑戰和創新激勵。
(四)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畢業設計缺少實際應用價值[4-5]
土建類畢業生要求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只有真正與實際工程接觸,才能使畢業設計達到相應要求。土建類學生的畢業設計,目前還僅局限于單一專業的設計水平,而實際工程則需要多專業相互協調,多方配合才能很好的完成設計任務。學生畢業設計之前往往要經歷一個畢業實習,而目前大部高校安排的畢業實習時間較短。且在畢業設計實施的過程中,大多數高校重理論,輕實踐。學生為了畢業而設計,設計的內容理論性強,但不能通過實踐的檢驗,內容與實際偏離很遠,不具備實際的應用價值。
高校畢業設計質量受諸多因素影響,提高指導教師的素質、能力、水平和修養,改變設計指導理念,加強理論聯系實際。真正讓學生做到與實際工程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針對高校畢業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畢業設計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6-8]:
(一)加強校企合作
土建類畢業設計選題應結合學校、聯合企業,以相關的學生實習實踐內容選題。一方面,派學生到相關土建類單位,結合單位企業的設計任務,由對方派經驗豐富的專家擔任兼職第二指導教師開展畢業設計;另一方面,聘請經驗豐富的教授、專家來學校指導畢業設計。此外,為了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培養,可以建立長期穩固的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基地。以建筑公司和工程設計等相關土建類單位確定“需求”為前提,邀請設計與施工單位的專家參與定制人才培養方案、定制課程計劃和評估標準。使企業“定單”,不僅是一張“用人”的預定單,而且包含著從培養目標到課程計劃,再到教學方法、評估方案在內的一整套培養計劃。這樣更加有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培養實際操作能力。這樣真正做到學校與企業相結合。
(二)提高多校資源共享
土建類畢業設計要嚴格按照課程教學的要求,結合土建類相關工作和生活實際情況而進行的綜合性訓練,旨在加強和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分析、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課程教學實踐的方案要符合教學要求和社會實際,體現綜合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校與校之間應建立資源共享,拓寬教師與教師,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開闊視野。在學校畢業設計教學活動與合作企業生產、經營、科研等活動中,時、空安排的協調性體現了校企合作畢業設計模式的教學運行,教師的理論指導和企業技術人員的實踐指導要在各方面都要有效結合,以保證畢業設計的有效性。
(三)建立激勵制度
為保證畢業設計質量,建立評價選優制度,形成激勵制度,促進學生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為此,在對畢業設計進行公平合理評價的基礎上,要輔以一定的獎勵政策,對優秀老師和學生給予適當的獎勵,在教師工作業績考核、指導工作酬金、設計經費分配、科研經費資助等方面給予適當體現,對畢業設計優秀的學生頒發證書,給以適當獎勵。
(四)跨專業聯合設計
畢業設計可以采取聯合答辯形式,不同專業學生可以擬定一個畢業設計任務,完成包括建筑設計,結構設計,施工設計,給水排水設計等。同時,答辯也可以采取各專業聯合答辯的形式,每個答辯組都配有不同專業的教師,完成畢業設計答辯。通過此形式,可以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及思維、表述作出客觀準確的評價,同時還能鍛煉考察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達到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目的。
(五)加強階段管理
在整個畢業設計過程中,學生必須結合自身實際完成任務的情況,每天寫設計心得和總結,由教師檢查并給出完成情況的評價。老師應對畢業論文的質量和進度進行把關,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如有遇到專業問題時,專業老師應該及時回答。還要保證老師和學生之間順利的溝通,確保設計進程。
在畢業設計的過程中,加強校與校,校與企業及各專業間的合作,聘請企業專家作為畢業生的校外指導教師,突破了傳統畢業設計的單一專業的局限性,發揮了聯合指導教師的技術優勢,彌補了在校指導教師的技術不足,充分發揮校企雙方優勢,同時實現了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提高了學生畢業設計的質量。
聯合企業、跨學校畢業設計還能增進校與校教師間互相交流,有助于校企兩方指導教師互相彌補各自的不足,同時學生即得到了技能的鍛煉,又與實際工程相結合。減少了畢業生進入工作崗位時的培訓時間。學生在校學的理論知識得以充分的實踐和應用,達到畢業設計的目的。跨學校、聯合企業的畢業設計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順應了時代發展,滿足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
[1]謝曉晴.土建類專業本科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高等建筑教育,2014,02:116-118.
[2]李富榮,荀勇,王照宇.土建類專業畢業設計團隊指導模式的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11:140-141.
[3]焦楚杰,張俊平,吳珊瑚,劉堅.地方高校土木工程特色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0,05:112-116.
[4]秦蓁蓁,裴星洙.土木工程專業團隊畢業設計的實踐性研究[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08:42-43.
[5]周懷兵.校企合作背景下工科類高職畢業設計改革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
[6]許兆棠,張恒,汪玉祥.整合教學資源跨專業聯合畢業設計[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206-208.
[7]李媛媛.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途徑[J].中國培訓,2016,16:243.
[8]蔣冬清.關于獨立院校畢業設計改革的思考[J].科技風,2014,20:234.
G
A
1006-0049-(2017)21-0039-02
*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重點課題(GJB1215014)。
周英明(1979-),女,欽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土建教學與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