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布赫
長春建筑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論漢英同聲傳譯中簡化策略的應用
包布赫*
長春建筑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同聲傳譯是一種高精端的翻譯形式。譯員想要出色完成同傳任務,必須具備足夠強的專業素質。通過大量模擬口譯實踐,筆者結合所學的翻譯理論知識,深刻認識到“簡化”在同聲傳譯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翻譯策略。文章重點介紹簡化策略的含義、如何運用簡化策略、并配以實例分析,旨在讓讀者能夠初步了解簡化策略,嘗試運用簡化策略,以幫助譯者更好地進行翻譯實踐。進而希望實效的翻譯策略深入人心。
同聲傳譯;簡化策略
當前,同聲傳譯的應用領域愈趨廣泛,但這并不代表對同傳翻譯質量的要求在變低。目前,同傳的翻譯質量標準大致可以認定為:達意、通順和迅速。“其核心標準是“達意”,否則再“通順”,再“迅速”也無法提高同傳的質量”。(張維為,2011)想要成功地完成一場同傳翻譯,譯員不僅要跟上講話人的語速,還要保持住自己的節奏,既要有運籌帷幄的掌控力,又要節奏平穩,能夠讓聽眾信服。鑒于同傳的特點及其追求的高翻譯標準,同傳譯員不可能翻譯出講話人所講的全部內容。此外,漢語是重意合的語言,英語偏重形合;漢語的邏輯和語法不如英語邏輯關系那般明顯;漢語信息量往往較大,重復出現詞句很常見,這在漢譯英過程中,給譯員造成了很大的記憶和語言重組的負擔,甚至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進而導致出錯。簡化策略的正確應用,既可以節約處理源語的時間,又能節省精力,讓譯員把重點放在主要信息的翻譯上,從而保證同傳的質量。
“簡化策略是同傳譯員將信息加工后的源語信息用譯語進行時需遵循的原則。該原則要求譯員在不影響源語信息傳達的前提下,適當采用簡化、歸納、概括、省略等方式來酌情調整無法直接用譯語處理的材料或源語中技術性較強的內容”。(仲偉合,2001)同傳中所說的簡化策略,并非有悖于翻譯界達成共識的忠實原則,簡化并不是要盲目地把源語信息去除、改變和省略。譯員所追求的簡化,是把一些次要信息和核心信息進行規整,或去掉不必要的信息,是一個積極主動地去粗取精的轉化過程。簡化策略也能減輕譯員的心理壓力和認知負荷,更好地傳達源語核心信息,提高翻譯的質量。可以說,面對時間、語速、認知、應變等眾多客觀的嚴苛條件,簡化策略是譯員在會場上能做出的一種主動求變的能動翻譯策略。
這里列舉兩例,加以闡明。
例1:中國和拉美雖然有萬里之隔,但為了友誼和發展的共同追求,在這個春暖花開、充滿生機的時節里,我們走到了一起。
譯文1:China is far from Latin America,but for friendship and development,in this spring of blossom and vitality,we came together.
這里主要用的是簡化策略中省略的翻譯方式。萬里之隔,春暖花開,充滿生機等修飾語在這個例句中出現了。譯員若要翻譯這幾個修飾語,那么勢必會消耗大量精力和時間。即便能夠瞬間組織出語言,也不能保證譯文的質量,無法確保將源語的細枝末節譯出來。因此,為了避免使聽眾迷惑或出現理解偏差,此時應化繁為簡,全力翻譯出句子中的核心信息,以免因小失大,影響整體翻譯質量。
有時,由于同傳現場壓力大,翻譯時間緊,在短時間內記錄和翻譯一些數字或是羅列項目,譯員會面對極大負擔。這時,譯員就應盡力抓住源語核心信息,對列舉的項目進行整理歸納,因此歸納也是簡化策略的主要應用方式之一,例如:
例2:近些年來,中拉新進合作項目涉及電子信息、機械設備和原油進口、汽車、醫藥、高鐵、紡織品、食品、建筑施工等,貿易總產值達近15765億美元。
譯文2:In recent years,the new item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Latin Americaconta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industry,medicine,traffic,food,etc.The output of trade measures up to over 1.5 trillion dollars.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中,面對如此多的羅列項目,省譯不熟知的表達,概括同類項被應用到翻譯中。在數字的翻譯上,同樣采用了概括的處理方式,為翻譯更重要的信息留時留力。同時該句信息也未影響源語信息和風格的表達。概括和簡單化這兩種簡化策略在此句同傳中得以應用。
筆者在這里拋磚引玉,希望讀者能夠體會到簡化策略的應用在漢英同傳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個策略的應用,不僅能為譯員減少認知和記錄負擔,還使譯文更加簡潔明快,使更好質量譯文的出現成為了可能。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如果簡化策略使用不當,在有些重要會場上會造成源語感情表達不到位,講話者情感意味缺失,還有可能會導致重要信息漏譯,甚至會使譯文嚴重錯誤,誤導聽眾。所以說,被動運用簡化策略足以毀掉一次同傳。簡化策略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刪去信息,而是要以達意,不損害源語感情和核心信息為前提。要磨練自己主動運用簡化策略,而不是在跟不上會場語速或能力不足的時候被動的應付,偷工減料。這就需要譯者在平時的同傳練習中,牢記簡化的要旨,由簡到繁地做大量練習,通過不斷反思和評價翻譯質量來掌握簡化策略的要領。畢竟要想“入箱”,還需“入境”。
[1]王斌華.口譯:理論技巧實踐[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2]張凌.省略對同聲傳譯質量的影響[J].中國翻譯,2006,27(4):43-48.
[3]仲偉合.英語同聲傳譯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張維為.英漢同聲傳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
[5]張維為.英漢同聲傳譯[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H
A
1006-0049-(2017)21-0195-01
包布赫(1989-),吉林扶余人,碩士研究生,長春建筑學院,英語教師,助教,研究方向:英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