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彬
山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山東 淄博 255049
英語教學中的民族性
鄭 彬*
山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山東 淄博 255049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迅速發(fā)展,我們國家的英語教學逐漸呈現(xiàn)一種多元文化的教學方式,我們這里所探討的英語教學中的民族性問題,實際上就是民族性的缺失問題。本文對于英語教學當中的多元文化特征進行分析,同時對于英語教學當中的民族性問題進行探究,最后結合實際經驗,對于如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促進民族性的保持和發(fā)展提供一些意見和建議。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給我們國家英語教學中的民族性發(fā)展提供以下參考和幫助。
英語;教學;民族性
大學當中的英語教學,目的在于培養(yǎng)更多具有國際性視野以及具備一定英語應用能力的人才,隨著全球一體化的迫近,中西方文化交流越發(fā)的頻繁,我們國家的很多地區(qū)都已經接納了很多的西方文化,以往的一些發(fā)展緩慢的地區(qū),由于具有比較濃厚的文化基礎,吸引了很多的西方游人,從而使得這些地區(qū)也成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地點。我們國家的相關教育部門要求大學英語不僅僅要培養(yǎng)學生們的英語應用能力,同時也要幫助學生了解國際多元文化,從而提升大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進而培養(yǎng)出我們國家國際化發(fā)展所需要的人才。從培養(yǎng)的目的上來看,大學的英語教學是需要具備一種國際化意識,才能培養(yǎng)出真正具備英語交流能力的人才,所以在大學英語的教學內容當中,也要加入一些文化方面的內容,例如英美概況或者英美文學作品賞析,以及一些英語電影和歌曲的欣賞,通過這種方式來讓學生們了解英美文化,達到提升學生英語交流能力的目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就必然會出現(xiàn)我們國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
從某種角度上來看,英語教學這個過程中,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是并存的,碰撞主要呈現(xiàn)在民族的性格和心理方面,這種性格和心理方面的文化碰撞會在一些語言文化和飲食文化以及生活文化當中展現(xiàn)。目前來看,多元文化結合的教育方式,是一種新的教育思想和哲學觀念,同時也是一種價值的取舍。這種取舍體現(xiàn)在如何在這種中西方文化碰撞當中找到其中的文化認同。
英語教學當中的民族性問題以一部分地區(qū)或者學校由于自身原因或者特點所引發(fā)出的一個個性化問題,這不是一個全國性的普遍問題。一些經濟發(fā)展落后,教育資源貧乏,觀念相對落后的地區(qū),非常容易造成當?shù)厝藗兊墓铝⑿睦恚瑫r這種經濟問題和心理問題,也影響著很多其他大學的英語教學。主要反映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教育方式西方化和民族性缺失
當前這種全球一體化的發(fā)展,主要是西方國家的一種發(fā)展訴求,這種發(fā)展訴求主要體現(xiàn)在英語的全球化發(fā)展,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非常容易發(fā)現(xiàn)英語已經在各種商業(yè)活動、外交活動以及其他國際交流當中成為了主要的交流工具。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門語言,它同時也承載著一種價值觀念和意識文化,對于我們國家自身的文化以及語言生態(tài)環(huán)境必然會形成一定的影響。很多大學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對于英語選擇中式教學和西式教學會面臨一定的困難,利用中式教學是從國家文化發(fā)展的角度來看,但是這種方式的教學對于學習英語本身是非常不利的。而西式教學必然會在文學方面、藝術方面、宗教方面以及節(jié)日方面對學生進行文化輸出。但是這并非是西式教育的問題,而是我們國家本身文化缺失的問題。在這種民族文化缺失,在英語國家文化輸入的過程中,被襯托的更加明顯。
(二)功利思想和文化焦慮
我們國家的一些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具有自身獨立的文化傳統(tǒng),并且這種文化傳統(tǒng)相對封閉,很少進行與外界的交流,這類地區(qū)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必然會對英語文化有一種抵觸心理,從而使得學生喪失了學習英語的熱情和積極性。另外,我們國家的一部分經濟落后地區(qū),學生更加傾向于學習實用性的課程,想更快的在畢業(yè)之后改善家里的經濟情況,而學習英語對于一些地區(qū)的學生顯然不會對就業(yè)有什么幫助,這種功利思想也就必然會使得這部分地區(qū)的學生對于學習英語沒有什么熱情。
(一)幫助學生降低文化自卑感
想要有效的促進英語教學過程民族性的保持和發(fā)展,就要幫助學生降低文化自卑感,首先要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堅持個性發(fā)展,也就是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進行尊重,并且對于一些個別地區(qū)的學生,要充分尊重他們的本地文化,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要建立合作平等的教育環(huán)境,也就是對于我們國家不同民族文化,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給予同樣的尊重和任務,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最終起到降低學生文化自卑感的目的。
(二)將民族文化融入到英語教學當中
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當英美文化與我們國家傳統(tǒng)文化形成對比時,會有效的降低這其中的距離感,通過這種也使得英美文化更加容易理解。例如在英美文學賞析的時候,英語教師可以引入我們國家的著名文學作品與英美文學作品進行比較,并且進行文學分析,通過社會文化的比較和價值觀念的比較,來教會學生們用傳統(tǒng)的文化作為基礎去理解西方的文化。同時也要在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適當?shù)挠糜⑽倪M行我們國家文化精華和瑰寶的介紹,這個過程能夠非常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同時也加強了學生們的文化保護思想觀念。
本文對于英語教學當中的多元文化特征進行分析,同時對于英語教學當中的民族性問題進行探究,最后結合實際經驗,對于如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促進民族性的保持和發(fā)展提供一些意見和建議。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給我們國家英語教學中的民族性發(fā)展提供以下參考和幫助。
[1]趙洪瑋.大學英語教學的人文性與民族性[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4,21(1):90-92.
[2]吳曉明.禮貌原則的民族性——中國學生與外教交往中應注意的語用問題[J].中國科技信息,2005(12):491.
[3]劉惠琴.重視文化差異改進英語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16):124.
[4]張莉.英語專業(yè)英美文學課教學的窘況及對策分析[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2(4):36-38.
[5]凌征華.關聯(lián)理論在英美文學中的應用[J].教育評論,2006(2):63-65.
[6]夏紀梅,馮芃芃.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念與行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H
A
1006-0049-(2017)21-0237-01
鄭彬(1974-),男,漢族,內蒙古赤峰人,研究生,山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西文化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