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蔚
(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淺談民族聲樂的“美”與“真”
葉 蔚
(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中國民族聲樂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美”和“真”的追求卻一直傳承了下來,使得民族聲樂的“美”與“真”的表達方式和手段逐漸變得豐富起來,擁有了最為明顯和突出的民族聲樂的特征與獨特的美。只有在進行演唱的突出民族聲樂的“真”和“美”,才能表現出民族的聲樂的及其強大的生命力,從而把聲樂作品充分完美地演繹出來。
民族聲樂;表演藝術;情感表達
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最突出的區別就是文化的各不相同,文化的發展和創新使得國家在世界民族之林有立足之地,才能夠在競爭中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所以,必須挖掘文化精華不只是對文化的認識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其也對促進民族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有著關鍵的作用。而民族聲樂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在民族聲樂藝術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知道,其的風格獨特主要表現在民族聲樂的綜合特征以及其鮮明的多元性。其在中國傳統戲曲、民歌的基礎之上發展出來,并且融入西洋美聲的唱法對唱腔進行借鑒和補充,從而創造出其自身的獨特而且鮮明獨特的藝術形式和特點。多元化的特點使得其在發展有著不可比擬生機與活力。
聲樂美學是音樂美學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其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事實上,對于聲樂美學的研究其實就是音樂美學研究的深入的表現。在演唱過程中的聲音的聲腔美,成為了聲樂美的主要影響因素。其次是形體的動作之美。根據現階段的民族聲樂的演唱來說,在演唱過程中的形體的動作根據曲目的特點來進行相應的配合與協調,尤其要注意其面部的表情需要具備優美動人的魅力,并且,要注重儀表之美,因為其是體型與體態美在演唱過程中的升華。民族聲樂的演員儀表之美和藝術的風度和風格之美主要就是通過在舞臺上的形象之美、表情之美、儀容之美、裝束服飾之美和身段扮相之美以及演唱的運字行腔之美等共同組合而成的。并且,形體動作其不只是和語言進行配合從而發揮傳達情意的主要作用,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在進行民族聲樂表演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意義以及作用。歌聲之美是進行歌唱藝術表現的主要前提與重要的載體。其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三個最基本的要求,其一,要有保持正確的聲音觀念。其二,要保證良好的發聲狀態,其三,是要運用完美的聲音技巧。這也說明了目前我國的民族聲樂藝術對演唱者的要求其實是非常全面和嚴格的。歌聲之美主要與演唱者的審美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演唱者要保持和樹立正確的聲音觀念與鮮明的聲音形象,通過這些來形成自身的聲音獨特的音質。歌唱的藝術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派別與演唱的風格,每個優秀的演唱者其都有各自不同的演唱經驗以及演唱的體會。
民族聲樂對韻味之美的審美的主要特征。韻味其實是一種美學的概念,主要是指音樂作品中傳達的境界之美,也包括審美的主體與客體存在的主觀感受與密切的聯系,這一般都可以能引起在情感上的共鳴,讓人們在聆聽過程中獲得美的體驗。古往今來,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并沒有在時代的不斷發展中與演唱舞臺的變化而對音樂“韻味”的追求方面產生相應的變化。仍然對其有著熱烈的追求。不管是元曲或者是明清的傳奇,其在創作中一方面要追求求格律之美,另一方面,也在追求意境之美,其主要的作用是想把聽者與演唱者之間的距離縮短,使得聽者可以感受和體驗到聲樂的韻味之美。我國在戲曲和藝術創造等方面也沒有放下對韻味之美的追求,這種傳承下來的文化與追求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并且仍然對當今的民族聲樂藝術有著重要的意義。
民族音樂的歌詞影響著聲樂曲調,其歌詞的情感表達影響著聲樂曲調情感的走向和理解,有了優美動人的歌詞才可以對聲樂的曲調進行充分的表達,從而在演唱中表現出更為真實的情感。歌詞中的語言是聲樂表達的基本載體和介質,語言是人們進行溝通其的思想情感有效的工具。所以歌詞對于情感的表達具有極其強大的影響力和作用。只有對歌詞中所表達的情感進行有效的理解和分析,才可以在演唱中把握真正音樂作品的思想情感,在演唱中表現出最真實的情感來感染聽眾。要讓聽眾感受到真實的情感,就需要演唱者對歌詞描繪的景象進行有效的把握和分析,體會音樂創作者在歌曲中的情感的表達。創作者創作出一首優秀的歌詞,其不只是朗讀起來富有節奏感,其情感的真實表達也可以令人振奮和陶醉。這就對演唱者歌詞的審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為高的要求和標準。這就需要演唱者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與經驗閱歷,演唱者需要在平時的生活對各種事物進行不斷的體驗與感受,從而不斷累積出自己對思想情感的體驗和感受,在演唱中表達出真實而準確的情感,為聽眾帶來更好、更真實的情感體驗。民族聲樂中,包括其創作者以及演唱者,他們的自身對情感的體驗,就是他們進行創作與演唱的最為基礎的情感出發點。并且,在對民族聲樂的音樂作品進行演唱的過程中,就需要注意潤腔的問題,對于作品的表達,注重其風格和情感的掌握,因為就算唱法非常科學,演唱者聲音很完美,但是如果潤腔不夠,其聲音就是平淡呆板的,沒有足夠的活力來感染聽眾。而離開完美和靈活的聲音,千回百轉分唱腔也會變得索然無味,聲音與唱腔都是互相依存和互相補充的。所以,要把熟練的唱腔技巧與完美的聲音結合起來,才可以表現出民族聲樂作品的真實的情感和韻味。
總而言之,民族聲樂的“美”和“真”在民族聲樂的發展中一直是其追求的目標。因為各個民族對于“美”與“真”的理解都是各不相同的,就使得民族之間對于音樂演唱的個性與風格的表達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把握好民族聲樂的“美”和“真”,才能在演唱中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與民族風格,才能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進步。■
[1] 姚曉婷.淺談民族聲樂藝術的音樂美學因素[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02:118-121.
[2] 何花.淺談民族聲樂的審美[J].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5: 94-96.
[3] 張世文.淺談民族聲樂藝術的傳承與發展[J].黃河之聲,2011,16: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