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越
西華師范大學,四川 南充 637002
弘揚長征精神加強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郭 越*
西華師范大學,四川 南充 637002
中職學生是當代社會主義建設的后備軍,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忽視的。習近平同志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指出長征精神是我黨給當代人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如何給中職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本文就中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踐行長征精神進行探討。
長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中職學生
在80多年前我國革命史上經歷了一次偉大的轉折——長征。長征的勝利不僅是中國革命史上的轉折點,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升華。習近平同志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指出:“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怕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長征精神仍然不斷激勵著中華兒女奮發圖強。現階段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面對新生代價值追求漸漸偏離局面,弘揚長征精神,加強當代學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緩。而中職學生作為新時代經濟建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重視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從信念到行動上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理想信念是給予人們向前進的的精神源泉,是人們在困難時刻的精神支柱。鄧小平同志曾指出:“為什么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斗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時代的發展,互聯網的普及,信息的多元化,一方面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人們的信息儲備,另一方面卻給人們帶來了迷茫和困惑。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的中職學生在接受多角度多層次的信息時極易給他們的理想信念造成沖擊,使他們在理想信念、價值目標方面面臨著迷惘。現在的人們離不開微博、微信。據統計中職學生90%都在微博、微信上留過言,2016年在微博上有一則中職學生因口角造成打架事件中,不少中職學生認為這是校園中正常的一幕,網絡所帶來的輿論并沒有告訴中職學生是非對錯。據2016年4月中國地方法院的調查報告,僅有18%的中職學生對身邊犯罪形式作出正確的評價。因此,重視中職學生的理想信念正面引導,加強中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現今階段刻不容緩。
現今的中職學生并沒有像老一輩那樣經歷過戰爭與物資貧乏的時代。并且中職學生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庭的長輩因為經過了困難時期,對和平時代格外珍惜,這樣對小孩易造成過度的呵護甚至溺愛。比如,青春期學生在消費上沒有價格觀念,容易盲目的追求品牌。據調查中職學生90%以上擁有手機,千元以上的手機占有50%以上,其中不乏iPhone這種5000元左右的手機。這些手機都是父母通過各種方式滿足學生的,父母卻自己用兒女淘汰的手機。在學習上,大部分中職學生在初中時期的文化基礎較差,進入中職學校也是處于懵懂的狀態,中職課程有不同于初中的基礎理論課,加之中職課程的實踐性強,大部分中職學生在學習上遇到不懂問題的時候為難情緒產生,沒有養成堅持、堅韌、吃苦的習慣,往往選擇放棄,導致學業成績一落千丈。生活上,中職學校基本上是寄宿制,在生理和心理不成熟的青春期住宿學校,脫離在家里做“小祖宗”的日子,由于沒有自覺勞動的概念,也沒有集體生活中的相處習慣,出現了種種不適應,自暴自棄。應及時開展對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的教育,糾正這些中職生的不良習慣,讓中職生理解艱苦奮斗不僅僅是苦難時期人們要學習的寶貴精神。
信息多元化,一些傳媒宣傳的誤導,中職學生一方面受到家庭影響,過分溺愛造成“自我中心”癥狀嚴重,另一方面受到社會的影響,中職學生大多處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長期,對集體和個人處于反應遲鈍的狀態。雖然在集體與個人關系問題上,大多數的中職學生能認識到“集體利益為重”,但是在進行具體的行為選擇時,不少的學生更偏重于自己的利益和個人的發展,看重自我。中職學生在上實踐課程中,大部分是要求團隊合作的,但是由于成長環境所致,爭強好勝的心理易造成個人主義。幫助中職學生正確認識集體主義,設置一些適合他們這個年齡與專業有關的團隊活動,實事求是地讓中職學生了解集體主義,讓中職學生正確認識集體與個人兩者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認識在強調集體利益時,并不抹殺個人利益的合理性,集體利益的發展離不開個人積極性的發揮,強調個人對集體、對社會、對國家的義務感和責任心。
弘揚長征精神,就是為了加強當代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推動中國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主旋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學生是實現全面發展力量中不可忽視的群體,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對中華民族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加強中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發揮中職學校思想政治課程的作用,將長征故事、長征精神融入教學中,在教育課程中加入愛國主義精神的宣傳,在校園內做好愛國主義的宣傳,積極培育中職學生的愛國之情,把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加強中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要與時俱進,充分體現時代特征。當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復興民族的中國夢,就是要求我們中職學生今天努力學習,明天為社會主義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這就是最具體的、也是最實際的愛國主義表現。
[1]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105.
[2]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10-21.
郭越(1990-),女,漢族,湖南邵陽人,碩士,西華師范大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
A
1006-0049-(2017)17-0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