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晶晶
遼寧大學人口研究所,遼寧 沈陽 110036
關于提升社會工作專業性的探究
孫晶晶*
遼寧大學人口研究所,遼寧 沈陽 110036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治理的工程難度的加大,越來越需要大量人力資源的投入,尤其是專業社會工作者的培養,從而將大量優秀的社會工作人才聚集到社會治理領域。本文通過對社會工作的專業性現狀及表現的探究,來提出進一步推動專業社會工作發展的策略。
社會工作;專業性;現狀;表現;策略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文明飛速發展,伴隨的社會問題也顯得越發的突出,人們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元化,每一個人不再僅僅滿足于物質生活的豐富,同樣渴望精神世界的精彩。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社會工作者應運而生。社會工作在我國內地起步得相對較晚,而社會工作的概念首先由歐美國家傳到香港,再由香港傳到內地。對于社會工作的專業性,德國社會學家Ulrich Oevermann認為,職業有專業性職業和技術性職業之分。技術性職業的工作服務對象通常是事物,比如說工程師,他們具備專業的技術知識,可以通過這些知識創造新的技術,也可以改善已有的技術。不同于此,專業性職業的工作服務對象通常是人,是在替代性的幫助人化解她們人生實踐中的危機,從而獲得或者重新獲得獨立自我的人生實踐。所以,社會工作的專業性體現在幫助那些處于人生實踐危機中的人重新獲得建立或是建立新的自主的人生實踐。
社會工作的核心是助人自助,它關注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個體和群體面臨的困難和需要的問題。在社會工作實踐過程中,往往不能確定一套僅被專業人士掌握的概念和語言,其專業性也不像其他社會科學那樣表現的很高深。而民主和尊重個人特性的專業特質,又使得工作者的權威在某種程度上被削弱。2015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創新和加強社會治理、大力發展專業社會工作的要求。而這次會議最大的亮點是發展專業社會工作,而不是原來一般意義上的社會工作。
(一)社會工作具有專業的價值觀念,助人自助,實現人與社區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社會工作者不僅吸取了心理學中助人自助的基本理念,同時也吸取了社會學中人與社會關系的可持續發展觀。另外,社會工作者將這兩者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立足于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基礎上,實現社區居民的自助與互助,從而實現人與社區的可持續發展。這既是社會工作者所堅持的工作原則,也是社會工作者所希望實現的愿景。社會工作在內地的起步雖晚,但社會工作者的專業性并非是止步不前的,隨著社會工作不斷吸取其他學科的知識與方法,還有社會工作者的培養不斷發展,在將來,社會工作者的專業性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二)社會工作者具有專業的社會工作方法,并注重人與社會環境的互動和影響
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有個案、小組和社區。在對待不同的案主服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會根據案主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社會工作專業方法,必要時也將個案、小組、與社區活動三者結合起來來幫助案主解決問題,并注重社會環境對個體的影響,這不僅顯示出社會工作者工作手法的獨特性,同時也更加凸顯社會工作者的專業性。
(三)社會工作者的專業性體現在它的專業培養上
社會工作所要培養的人才是具備社會學與心理學專業知識,能夠通過個案、小組、社區活動等三種具體直接的工作手法,在大的社會環境(包括家庭、學校、社區、企業等)下解決個體或群體心理或行為問題的專門人才。從培養人才的角度看,社會工作專業是社會學專業和心理學專業之間的橋梁,而社會工作者是聯接社會和個體的不可替代的一種專門性職業,它也是社會前進發展不可阻擋會出現的一種新型職業。
(一)要加強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
目前雖然高校社會工作專業有了很大的發展,每年培養大量的社會工作人才。但是目前高校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的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畢業生的專業化實際操作能力還不夠。其主要原因是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與實際需要之間脫節,盡管近年來已有所好轉。為此,一方面學校應進一步加強實踐操作的專業化,另一方面應該進一步推動高校社會工作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激勵社會工作教學單位和專業教師更加重視實踐教學,進一步推動社會工作領域的“產學研結合”,切實提高實踐教學的水平。
(二)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促進社會工作專業化發展
發展專業社會工作的關鍵是吸引一大批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進入社會工作領域,而要做到這一點,一是靠事業的發展前景,二是靠足夠高的待遇水平。目前這兩個方面都達不到理想的狀況。政府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促進這兩個方面的發展。一是通過長期穩定的購買服務項目促使社會工作機構確立長期的事業發展目標和規劃,二是在購買服務中對社會工作機構提出專業化的標準,促進社會服務機構聘用社會工作人才。
(三)要抓住重點,推動社會工作全面介入各項社會服務
專業社會工作具有嵌入型特點,應該廣泛應用于許多領域。目前社會各個部門逐漸認識到社會工作的作用,因此民政部門應該與其他有關部門合作,抓住機會加快推動社會工作領域的擴展。在當前應該重點推動社會工作的介入,除了社區工作之外,各地還應該根據具體的需求,抓住重點,加快推動社會工作在企業、醫療機構、扶貧與社會救助、學校教育等方面的全面介入。
[1]張宇蓮.”專業性”社會工作的本土實踐及反思以災后重建為例[J].社會,2009.
[2]李偉,張紅.中國農村社會工作專業性和行政性的雙重悖論研究[J].社會工作,2012.
[3]李文祥.本土性與專業性社會工作的整合與重塑——基于農民工城鎮融入實踐的研究[J].社會科學輯刊,2015.
孫晶晶(1991-),女,內蒙古人,遼寧大學人口研究所,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社會工作。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