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南南
遼寧大學人口研究所,遼寧 沈陽 110036
社會工作專業視角下家庭暴力問題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孫南南*
遼寧大學人口研究所,遼寧 沈陽 110036
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社會問題也日益突出,其中家庭暴力問題尤為突顯,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文在社會工作視角下,通過對家庭暴力的原因分析,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提出其解決對策,希望能夠找出對其進行預防、治理的有效方法。
社會工作;家庭暴力;原因;對策
(一)收入不同導致家庭地位不平等
傳統的性別分工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內”,認為男性就應該在外面干大事,女性就應該在家,做賢妻良母,這就導致在我國有很多女性不工作,充當全職太太,只負責在家里照顧家庭、照顧孩子,而沒有自己的收入,只依靠丈夫,還有就算出去工作,然而在社會上,尤其在找工作時,歧視女性的現象仍然存在著,這就導致女性不但很難找工作,而找到工作的女性也不一定受到重用,所以其大部人女性收入不如男性收入高,而我們都知道,經濟地位決定上層建筑,收入高的男性大部分高于女性的家庭地位。
(二)傳統思想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
封建“男權文化”和“夫權思想”是導致我國存在大量家庭暴力現象的歷史文化根源。中國有著兩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傳統,“三綱五常”不僅作為封建文化的指導思想,也充當著帝王統治工具,并且廣為流傳。我國封建社會長期以來都是以男性為本位,男性為中心,“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等封建遺毒依然存在于許多人的頭腦中且根深蒂固。古代“一夫多妻制”的規定,也是體現男性地位的至高無尚,女性地位的卑微之極,這樣男女地位不等,男性對女性任意施暴的歷史文化傳統,至今仍深深影響著當代中國家庭。
(三)社會冷漠、法制不健全致使家暴肆虐
在西方國家,他們強調人權且家庭隱私權不可侵犯。而在我國家庭暴力認為是私事,是夫妻自己的事情,別人無法過問,所以導致“鄰居不勸、居委會不問、單位不管、不出人命執法機關不理”。盡管家庭暴力性質比社會上一般暴力惡劣,但這種“四不管”以及懲治過輕,致使家暴肆虐,而我認為實際上是對施暴者姑息縱容,同時也失去了法律應有的震懾、預防作用。目前現行的立法體系還不完備,對家暴問題的懲治力度不夠,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施暴者的惡習。
(四)婦女自身因素的原因
通過調查與發現,我們可知,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自身原因主要包括,婦女自身脾氣不好,總是惹事招搖,出口不遜,咄咄逼人,或是用挑釁的語氣來傷害丈夫的自尊心,導致丈夫忍無可忍,對其拳打腳踢,造成人身傷害。另一方面,被實施家暴的婦女大部分學歷不高,自身素質方面較差,且多出現在農村。所以說這些婦女就算遭受家暴,往往選擇忍氣吞聲,法治意識淡薄,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再有就是婦女自身思想觀念陳舊,遭受家暴后認為家丑不可外揚,不愿意對外說起,同時由于與丈夫感情依存,就算執法機關對施暴者施法時,婦女不愿或不敢出庭指證,甚至后悔并為丈夫“說清”。因此女性的懦弱與不堅定也是家庭暴力出現的不可忽視的原因所在。
(一)個案工作模式
個案工作的服務模式是指社會工作者針對某個服務對象開展專業服務的理論依據,也是幫助社會工作者決定個案工作的程序和服務方法的重要依據。而此方法運用于家庭暴力問題,社會工作者應鼓勵嚴重遭受家暴并影響心理健康的婦女以及家庭功能受損的夫妻接受個案工作輔導,運用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危機介入模式和行為治療等模式,幫助分析導致家暴問題真正原因所在,以及夫妻各自的原因與改進措施。
(二)小組工作模式
小組工作模式是指以團體或小組為對象,并通過小組或團體的活動為其成員提供社會服務的方法。針對家庭暴力問題,小組工作方法是,將遭受家暴的婦女或由此經歷的人分別組成小組,讓大家敞開心扉,暢所欲言,通過交流的方式,共同找出解決對策,在整個過程中,專業社會工作者要起到引領作用,讓這些婦女樹立起維權意識,敢于同家暴作斗爭,從而達到抵制家暴,維護自身權益。
(三)社會干預模式
即依托社區,建立多部門干預機制對社區中的家庭暴力狀況實行干預和監管。與社區居委會聯手,在社區內部設立專門的社會工作機構,雇傭專業社工,當遇到家暴事件,社會工作者及社區機構應及時介入,對受害婦女實行心理疏導,社區也可以建立家庭暴力庇護所、心理咨詢機構、社區婚姻家庭學校,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對社區成員進行預防家庭暴力的培訓,在社區內部形成一個防治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圍,促使全體居民自覺參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
(四)社會政策方面
對于家庭來說,社會環境對其至關重要,社會方面應該加快制定家暴立法,對施暴者嚴厲懲治,同時加大社會的宣傳與教育力度,讓受害的婦女敢于維權,讓全社會知曉家庭暴力并不是個人和家庭的私事,而是一種嚴重侵犯人權、違反社會道德和法律的犯罪行為。社會工作者應發揮輿論導向的功能,加強反家庭暴力法律法規的宣傳報道,提高全社會公民的維權意識。社會工作者還應與公安、檢察機關和法院聯手形成一個反對家庭暴力的網絡,共同打擊家庭暴力犯罪。
家庭是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停泊的港灣,而解決家庭暴力問題,是我們社會穩定的重要一環,所以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作為社會工作者,更是希望能夠通過努力為解決這一問題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1]榮維毅,黃列.家庭暴力對策研究與干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2]閆麗娜,韓微.社會工作專業視角下家庭暴力防治問題-以針對婦女的家庭暴力為例[J].法制與社會,2008(10).
[3]張紅艷,高東帥.家庭暴力防治問題的成因及預防對策[J].南華大學學報,2005(2).
孫南南(1991-),女,內蒙古人,遼寧大學人口研究所,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社會工作。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