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琰
河南省登封市嵩陽高中,河南 登封 452470
“模擬法庭”在高中生普法教育活動中的應用
李 琰*
河南省登封市嵩陽高中,河南 登封 452470
近年來,“模擬法庭”在普法教育中應用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尤其是對于高中生而言,能夠有效提高我們的參與積極性,培養我們的競爭意識、團結合作能力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本文簡要介紹了“模擬法庭”的相關概念及特點,并在此基礎上詳細探討了其在高中生普法教育活動中的具體應用優勢。
模擬法庭;普法教育活動
在開展普法教育活動時,普遍存在重內容、輕方法,重理論、輕實踐等弊端,并且通常都是以普法宣傳者(包括高中老師、外聘法官、檢察官、律師等,下同)講述為主,忽略了學生的參與和接受。為了切實提高高中生接受普法教育活動的具體效果,不少學校和社會普法宣傳機構逐漸采用并開始推廣模擬法庭這種活動方式,并且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普法宣傳成效,對于促進高中生普法教育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模擬法庭”即學生在普法宣傳者的指導下,分別扮演律師、檢察官、法官、原告、被告等常見訴訟案件中的相關人員角色。這種普法教育方法的好處在于能夠讓我們在模擬司法審判過程中,主動與現實中的審判活動進行對比參照,自覺地去理解并掌握需要用到的法律知識,從而實現提高我們運用法律分析案例、解決實際法務問題的教育目的,具有表演性、效果性、真實性、教育性以及綜合性等諸多特點。
將法學專業中的模擬法庭應用于高中生的普法教育當中具有不可比擬的宣傳優勢,對于促進高中生法律意識的提高有著積極的意義,具體應用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有助于培養高中生的綜合能力
在參加模擬法庭活動時,我們需從多個方面著手進行準備,包括開庭前的審查、確立合議庭成員,開庭時的調查和辯論等各項繁瑣的工作,均要求高中生們做到積極思考,充分考慮每一個環節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并提前制訂好相應的應對處理措施。普法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高中生們學以致用,即利用學到的法律專業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僅僅靠普法機構和學校教師傳統的講座方式講述法律知識,是很難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的,所以開展模擬法庭活動很有必要。學生們在模擬法庭活動中,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將自己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審判活動中,并且在與其他學生進行互相溝通交流時,還能夠不斷地改進、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與實際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學生的判斷能力、調查取證能力、分析能力、辯論能力等綜合能力也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升。在這種活動模式的引導下,高中生在學習普法教育知識時能夠始終保持積進取的思維狀態,從而使自己的思辨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升。
(二)有助于開展高中生素質教育
模擬法庭高度重視我們在普法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通過生動活潑的法律務實內容和方式充分調動我們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我們對于司法實踐活動的興趣,實現普法內容與社會實踐活動兩者之間的相互結合,提高我們的綜合能力素養,使其將來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模擬法庭將學習法律知識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打破以往普法活動中“普法人員苦口婆心”模式,既有效促進了高中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同時也培養了高中生基本的法律責任感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因此,將模擬法庭應用于高中生普法教育中完全符合如今我們所提倡的“寓教于樂”教育要求。
(三)有助于培養高中生理論聯系實際、團結協作的意識
普法宣傳者在開展普法教育時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模擬法庭活動,能夠讓學生在接受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材料證據、案件事實等要素在司法實踐審判活動中的重要性。在以往的普法宣傳活動過程中,普法宣傳者會使用案例分析,這種方法是在已知的案件事實上對其進行分析研究,而通常情況下,我們所了解到的案件事實在司法實踐中往往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學生還需進行更深層次的調查與研究才能剖析整個案件真相。模擬法庭是一項集體活動,需要所有學生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協作,只有每個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履行相應的職責,才能完整的演繹出一起完整的司法訴訟案件。因此,積極鼓勵高中生參加模擬法庭教學活動對于提高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強化其法律意識水平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模擬法庭具有生動靈活、寓教于樂、全面綜合等諸多優勢,將其應用于高中生的普法教育活動中,能夠有效培養我們高中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意識,提高我們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法律實務的動手實踐能力,從而令普法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果。
[1]韋瑋,郭開浪.模擬法庭學生演 爭做“無毒”好少年[J].當代廣西,2016(14).
[2]許澐.“模擬法庭”在法律基礎知識教學中的運用[J].衛生職業教育,2009(21).
李琰,河南省登封市嵩陽高中,研究方向:法律。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