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章如
(福建省漳浦職業技術學校,福建 漳浦 363200)
例談中職聲樂教學中融入聲樂技能比賽策略
連章如
(福建省漳浦職業技術學校,福建 漳浦 363200)
技能比賽成績是體現中職院校教學水平和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而日常教學質量的高低決定了整個學校的教學水平。如何將聲樂技能比賽有效地融入到日常聲樂教學工作活動中,成為聲樂教師所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文章通過將聲樂技能比賽與中職聲樂教學融合影響的分析,提出了兩者有效融合的策略和途徑。
中職音樂;聲樂教學;技能比賽;策略與影響
技能比賽作為我國中職教育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創新,是各中職院校展現教學成果的重要方式,已成為評價職業院校教學水平和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目前各中職院校每年都會組織和舉辦技能大賽,而學前教育專業參賽項目主要包含聲樂、鋼琴、舞蹈等項目。作為一名聲樂教學教師近幾年在參與輔導訓練與比賽實踐活動過程中,積累了一些實踐經驗,就如何將聲樂技能比賽與聲樂日常教學工作活動進行有效融合,嘗試進行探索和研究。
聲樂技能比賽對于學生個人的影響長久而又深遠。有些學生甚至會因為參加這樣一場比賽,改變他們的人生選擇及人生軌跡。參與聲樂技能訓練的學生會隨著訓練的不斷深入,體會到聲樂技能的魅力所在,感受到聲樂藝術的博大精深,逐漸的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謙卑的學習態度,萌發出對聲樂藝術的熱愛之情。在參與訓練的整個過程中,使學生掌握自我練習的有效方法和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不斷地更新和完善自己已有的知識儲備。
聲樂技能比賽能夠提高班級集體的專業水平和能力,調動學生專業技能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聲樂技能比賽在選拔參賽學生的過程中,能夠帶動整個班級的學生都參與到其中。但是選拔參賽選手,不可避免會使一些落選的學生受到打擊,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做好預警、控制及善后處理工作就顯得極為重要和關鍵。首先,集訓之初會對學生施加心理壓力,讓學生擺正心態并且懂得,有比賽,就會有輸贏,這是殘酷、不爭的事實。在參加篩選過程中,既要對成績有所期盼,又必須要腳踏實地慢慢去累積。只要努力的方向是對的,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即使最后由于某種原因成績不佳,參與訓練的整個過程也已經成為了我們最寶貴的經驗。教師盡量延長篩選時間,在參賽之前公布參賽選手名單,讓學生在整個訓練過程中相互比較,相互競爭,相互促進。為儲備比賽選手,在不同年級中成立梯隊,讓高年級學生引導和帶動低年級學生。
聲樂技能比賽看似是在技術層面上選擇選手,實則考驗選手及陪訓教師在整個訓練過程以及日后的舞臺上對于一些細節的極致追求。不管是在精神層面還是在技術層面上,學生和教師都要做到內緊外松。尤其是在舞臺上進行聲樂表演,這是一個傳遞美和展現美的過程。表演者要相信自己有能力達到預期的目的和要求,堅定信念,樹立信心,松弛自然的去表演。聲樂技能比賽搭建了一個平臺,提出了一個標準,讓學生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一個明確的奮斗的目標和方向。
聲樂是人聲的藝術,聲樂演唱始于聲而結于情。聲樂技能其實就是一門技術,一個工具。學生只有學習和掌握聲樂技能,才能運用聲音來表現音樂。
比賽曲目的選擇是否合適,對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是否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優勢、揚長避短,以完美的演唱獲得理想的成績至關重要。因此,教師要深入而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學生,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和不足,選擇適合學生音域特點的曲目,做到揚長避短、因人而異,根據音色差異和個人演唱能力的不同選擇不同難度的曲目。其次,聲樂作品的詞曲作者在創作作品的所有想法,全都藉由歌唱者表現出來傳遞給觀眾。因此,學生在表現一部作品的時候必須要了解作品了解作者,在這一基礎上,學生的歌唱表現才不至于背離創作者的原意,才能夠忠實、準確、精彩的將作者的創作原意傳遞出來。例如,歌曲《松花江上》所描繪的是日本侵略者在侵占了東北三省之后,東北廣大勞動人民被迫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的凄涼景象,表達了人們懷念故土、思念家鄉,以及希望將侵略者趕出中國,重返家園的情感。如果學生沒有充分了解歌曲的歷史創作背景以及創作者的思想感情,就無法演唱出歌曲所蘊含的情緒,也無法將歌曲所表達的情感演繹出來。聲樂的歌唱是對聲樂作品的再創作,講究的是聲情并茂,聲音先行,但是終究是為作品的情感服務的。
學前教育因其專業的特殊性,在教學中比較重視技能技巧課的掌握與訓練,但多數學生在入學前從未受過專業正規的聲樂訓練,因此聲樂基礎較為薄弱,大多數學生屬于零基礎。而聲樂的練習和訓練是一個緩慢、長期、需要經過不斷的探索與提升,在這期間,最重要的就是要學生奠定基礎,練就扎實的基本功。聲樂技能的學習和積累是一個長期持續的枯燥的訓練。教師在訓練的過程中必須隨時指正學生聲樂技能方面的偏差。要是能夠借助一些多媒體設備,就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拍攝視頻,在《紅豆曲》的教學中,筆者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相關的音、視頻資料,讓學生直觀欣賞。經過教學之后,在階段性總結時,筆者會將學生的表演作業拍攝成視頻,將視頻與學生共同觀看,反復揣摩。當學生跳出表演者的身份,作為一名觀眾觀看自己的整個表演時,能更客觀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不斷地探索和發現歌唱表演技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表演水平和審美水平。
絕大部分學生在參加考試、演出或比賽過程中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導致表演現場出現失誤,比如搶拍拖拍、忘詞、失聲、破音、白嗓、呼吸緊張導致的句斷混亂、走音、高音達不到、喉嚨沒打開、共鳴位置偏低等狀況,簡而言之,節奏、音準凌亂,聲音技巧歸零。學生在某一環節中發揮不好,直接影響心情,喪失信心,從而影響其他環節的正常發揮,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因此,鼓勵學生克服緊張心理、實現正常發揮是聲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的一個方面。聲樂技能比賽需要表演者積累舞臺表演經驗,應對怯場表現。
例如,筆者經常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開展的各類表演活動,如迎新文藝晚會、校園十佳歌手、畢業生晚會、元旦晚會、校園大合唱比賽等活動,鼓勵學生抓住一切可以在公眾場合表演的機會嘗試表演,虛心聆聽身邊熟悉人的意見。其中一些學生喜歡用視頻自拍的方式演唱,筆者不會否定他們的演唱方式,只要學生認真去做,一點一滴都值得肯定。聲樂技能的掌握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去練習,讓學生在不同的舞臺環境中,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漸熟悉觀眾、熟悉舞臺、不斷地提升和鍛煉自己,積累豐富的舞臺經驗,進而使學生敢于登臺表演,并找回舞臺表演的釋放感和成就感,使學生能夠鍛煉出就算在比賽過程中外部環境發生改變,也不會感到慌張,能夠游刃有余地演唱自己的情感,勇敢的表達自己這樣的能力。養兵千日,只有這樣,在比賽場上才有可能減少失誤,如常發揮,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聲樂技能的訓練是一個長期而又漫長的過程,技能水平只有經過不斷磨練才能提升。這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因材施教,更需要學生的自覺與努力,反復練習,不斷釋惑,掌握有效的聲樂技能,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聲樂技能的掌握沒有捷徑可走,只有不斷地克服各種障礙,準確、生動地演繹歌曲,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1]涂婭妮.中職幼師專業學生聲樂教學表演能力的培養[J].中國培訓,2016(04).
[2]朱虹輝.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程綜合式教學初探[J].音樂時空,2015(05).
[3]王琳潔.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設置探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08).
G63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