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璐璐
(西安音樂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探究區域文化生態中的陜西戲曲
孫璐璐
(西安音樂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我國有多個區域,每個區域有自己的文化生態,呈現多樣性的特點,異彩紛呈。本篇文章主要論述的是,以區域文化生態為視角,分析陜西戲曲,總結陜西戲曲的形成,以及其具有的特點,以促進文化的傳播與傳承,促進陜西戲曲的發展。
區域文化生態;陜西戲曲;形成;特點
陜西戲曲是中華戲曲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有自己獨有的的魅力。文化生態學主要用于分析各類文化,提出每種文化都是有生命,其呈現的特征是由所屬區域的自然環境決定,所以,運用區域文化生態理念分析陜西戲曲,可以對其有全面、客觀的認識。
陜西整體分為三個區域,中部為平原,北部為高原,南部是山區,構成了陜西不同的板塊,人們把它稱為“三秦”。中部以平原地勢為主,東西狹長,有豐富的水系,土壤肥沃,且周圍的地形以山地為主,形成了天然屏障;北部位于黃土高原的中心,靠近內蒙,最初這里的生態景觀是有大量的森林與草原,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森林、植被受到嚴重的破壞,有嚴重的水土流失;南部以山區為主,有豐富的物產。隨著這三個板塊自然環境的變化,每個板塊都衍生出多種戲曲文化,包括秦腔、花鼓戲、影戲、線戲等,種類繁多,這些戲曲文化共同組成了陜西戲曲[1]。
從字面上理解,原生性即為土生土長。戲曲的產生具有集大成的特點,在某個區域產生,體現該區域的文化生態。其分析如下:首先,有大量人口世代居住在這里,是當地的“原住民”,且規模不斷擴大,有便利的交通,可滿足人們的溫飽,設計出當地的民族服裝,慢慢產生了娛樂活動,而文化的形成是以人員為基礎,作為觀眾消費基礎,其演出可以得到收入;其次,這個區域已經有多種戲曲文化,每種戲曲文化互相融合后,又可以變成一種新文化,加入個人創作、表演、功夫等因素,這是“土生”文化形成的基本條件;最后,當地有自己的鄉音,戲曲的聲腔是由鄉音衍生而來,使當地人百聽不厭,而雖然戲曲有很多不同形式,卻依然以鄉音為本質,這是戲曲發展的根本。
比如關中地區,其在春秋戰國已經可以用農耕的方式種植作物,實現自給自主,到了唐代,生活在這個區域的人口已經超過百萬,貞觀之治后,經濟與文化的發展都進入鼎盛階段,為戲曲的產生打下了充足的準備。
隨著陜北、陜南自然環境的變化,適用于生活的的區域減少,人后紛紛向其他地方遷移,而人們的遷移會促進文化的交融。陜北區域的自然環境更加惡劣,人們的生活變得越加艱難,很多人會進入內蒙區域,這一遷徙被稱為“走西口”,其戲曲文化也隨之進入內蒙、山西,與當地的文化結合,形成一個新的文化形式。而陜南地區山地眾多,人口數量較少,是古時候人們躲避兵禍、匪患的主要聚集區,其形成的戲曲文化多是由外來人員帶來,把外來戲曲與當地戲曲文化融合,出現新的戲曲種類。
通過分析得出,陜戲戲曲文化會互相融合,在向外傳遞或引入的過程中,吸收新的戲曲,找到兩者相同的地方,融合后變成新的戲曲種類。比如湖北地區的花鼓戲與當地花鼓戲融合后,劃分了多個戲曲類別,包括“大筒戲”、“小調戲”等,這些都被稱作是陜西花鼓戲[2]。
關中是十三個朝代首都的選擇地,凝聚了多方的文化,這里的音樂與戲曲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呈現出散播性的特點。即它可以吸收全國各地的戲曲元素,豐富自身的戲曲內涵,比如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進入這個區域后,隨即引入了他們的音樂,而在唐玄宗時期,大量的西域音樂也隨之引進。同時,它是政治中心,也是經濟、文化的主要發展區域,會不斷向外圍傳播,在我國其他地區的音樂中都可以找到陜西戲曲、音樂的特點。比如南方潮州音樂、福建南音、廣東音樂等,都能夠發現它的影子。而陜西的戲曲與音樂也會順著河流向外傳播,它可以沿著黃河流向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出現很多北方梆子劇種,而順著漢水會進入四川、湖北,有南化梆子劇種,漸漸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體系。
陜西地區的戲曲文化在很早就已經誕生,可追溯到很遠。一些區域是用鄉音影響戲曲、音樂,改變人們對音樂的偏好,形成戲曲風格,而鄉音雖然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產生,但也已經滲入當地人的思想,伴隨著生命的傳遞向下傳承,并且雖然人們的生活環境會發生變化,生活方式也在不斷更新,鄉音卻是印在心里的東西,無法忘卻。即只要某個地區生活的原住民達到一定的規模,其鄉音就會一直傳承下去,同時帶有陜西特色風格的戲曲文化也會繼續傳承。
綜上所述,陜西戲曲的形成是由當地特有的自然環境決定,衍生出不同的戲曲類型,而其呈現的特點是原生性、交融性、播撒性以及傳統久遠性,會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傳播,把鄉音作為本質,增強戲曲的生命力,不斷向下傳承,吸收新文化,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
[1] 王瑩.陜西關中西府戲曲文化生態敘事[J].戲劇文學,2014,07:108-113.
[2] 高原.文化研究中關于陜西文化的梳理——兼評張曉紅《文化區域的分異與整合》[J].榆林學院學報,2012,01:94-96.
孫璐璐(1979-),女,江蘇人,西安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