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娟
(西安音樂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音樂是一種十分好的表達形式,它用自己的方式表現了人類思想文化以及審美情趣,我國在長久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內容豐富、風格獨特、文化內涵深厚的民族音樂。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民族音樂的關注度不斷減少,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民族音樂較為傳統的傳播方式。當前的年輕人更多的是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下成長起來的,因而與互聯網的關系十分的密切,尤其是當前新媒體的發展,音樂覆蓋的人群更是廣泛。這對于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播發展是一個契機,民族音樂文化要抓住這個契機,乘著互聯網的東風,促進民族音樂文化傳播發展。
民族音樂文化傳播更具便捷性。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民族音樂文化可以輕易的打破傳播的時空界限,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通過網絡媒介進行傳播。而且其傳播的形式也十分的多元化,不僅可以通過音頻的形式,也可以通過更具感染力的視頻形式。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和覆蓋的廣泛性,它的受眾不僅包括國內的人,而且還可以傳播至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充分的彰顯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一宏大的主題,例如著名的歌手薩頂頂的《萬物生》就成為中國民族音樂的代表,獲得BBC世界音樂大獎。
民族音樂文化傳播更具交互性。交互性特點是互聯網一個十分重要的特點,就拿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播來說,以音樂的傳播者為中心,進而可以形成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傳播,而且在進行傳播的過程中傳播者可以和相應的受眾之間進行溝通交流,受眾可以及時的反映,這里的反映除了最基本的評價外,還可以以自身為傳播者,進行二次傳播,進而不斷地擴大影響。當前已有許多民族音樂通過互聯網來發布的,例如游園驚夢樂隊的《悲歡有慶》。
拓展了音樂傳播的途徑。以往的民族音樂的傳播形式于現在大不相同,傳統的傳播方式多是以磁帶或者CD的形式發布的,但是這種傳播方式就比較逼仄,在互聯網+時代下,民族音樂的傳播途徑更加豐富多樣,新的傳播形式逐漸被人們接受和適應,反過來對民族音樂的發展格局產生深刻的影響。例如在前一段時間十分火熱的歌手李玉剛,他的《新貴妃醉酒》經過網絡的傳播,在社會中引起十分大的轟動,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喜愛這首歌曲外,一些人對中國的國粹京劇也產生了好奇和關注。因此,互聯網的傳播,不僅使民族音樂文化收到了更多的關注,還提升了民眾對于民族音樂的興趣,進而提高民族音樂的影響力。
優化了民族音樂的傳承方式。民族音樂與民間藝術的傳承有點類似,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大多是以家庭的形式進行傳承的,這是最基本的傳承方式。但是這種傳承方式極容易使民族文化失傳。當前,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獲得了更為有利的傳承方式,是民族音樂文化獲得新的活力,促進了民族音樂文化的欣欣向榮。
民族音樂文化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思想文化、風俗習慣以及歷史變遷,具有十分豐富的人文內涵,是一種重要的情感溝通方式。因此,任何民族藝術都無法離開自身民族的特性。但是,在今天的世界,民族音樂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融入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中,將自身的特色與氣質帶至世界的每個角落?;ヂ摼W使民族音樂文化有了新的發展基礎,互聯網的交互性以及廣泛性使我們的民族音樂能夠具備本民族的特色,還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更大范圍的傳播。另外,民族音樂文化還可借助互聯網實現與其他民族音樂文化的交流合作,進一步的擴大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使民族音樂文化能夠更加穩固的屹立與世界音樂之林。
創新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任何一種音樂想要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就必須不斷地進行創新。不斷的汲取其他文化的精華,融入鮮明的時代特點,不斷地促進自身的發展,不斷地的進行創新和進步。民族音樂文化自然也不例外,也必須通過不斷的創新進行可持續發展。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在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后,吸收了多個民族和地區的精華,然后在自身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創新,例如《新貴妃醉酒》以及《萬物生》等,他們基本上都保留了自身的韻味,然后添加一些新的時代因素進行創新,進而呈現出一些新的獨特魅力。這些優秀的作品不僅可以很好的保留自身的民族音樂特性,還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更好的弘揚了民族文化,表達出一些時代特色和人文氣質。值得關注的是,正是他們帶動了民族文化的傳播。
當前,民族音樂的受眾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仍然的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播,其效果自然一般?;ヂ摼W+時代的到來,為民族文化的傳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民族音樂文化要能夠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以互聯網為依托,促進民族音樂文化的更廣泛的傳播,同時由于人民的審美的變化,民族音樂文化要注意進行創新,在保持自身的特色的同時,融入時代特色,以更好的符合人們的審美需求。創新應成為民族音樂文化為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