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娜
(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教師進修學校,江西 上饒 334000)
現代社會學生接觸音樂的方式多種多樣,音樂類型也不計其數,高中生更趨向于對流行音樂的喜愛,而民族音樂則受到了冷落,很多學生對民族音樂缺乏了解,造成民族音樂在青年群體中認知程度逐漸降低,因而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進行中國民族音樂的深化教育,對于促進新時期民族音樂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民族音樂也是中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是多民族國家,民族文化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內容,民族精神便融合和滲透于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音樂中,民族音樂成為民族精神的外在表達,在高中音樂教育中進行民族音樂教學的深化,能夠有助于促進新時期學生對于民族精神的深層次理解,強化青年一代的民族意識,進而在高中教育中提升愛國主義教育品質。
民族音樂也是藝術的特殊門類,應用民族音樂為高中生營造別具風格的音樂學習氛圍,能夠使學生接受多種形式的藝術教學,目前高中生進行自主渠道獲取的音樂藝術形式訴求表現,多為流行音樂或者西式音樂,只是學生對于民樂的理解程度和認可程度逐漸降低,應用民族音樂對學生進行藝術渲染,進而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情趣以及品鑒能力,促進學生音樂素養以及綜合素養的形成。[1]
高中音樂教材迎合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在其教學內容中編排了大量民族音樂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對這些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和優化,拓展學生的民族音樂文化視野,并能夠引導學生進行多元文化的認知和了解,以促進學生人文情感的提高。進行多元文化和民族音樂形式的教學,能夠深化學生對于民族音樂表現形式的理解,進而促進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比如:教師在進行《醇厚的中原風》的教學時,教材教學內容涉及了“沂蒙山小調”“王大娘釘缸”“孟姜女哭長城”等山東、河南、河北民歌的教學內容,這些耳熟能詳的作品都是人們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口耳相傳,進而獲得廣泛認知度的中原民歌,而中原民族音樂文化中還有河南豫劇等優秀的地方劇種受到民眾的廣泛歡迎,其中“花木蘭”也是現代社會民眾耳熟能詳的優秀作品,很多人都能夠哼唱幾句,作為地方劇種以及一個曲目能夠得到全國范圍的廣泛認知,常香玉為河南豫劇的推廣發揮了重要作用,教師便可以將常香玉進行全國范圍演出為人民解放軍購買飛機支援抗美援朝偉大事業的背景故事向學生進行講授,使學生在理解地方音樂文化的同時,還能夠對其文化內涵有全面的了解,對學生的價值觀形成進行引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很多學生對于民族音樂學習存在抵觸情緒,主要源于教學形式的單調,教師可以應用多樣的教學模式使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豐富起來,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進行《京劇大師梅艷芳》一課的教學時,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形式向學生介紹梅蘭芳先生的生平、人物事跡,并將電影《霸王別姬》的經典選段展示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在物質匱乏時代,京劇賦予社會的精神力量,現代社會的文化表現形式逐漸增多,但是仍然需要對國粹進行傳承和發展,使中國文化能夠生生不息、源遠流長。[2]
民族榮譽感是對民族精神的升華,教師可以結合有效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在學習民族文化的過程中體會到民族榮譽感,提升其對于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音樂的熱愛,感受到民族音樂的氣勢雄渾。比如:教師在進行《鼓樂鏗鏘》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龍船調》《安塞腰鼓》等經典的鼓樂作品向學生進行展示,使學生能夠在鏗鏘的鼓樂聲中體會到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熱情,進而實現學生民族榮譽感的升華。
民族音樂教學是現代音樂教育的重要責任和歷史使命,高中音樂中深化民族音樂教學,可以通過增強學生對于多元文化的認知和了解、應用多種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民族音樂學習興趣、結合教學內容深化學生的民族榮譽感等途徑使學生能夠提升對于民族音樂的認知和喜愛,進而促進民族音樂教學和高中音樂教學的共同發展。
[1]陳娟.民族音樂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實施與探究[J].北方音樂,2017,37(12):216.
[2]葉偉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實證研究——以高中音樂教學為例[J].音樂時空,2016(02):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