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群張秀麗 張 敏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0
?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方案規劃與設計*
——以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為例
劉艷群*張秀麗 張 敏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0
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應當作為當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問題來考慮。為了切實提高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結合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方案和實際情況,宜從實踐教學的目的、實施的原則、主要形式、課時安排和成績考核等幾個方面著手制定思政課實踐教學實施方案。
思政課;實踐教學;實效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12月7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而實踐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繼續和延伸,是檢驗課堂教學效果,考察教學理念落實情況的具體步驟,不但能使學生更加堅定的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更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思想水平、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結合人才培養方案,我院思政部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施方案。
(一)加深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教學內容的理解,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
(二)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使學生深入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培養學生良好的修養和優良的品格,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三)使學生深入實際了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實踐的成功經驗,正確分析和認識我國社會現實存在的各種問題,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使命感,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一)堅持課堂與課外相結合,堅持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原則。多渠道多路徑開展,保證全面實施。
(二)堅持分課程分專業開展的原則。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特點,在四門課程上具體開展不同實踐教學活動。
(三)堅持平時開展與寒暑假期全校集中開展相結合的原則。除了教學時間,充分利用假期,積極有效開展。
(四)堅持全員參與與選擇性實施相結合的原則。思政課人數多,組織難度大,盡量保證實踐教學覆蓋全體學生,條件限制的實踐教學選擇部分學生進行。
(五)堅持思政部集中組織與任課教師分散組織相結合,并輔之以與學校團委、學生社團聯合組織的原則。
實踐教學模式主要有三種:課堂實踐教學、校園實踐教學和社會實踐教學。擬采取以下形式開展:
(一)開展讀原著活動。閱讀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的兩三篇著作,寫出讀書心得,進行課堂交流。(如閱讀《費爾巴哈論》、《反杜林論》、《共產黨宣言》、《矛盾論》、《實踐論》等)
(二)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觀看錄像資料片。教師自己選定內容組織學生觀看,觀看后要求學生寫出心得體會。(如《大國崛起》、《人類尋根之旅》、《走進毛澤東》等)
(三)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辯論、演講。教師選擇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題目開展討論。(如網癮、淡漠公德、輕生事件等)討論前指導學生寫出發言稿,討論結束,教師要進行認真總結。教育學生建立奮發向上的人生觀,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鍛煉堅強的意志,勇敢面對挫折,自尊、自愛、自強、自信,善待生命,善待他人,保護地球。
(四)開展辯論賽。辯論賽主題的選擇應與學生思想實際、生活實際、社會熱點問題相聯系。(如社會發展與個人前途的問題、如何認識資本主義的發展趨勢問題、如何認識社會主義的前途命運等問題。)可以以班為單位組成正反方進行辯論,教師做總結發言。
(五)聽取報告。學院規定副教授必須每年做一場報告,我部有三位副教授,每年結合國家重大事件做主題宣講時,可組織學生聽取報告。以此來了解學術研究前沿、拓寬學生視野,使學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所學課程知識,激發學生對實事政治、社會熱點的關注與熱情。
(六)社會調查。對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焦點、熱點問題如生態環境問題、人口問題、就業問題、腐敗問題、教育醫療住房公平等問題,讓學生利用節假日自己到農村、工廠、城市社區進行實地調查,獲得豐富的第一手材料,運用所學習的基本原理進行思考、分析,寫出調查報告,在課堂進行交流。
(七)新聞播報。作為一名大學生應當關心時事,了解社會動態,以更好的適應社會。為此,在實踐課中組織部分學生進行新聞播報,讓學生講述一個新聞事件,并簡單發表自己的看法,以此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并激發熱情,開闊視野,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八)參觀、訪問革命舊址及博物館。可就近帶領學生參觀楊虎城烈士陵園、八路軍西安辦事處、陜西歷史博物館等地。通過這些實踐活動,讓學生目睹當年的革命舊址,聽聽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使學生學會正視歷史,不斷豐富知識,提高修養。
(九)參加“三下鄉”社會服務性活動。我院團委每年暑假組織學生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思政部與團委協作,布置調研題目,進行調研輔導,大學生在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實際的過程中,深入進行社會調查,真正做到“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寫出實踐調查報告,思政課教師進行批閱。
目前,我部所開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四門公共課共含88個實踐課時。課堂和校園實踐教學安排在各門課程開課學期實施完成,先從每學期4-6學時逐步實施開展;校外實踐根據我院的實際情況,借助一些具體節日紀念活動,以國家重特大事件為重要契機,帶領學生參觀八路軍辦事處、革命烈士陵園、歷史博物館等地,可安排在學生開設課程的四個學期內完成。
考核學生實踐成績應堅持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以結果考核為主。過程考核主要以學生參與程度、實際表現為依據,結果考核主要以學生的影視資料觀后感、社會考察、社會調查報告,參觀訪問的心得體會等為依據。實踐活動成績占該課程平時考核成績的30%。學生必須親自參加實踐教學活動,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搭便車等行為。一經發現,成績記為零分處理。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教學科研培育項目“我院思政課建設的整體規劃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6JXKY-6)。
劉艷群(1978-),女,漢族,內蒙古赤峰人,中共黨員,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
A
1006-0049-(2017)15-00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