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桃
河北大學文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
關于同形同音詞的研究綜述
侯建桃*
河北大學文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同形同音詞是現代漢語同音詞中一種特殊現象,也是現代漢語詞匯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本文主要是概括了學界對這一詞匯現象的研究現狀,從同形同音詞的范圍,產生原因及途徑,以及與多義詞的區別等幾個方面進行討論的。并對同形同音詞未來的研究發表個人的見解,著重從區別其與多義詞這一方面進行努力,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
同音詞;同形同音詞;多義詞
學界對同音詞的界定往往涉及音、形、義等幾個方面,普遍認同的是同音詞一般分為同形同音詞和異形同音詞。對于同音詞語音上的界定,學界有著較為統一的認知,一般認為聲韻調完全相同的一組詞就是同音詞,讀音的輕重以及兒化韻也得完全一樣。因此,這樣就比較容易確定什么是異形同音詞,那就是書寫形式不同但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詞。然而同形同音詞的界定則陷入困難的境地,字形完全一樣,讀音也完全相同。失去字形的幫助,只能完全依靠詞義,那么就會意見紛紜。也造成同音詞與多義詞的混淆。因此本文就著重對同形同音詞的界定,及其產生途徑和出現的原因進行總結,把學界對于同形同音詞的相關研究進行梳理,把涉及同形同音詞的問題進行概括和思考,從而使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一詞匯現象。
劉欣然就在《淺談《現代漢語詞典》對同形同音詞的處理》一文主要就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同形同音詞產生的原因,另一個是同形同音詞產生的途徑。包括同形同音語素組合成詞,多義語素組合成同形同音詞,多義詞在歷史演變中意義中斷,造詞思維的偶合,簡縮詞與原有詞同形同音,方言詞、外來詞與原有詞同形同音等六個來源。讓我們更加系統地了解到同形同音詞的產生,也更加深刻地認識理解這一概念,正所謂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而更多對于這一問題的研究是針對其與多義詞的區別,這一直以來都是學術界的難題。段曉平《談同形同音詞的范圍》一文主要是對這兩組詞進行區分的,它們雖然都是字形、讀音都相同,意義不同。學界基本認同的界定標準是意義有無聯系。這個標準簡單明確,卻很難界定,于是他提出了三個問題,第一是什么是詞,什么是詞組,找到二者的界限;第二是如何區分詞義和語素義;第三是詞的歸類問題,哪些是詞匯的詞,哪些是語法的詞;在具體討論這三個問題的過程中,初步界定了同形同音詞的基本標準,為其與多義詞的區別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也為進一步區分二者做出很大的貢獻。
張博在《影響同形同音與多義詞區分的深層原因》中主要分析了二者出現混淆的原因,具體提到《現代漢語詞典》對同行同音詞和多義詞的區分不盡合理一致,主要原因在于:一、沒有始終堅持意義標準,個別條目的分合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比如詞類、注音方式以及義項的多少等等;二、意義聯系的標準缺乏嚴格的限定,因而使區分同形同音詞和多義詞的意義標準帶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這對準確判定多語素詞復雜的意義聯系影響更大。這篇文章讓我們了解到二者之所以會存在難以區分深層原因,更深刻了解這一問題。
王凱軍的《如何區分同形同音詞與多義詞》這篇文章是根據事實著重從定義角度分析了他們的內涵和外延,指出二者之間的糾纏,還提出了一些區分的方法。比如義素分析法,詞源考索法,引申義列梳理法等,針對不同的詞匯采用不同的區分方法,這樣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到二者的區別。徐淑艷則在《淺議同形同音詞及多義詞的若干問題》一文中從歷史的角度考察理順同形同音詞和多義詞的產生及其演變關系,找出兩者容易混淆的原因,最后對二者的劃分提出可行性的建議。以上兩篇文章則是從如何區分這二者進行論述的,還提出了一些方法,為我們研究同形同音詞這一現象產生很深遠的影響。
通過對以上研究成果的探索概括,我們可以看出研究同形同音詞的難點就在于如何對同形同音詞和多義詞進行區,因為在現代漢語詞匯中這兩組詞都是讀音、字形相同但是詞義不同。因為對詞義的理解不同,則會對詞語的歸類造成分歧。我們可以看《現代漢語詞典》對二者的定義,還可以參考學界已經提出的一些區分方法來認識這一詞匯現象,上面的研究也提出了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值得我們借鑒。
總而言之,對于同形同音詞的產生原因和產生途徑存在的異議不多。同形同音詞的研究重點與難點應當放在對于它和多義詞相混的情況。學界對于這一現象至今沒有達成一個基本統一的意見,因而對于這一問題也沒提出有效合理的解決方式。前面提到的各家的意見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但是更需要我們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對于同形同音詞的研究在語言學方面具有很大的價值,也具有很深遠的意義。詞匯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意義不斷豐富,是語言系統中最靈活的一部分。因而對這一語言現象的深入探討可以對《現代漢語詞典》的編纂提供更多的依據,使得《現代漢語詞典》在修訂過程中不斷完善。詞典的完善進步也會推動語言研究,豐富詞匯內容。由此可見,對于同形同音詞的探索具有深遠的價值意義。
[1]段曉平.當談同形同音詞的范圍[J].杭州師范學院報,1991.
[2]劉欣然.淺談《現代漢語詞典》對同形同音詞的處理[J].語文知識,2013(01).
[3]張博.影響同形同音與多義詞區分的深層原因[J].寧夏大學學報,2005(01).
[4]王凱軍.如何區分同形同音詞與多義詞[J].大眾文藝.
[5]徐淑艷.淺議同形同音詞及多義詞的若干問題[J].教學探蹊,2010(75).
[6]陳劍.從原型理論看同源同形同音詞的成因[J].社會科學學科研究.
[7]韋天佑.對劃分同音詞、同形詞的探索[J].吉首大學學報,1988(02).
侯建桃(1991-),女,漢族,河北張家口人,河北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讀。
H
A
1006-0049-(2017)15-0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