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華
榆林學院,陜西 榆林 719000
?
新時期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王 華*
榆林學院,陜西 榆林 719000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大學生心理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日漸為人們所關注和重視。基于此,本文就新時期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夠在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方面給予借鑒。
大學生心理;心理健康;新時期環境
大學生所處的階段正是其心理逐漸成熟的重要階段,也是其心理健康教育極為重要的階段。做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未來的工作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心理變化予以關注,不斷探索更為有效的方式促進學生心理得以健康發展,消除其心理健康影響的不良因素,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隨著社會主義新時期的不斷進步,現代社會大學生心理環境也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而發生巨大變化。大學生是現代社會上一支特殊的群體,由于大學生群體的逐漸擴大,人際關系以及就業壓力等問題,出現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問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大學時期是大學生心理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過渡期。對于剛入學的大學生來說首先面對的就是對未來的恐懼心理,以及對大學的不適應心理,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上大學是人生中第一次離開家的庇護,這也開始考驗大學生的適應能力,以及自我調節能力。其次面對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心理健康問題,人際關系中顯得尤為突出的是寢室的人際關系處理,面對新的人際關系,一些人心理自卑,不敢與人交往,想得到他人關心又怕被人拒絕,這種狀況極易產生社交恐懼。最后是現在比較突出的就業壓力帶給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隨著每年大學畢業生人數的巨大增長,帶給當代大學生的是巨大的就業壓力,對于面臨畢業的學生,更是承受著相當大的心理壓力。
(一)完善心理檔案建設,形成動態管理
社會及學校應該要求大學生積極配合進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檢查,尤其是對大一剛入學的新生,要隨時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狀態,做好心理健康檢測的記錄。學校應該根據時代的進步,不斷更新學校的心理檢查設備,防止漏查心理健康有障礙的學生,并保護好心理健康有障礙問題的學生隱私,通過科學方法以及合理有效的技術手段對進行過檢查的大學生進行篩查以及根據心理障礙程度的不同,對學生進行分類。對于心理健康障礙比較嚴重的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以及給予合理性的建議,不斷縮小社會上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病率,對于大學生要經常進行心理問題檢測,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控制。
(二)對校園文化加強建設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作用。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娛樂場所,還能起到教書育人的作用,讓學生了解校園生活的樂趣。學校應該對校園文化的娛樂設施進行一定的資金投入,讓學生對校園文化產生興趣,了解校園文化的意義。學校還應該對校園文化制定相應合理的規章制度,開展一些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思想意識以及正常的心理狀態。對于有心理障礙的同學應該適當引導他們積極參加校園文化活動,適當改變心理狀態。
(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詢與指導機構
學校要根據本身實力狀況以及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病率和嚴重程度,為學生進行適當的心理健康咨詢,給予部分學生相應的指導和建議。學校的心理教師也應該定期進行考核評測,以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準確性,學校要為學校的心理健康檢測設備投入一定資金,對心理健康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追蹤指導,定期為學生給予合適建議以及復查。平時對學生的心理咨詢問題進行整理記錄,隨時了解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并進行針對性幫助,鼓勵學生正視心理健康問題的嚴重性,不要因為覺得不好意思就不進行咨詢診斷,要意識到心理健康問題對大學生造成的嚴重性影響。學校平時也要擴大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適當鼓勵學生,消除學生的不良心理,通過不斷的努力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四)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
校園生活環境與社會環境有很大不同,學生需要更多的去了解社會,完成大學生的這個重要過渡期。學校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學生增加社會閱歷,而且讓學生逐漸了解社會生活,為學生增加人際關系提供了機會,使學生們增強了自信心,給了學生重新塑造自我的機會,可以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以及社會地位。多讓自己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但能夠培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業務水平,通過不斷克服遇到的困難,增強自己的能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為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學校應該正確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給自己建立目標,在社會上鍛煉自己,磨練自己的心理及意志力,從而減少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對于學生的素質培養,對于學生的良好教育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給予高度重視,注重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時刻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讓學生的心理問題能夠得到及時、準確的指導,幫助學生得以健康心理養成,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1]李江濤.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構想探究[J].求知導刊,2015(11):76.
[2]楊鈺.網絡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與策略[J].現代交際,2015(04):143-144.
[3]任獻華.網絡環境下“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20):68-69.
王華(1990-),女,漢族,陜西榆林人,碩士,榆林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教育。
G
A
1006-0049-(2017)15-01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