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仰維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
現代學徒制在電氣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的應用
張仰維*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現代學徒制是學校與企業聯合建立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對象既可以是學校學生也可以是企業員工。而對于在電氣專業人才培養方面來說,電氣這一行業對于相對已經工作的人員來學習可以起到最好的成效。首先,他們對于電力專業有著初步的認識和了解,不會存在最低級的問題,其次電力專業對于生活也有著重要的幫助,在一些生活電力方面出現的問題,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所以,本文就于現代學徒制在電力專業的人才培養方面做出探究。
現代學徒制;電氣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應用
現代學徒制是以學校、企業、學生分別為出發點建立起的一套共同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針對具有明確就業以及培養方向,同時,也是高職院校與重點行業企業共同開展的供學結合人才培養,在有企業參與的同時,使學校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知識培養,相對的實踐部分則由企業承擔。而電氣專業,對于生活以及社會進步發展都有著共同的需求,無論是生活方面還是其他方面,都有著電氣專業的參與,換句話說電氣專業是構建社會生活運行的必要元素,因此針對于電氣專業進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有著絕對的必要性。
(一)與傳統學徒之間的差別
傳統的學徒人才培養只針對于個人,由師傅和徒弟兩個體系構成。在傳統的培養中,師傅針對自身的專業向徒弟進行教授,將徒弟培養成才之后接替自己的行業,大有幾分一脈單傳的味道。因此所謂徒弟學到的只能是師傅教授的專業經驗或者對應的能力,而忽略徒弟自身的發展,將固定的知識程度以及能力進行對徒弟的灌輸。
而現代的學徒制培養,提供了傳統體系沒有的就業場所,首先企業作為培養體系的參與者,無論是基于對學徒的培養方面還是處于私心,能夠給企業提供新鮮的血液繼而維持發展來看,都能夠為學徒(即學生和員工)本身帶來幫助。培養專業的能力知識以及提供專業的工作環境,能夠有效的促進自身以及學徒未來的發展。
(二)現代學徒的特點
與傳統學徒體系相比,顯然現代學徒有著明顯的優勢。首先,現代學徒培養體系的學徒能夠明確自身專業的選擇,未來的發展方向。其次可以不用為就業或者失業這種問題而煩惱,因為學徒在學習期間就可以明確未來將要工作的企業。換句話說,這種人才培養是企業針對自身進行的員工培養,通過與學校的結合,建立起最直觀最有效的培養機構。
(一)課程建設
首先企業與學校電氣專業的教師組建專業的課程建設團隊,針對企業的需求以及教材課程的結合,擬定出最合適的電氣教學方案。另外根據對專業的認知和職業成長規劃探討學生就業之后的發展問題,利用企業與電氣專業教師的結合思維,分析學徒的學習領域和實踐劃分,充分的融合學校和企業的共同資源,設計具體的工作環境,建立起最真實的模擬工作環境。
通過課程建設團隊的合作,充分的將電氣專業的特性發揮到極致,即將教、學、做融為一體,不斷完善學生的工作執行能力,最大程度的完善企業參與的初衷。最后可以利用企業原有的職業人員針對學生的職業行動能力進行統一指導和打分,不斷完善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及優化建設課程的漏洞。
(二)教學實踐
企業的參與本身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實踐環境,處于對職業社會的不熟悉,利用學院電氣專業的相關模擬設備進行職業能力模擬。學校和企業共同為現代學徒制的學生們提供一個較為完善的實踐系統,充分的與教材進行結合,實現學生對職業的實際操作能力。除電氣專業的教學外,將實驗,實習,實訓為三個主要目標,不斷結合教材所體現的知識來進行實踐操作。
例如PLC編程,由教師進行指導,學生利用相關電腦程序進行編程,將電氣原理圖轉化為梯形圖等模式,然后進行模擬測試,根據現象是否發生來判斷程序是否存在問題。最后,當程序與現象都沒有問題時,使用企業所提供的相關設備進行展示。觀察現象以及記錄相互之間的聯動性和編程的細節問題。
(一)促進就業
在原有教學體系中,學生畢業之后不可避免的要離開校園踏入社會,而進入社會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就業。而在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方式上有著明顯的優點,學校與企業之間相互接洽,學生同時擁有兩種身份,企業的員工和學校的學生。使學生離開學校踏入社會的情況反觀變成擁有工作的同時在學校學習專業,這種改觀可以直接影響著學生對于接受電氣專業能力以及學習電氣專業的效果。
(二)實現學校、學生、企業的共贏
很顯然,這種體系對于學校、企業以及學徒本身都能夠帶來幫助。對于企業,對于自身專業投入培養,在人才管理方面可以給自身帶來新鮮血液,為持續發展積累能量。對于學校,學校本身就是為了培養人才而存在的體系,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不僅能夠促進相關輔導專業的發展,還能夠為學校整體的完整性帶來幫助。最后對于學生(學徒),現代學徒制帶來的幫助更是直接明了,處于自身的考慮去學習相對應的專業,在學習之后便可以直接進去企業去實習,完全可以不用考慮目前就業所帶來的問題,因為通過企業和學校的接洽,建立起了就業的通道,這種方式還客觀的緩解了全國面對就業問題所帶來的壓力。
(三)促進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技術交流
學校和企業之間以電氣專業為軸線,展開對電氣專業的探究。學校擁有相對較強的理論能力,而企業擁有相對較強的實踐能力,實現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從而在技術上進行交流,實現學校和企業的共同發展,也為培養學生專業電氣理論以及實踐能力上給社會做出貢獻。
總的來說,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方式結合了企業與學校各自的長處,滿足學校、企業和學生自身的共同發展,達到了所謂共贏的地步。尤其是針對于電氣專業的培養,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以及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與電氣的關系已經密不可分,換句前文所提到的一句話,電氣是維持著人類社會日常運作的主要能源之一,因此針對于電氣專業的培訓對于社會有著重大的意義,無論是處于本身的發展還是社會的發展都有著必然的聯系。
[1]卓建華.現代學徒制在電氣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教育,2015,36(35):29-31.
[2]李建榮,王庭俊.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6(3):76-78.
張仰維(1983-),女,陜西延安人,碩士,延安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工程師,研究方向:電氣控制。
G712;TM
A
1006-0049-(2017)15-01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