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萍 溫 暖
濰坊護理職業學院助產系,山東 濰坊 261041
?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職業院校培養專業人才的思考
——以濰坊護理職業學院為例
于海萍*溫 暖*
濰坊護理職業學院助產系,山東 濰坊 261041
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增長,養老資源緊張,養老形式多樣,政府養老、居家養老還是社區養老?不同形式對于養老服務要求不一樣,養老服務現狀不一,亟需解決的問題多多。作為一名職業院校的教師,認為: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需要培養適應型的養老服務人才。
養老;人口老齡化;職業院校;老年服務與管理
2012年底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94億,2020年將達到2.43億,2025年將突破3億。如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養老服務業的發展,以滿足老年人持續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大工程,而養老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其中的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對養老服務人才的培養更是一項重要的系統的社會工程。然而現如今各種原因導致養老人才短缺[1],同時,職業院校對于人才培養需要有其獨特的培養目標[2],究竟該如何培養適應型的養老服務人才,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專任教師,結合學院的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以及服務社會等方面,并從自身的工作經驗來說一下,對于養老人才培養的思考。
(一)學院作為一所具有100多年創辦護理專業歷史的老校,除了具有護理專業這樣的山東省和濰坊市的品牌特色專業,隨著近年來的發展,已經有護理、口腔醫學技術、老年服務與管理等13個專業。同時學院專業設置集大專、中專、成教、培訓于一體,每年都有相應的成人教育和社會培訓,滿足當地的社會需求。學院作為衛生部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基地,國家、省、市三級養老護理員培訓基地,為社會培養和鑒定了大量的養老護理人才。這些都為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開始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近年來,護理專業開設老年方向的分方向教學,學分認證。即學生在校期間除獲得畢業證書,還可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如養老護理員證,搭建了行業需求人才的橋梁。
(二)我院2015年開始招收3年制大專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本專業主要面向養老服務行業及產業、非政府組織,針對養老機構高級養老護理員、基層管理者和老年社會工作者等服務與管理一線崗位。培養具有“善行孝愛”崇高的職業道德精神及“博學博愛”的專業品質,在養老服務業等能從事高級養老護理員、初級社會工作者、養老機構管理一線崗位及管理崗位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學院人才培養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以及實行學校、企業、學生三贏的“訂單式”[3]培養。加強實驗實訓基地建設,與校外多家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以及養老機構合作建成實習教學單位,開展實習實踐教學,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操作水平不斷提高。
作為一名老年教研室的專任教師,在教學和參與養老服務相關教科研以及社會活動過程中的收獲頗多,對于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借鑒我院已有的其他專業(護理學)的成功經驗和其他開設該專業的院校的經驗,從職業院校的教學的層面上提出如下建議:
(一)通過社會宣傳與專業引導,可以減少職業歧視與偏見[4],因此學院在招生時對于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介紹,就業前景等宣傳要到位。
(二)專任教師不斷學習。如企業頂崗、外出培訓學習、向院校加強交流學習通過調研、走訪,了解當地的養老服務業發展水平等,汲取關于養老服務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為教授學生奠定下基礎。
(三)已有經驗證明,專業實踐課程重視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5]學生去當地社區、養老機構實習、實踐,增強與老年人溝通交流的能力,能夠切身體會、感受本職業,增強職業認同感。同時讓學生親身感受、去學習養老服務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
(四)以賽促學,積極參加省級、國家部級舉辦的職業院校的職業技能大賽,通過大賽的備賽過程,將知識鞏固提高,同時在比賽過程中,與各地參賽院校的競賽、交流,能更進一步地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鍛煉學生意志,培養學生的能力。
(五)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繼續教育結合,注重學生的品德培養。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同時對于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提出建議和提出幫助,使其對于日后的就業有明確的方向和職業目標。
(六)另外將養老護理員培訓的相關內容融進第二課堂,讓更多的學生能夠自主、自愿地參與尊老愛老行動中來。
盡管養老服務人才緊缺,由于我國養老服務體系不完善,尤其對于養老服務人員的分工、定位不明確,待遇不理想,從業人員沒有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加之公眾對于養老服務的認知存在偏差等原因,使得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就業時出現“學無所用,待遇偏低”的現象。因此就需要政府、高校、社會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在政策和資金上支持養老服務產業人才的培養,制定出適應人才發展需求的政策,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后,不同的養老服務人員的分工、定位明確,待遇明確,并在職稱晉升中有相應的鼓勵規定,讓其對于自身的職業——養老服務事業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和職業歸屬感,養老事業才能更加平穩發展。
[1]朱海滔.養老人才短缺:老齡化社會新挑戰[J].中國人才,2014(4).
[2]曹留成.淺析高職高端技能人才的特征與核心素養[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6).
[3]馮程,郭有強,姚保峰.應用型地方高校“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高教學刊,2016(21).
[4]張衛紅,毛慧萍,金麗君,等.養老護理員素質培訓與體會[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4(10).
[5]王麗婷.現代學徒制在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的研究與實踐[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5).
于海萍(1984-),女,山東濰坊人,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濰坊護理職業學院,教師;溫暖(1991-),女,山東博興人,中醫學學士,濰坊護理職業學院,教師。
G642;R
A
1006-0049-(2017)15-01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