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婧
潼關縣安樂鎮中心幼兒園,陜西 潼關 714300
?
以核心素養理念為指導的幼兒合作交往能力培養的途徑
郭文婧
潼關縣安樂鎮中心幼兒園,陜西 潼關 714300
素養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即為素質和修養。核心素養理念是指人在發展和成長的同時,經過學習或實踐在某一方面形成這種理念,并將其提升至某種境界。交往,是中國乃至全世界人類發展都無法避免的過程,也是人類正常生活的必要條件。幼兒正處于成長發育的啟蒙特殊階段,培養其合作交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以核心素養理念為指導,是一種特殊的培養幼兒合作交往素質的方式。本文簡要闡述了培養幼兒合作素養的意義以及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價值,分析了當前影響幼兒合作交往能力的內部、外部因素,最后結合核心素養理念,提出培養幼兒合作交往能力的具體方式。
核心素養理念;指導;幼兒;合作交往能力
當今社會發展極為迅速,幼兒的成長環境與以前相比可謂差距巨大,物質及精神生活越來越優越,絕大多數家庭能夠滿足幼兒成長的一切需求,但幼兒與同伴的交往、感情培養以及合作能力卻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F今,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幼兒從小生長在長輩寵溺關懷的環境中,父母及爺爺奶奶幾乎有求必應,導致多數幼兒以自我為中心、性格孤僻、攻擊性強,無法處理與同伴的關系,不愿與他人合作交往[1]。長此以往,這種不良現象會侵蝕社會,讓整個世界變得冷漠。本文以核心素養為指導理念,展開對幼兒合作交往能力培養的探討。
(一)培養幼兒合作素養的意義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個人自身發展歷程中,幼兒時期的教育是基礎階段的關鍵性教育,所以說幼兒教育是我們應該注重的問題。合作素養的培養應該從小做起,早期的合作交往能力培養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2]。在幼兒教育中合作交往素質的培養是教育關鍵性內容之一。合作交往素質的培養有利于一個人在踏入社會后,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有所作為,并且也是讓自身在社會大環境下發展立足的基礎要素,合作交往素質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個體的交往能力,能夠文明大度的接收理解別人的思維模式,總的來說合作素質是每個人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一般來說合作素質包含:合作意識、情感、動機、習慣、價值取向、方式、行為習慣等,相對來說其構成范圍較廣。培養幼兒合作素養的最終意義在于提升幼兒的合作意識、合作情感、合作習慣,促使其在之后的成長學習中能夠全面發展。
(二)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價值
德國教育學家認為:“教育藝術的本身價值并不在于對知識的傳授,而在于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喚醒與自信心的鼓勵”。核心素養理念常被應用于我國各式教育活動中,在幼兒教育階段,其指導價值是不可估量的[3]。幼兒教育雖然與其它階段的教育有巨大差距,但幼兒在接受教育時,也是一個學生,就應該從小就培養其核心素養。針對此,如何在幼兒教育中融入核心素養理念成為一個廣泛討論的話題。與核心素養教學理念不同,幼兒教育中理論知識的實踐和教育并不多,從現實角度來分析,在幼兒合作交往能力的培養上融入該理念是可行的。不僅可以提升幼兒合作交往能力,還能從小樹立一種核心素養的價值觀念,之后隨著其成長學習,這種價值理念會不斷放大,直至最終形成自身獨特的核心素養價值觀。
(一)外部因素分析
近年來,教育理論界廣泛關注幼兒教育,對于幼兒教育中合作交往能力的培養問題,有諸多影響因素,包括外部和內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有:①合作游戲因素的影響:在合作性游戲的開展過程中,幼兒基于玩耍的天性會顯著減少攻擊行為,而增加合作行為;但競爭類游戲則相反,幼兒攻擊性行為增多,合作行為減少。②幼兒伙伴之間的密切關系:幼兒的友誼建立能夠顯著提升合作性行為,關系越親密合作率越高,且對于陌生伙伴則幾乎沒有合作性。③個人教養問題:教養方式的不同也是影響幼兒合作交往的重要因素,教養方式影響是導致幼兒依戀行為產生的主要因素,對父母及爺爺奶奶依戀、依賴性較大的幼兒,合作能力較弱,不愿與他人交往。
(二)內部因素分析
內部因素是針對幼兒自身特性分析的結果。包括:①幼兒自我為中心的傾向程度:認知傾向是影響合作交往的重要因素,不影響幼兒探索世界的其他行為,但對同伴之間的交往有很大影響,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程度越大,則合作意識越弱。②自身性格因素:幼兒的性格和情緒特征是影響其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活躍、積極、開朗、自信、有愛心的幼兒,交往能力較強;反之,性格內向、消極被動、依賴性強的幼兒合作交往能力較弱。③自身合作意識:幼兒階段已經有了初步合作意識,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體會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分享意識以及合作意識都在初步形成,獨身子女的合作意識和分享意識較弱,而有兄弟姐妹的幼兒則會更注重他人利益和感受,合作意識和分享意識較強。
(一)增強幼兒合作意識
以核心素養理念為指導,在進行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增強其合作意識,是培養幼兒合作交往能力的前提。在幼兒合作交往能力培養方面,家庭與幼兒教育服務機構是最好的培養平臺,家長以及教師是最好的培養導師。教育機構應該注重和家長的合作,共同肩負起教育的使命。首先要結合幼兒實際情況制定合作交往能力培養計劃,制定完善的培養內容,指出培養要點,在幼兒園進行培養的同時,讓家長也參與其中,融入核心素養教育理念,讓家長認識到合作交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指導家長如何具體培養交往意識。家庭是一個幼兒合作交往培養的天然平臺,家中的每一個成員與幼兒溝通、交往、合作,而不是溺愛以及無限制的滿足幼兒的各種要求[4]。如此,在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雙重努力之下,會不斷加深幼兒的合作交往意識。
(二)將合作游戲作為能力培養的載體
游戲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極其合適的教育方式,幼兒天性好奇愛冒險,對游戲有一種偏執的喜愛,因此幼兒教育過程中應該注重將合作游戲作為合作交往能力培養的載體,培養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我國將幼兒的游戲分為創造性游戲和規則游戲兩大類:創造性游戲的規則是內隱的,幼兒在游戲中的自由度較大,規則游戲的規則是外顯的,幼兒必須嚴格按照游戲規則開展游戲活動,自由度較小。創造性游戲從內容和形式上又可以劃分為角色游戲、結構游戲和表演游戲,其中表演游戲側重于形象塑造和戲劇性表演方式之中,角色游戲和結構游戲,更利于在游戲的過程中由幼兒自選游戲主題和游戲同伴。幼兒的合作能力受角色游戲的影響,通過幼兒的角色游戲來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是一種有效方式,幼兒在角色游戲和結構游戲中所使用的發起交往策略和應對交往策略都存在較大的差異,角色游戲能有效培養幼兒之間的合作,減少沖突[5]。
(三)創設合作環境,發揮榜樣作用
榜樣行為與教養方式因素類似,會影響幼兒合作行為的抉擇,當幼兒認為這種合作和交往能夠達到榜樣所達到的效果時,會有選擇性的進行合作。獎勵行為能夠促使幼兒被動合作,但與主動性相關性不大,對于部分幼兒來說,獎勵也是一種競爭方式,具有足夠誘惑力、吸引力的獎勵會誘發幼兒的合作意識。因此,創設合適的合作環境,尤其是幼兒園和家庭雙重合作,達成共識,那么幼兒在日常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以及回家的日常生活中,都能夠良好的培養合作交往意識。幼兒園幼師以及家長在進行幼兒教育時,要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幼兒基于愛模仿的天性,對于身邊的榜樣行為都具有較高的模仿性,那么此時,以核心素養理念為引導,創設適宜幼兒交往和合作的教育環境,使幼兒在合作交往的情境氛圍中進行模仿和學習,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鼓勵幼兒交往,完成合作。
通過本文的分析和探討,關于幼兒合作交往能力培養問題,首先應該結合幼兒的特性,詳細分析幼兒此階段的心理特點,了解幼兒的合作意識、情感意識以及是否有合作習慣三個方面的因素,分析外部和內部因素,找出問題的根源,然后制定相應的培養措施。幼兒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在幼兒園教育階段就對其進行良好的引導,以核心素養理念為指導,培養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尤其是獨生子女,這種能力的培養能夠減少其孤獨感,改善其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另外,核心素養理念的融入和引導,可以進一步提升幼兒合作交往的品質以及合作意志,使其在日后成長學習過程中能夠與人為善,合作交往,全面發展。
[1]邢奇志.“班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例談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的校本課程開發[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6,12:26-29.
[2]田林,王英,張利洪,曹曉君,成云,涂燊.社會網絡分析在大班幼兒合作交往能力培養中的應用——以雅安市天全縣某幼兒園大班幼兒為例[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5,05:35-39.
[3]朱曉紅.角色游戲情境下中班幼兒合作行為養成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12:54-56.
[4]盛思月,何善亮.論學科核心素養的構建途徑——基于近年來核心素養主題研究成果的量化分析[J].教育參考,2016,02:12-20.
[5]褚宏啟.核心素養的國際視野與中國立場——21世紀中國的國民素質提升與教育目標轉型[J].教育研究,2016,11:8-18.
G712;F
A
1006-0049-(2017)15-02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