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 晨
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1
?
淺談城市軌道交通安全控制技術
——以南京地鐵3號線為例
婁 晨
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1
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安全主要指建設、運營和公共安全,要求“安全、可靠”,避免“工程可能存在的危險”,保證人的生命與健康安全,保證列車和設備運營安全。本文以南京地鐵3號線為例,探討其運營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及相應的控制技術,防患于未然。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控制技術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軌道交通逐漸成為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主體。相較于地面公交,城軌交通具有運距長、運量大、速度快等優點。為保障城軌交通安全、健康、持續地發展,提高其運營安全預警及應急保障技術迫在眉睫。
南京地鐵3號線全長44.9千米,線路北起江北新區的林場站,下穿長江進入主城一路南下,進入東山副城,南至秣周東路站,是連接長江南北的過江主干道。它串聯了南京站和南京南站,途徑大行宮、雞鳴寺、夫子廟等站,可到達總統府、雞鳴寺、夫子廟等景點,并可與1號線、2號線、4號線、S1號線和S8號線換乘。
就3號線的運營情況,筆者結合自身乘坐體驗,發現存在以下安全隱患:
(一)安檢擁堵
2016年,南京地鐵開始實施全線安檢。在3號線全線,江北小區客流密集的柳州東路站、天潤城站,臨近風景區的夫子廟站、雞鳴寺站,客流換乘站南京站、南京南站、大行宮站,極易出現大客流。
工作日7:00-9:00是3號線的運營早高峰,大批乘客進站乘車,其中以學生群體和工作人群居多。自南京長江大橋封閉維修后,3號線成為過江交通主力軍,江北6站日均進站客流同比封橋前增加1.8萬人次,上漲21.7%[1]。
南京景點眾多,每逢節假日,大批游客乘坐3號線,安檢處常排起長隊,一些大客流量站甚至出現以安檢口為中心的扇形擁堵。
南京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務工人員。每逢返寧高峰,尤其是春運期間,南京站和南京南站的安檢隊伍十分龐大,安檢進度十分緩慢,嚴重時排隊安檢可長達二十分鐘。
(二)乘客被夾
在早晚高峰及周末節假日出行時,地鐵客流量較大,車廂內人流密度較大,在車廂門即將關閉的警示聲響起時,仍有部分乘客搶行上車,極有可能出現人或攜帶物被車門或屏蔽門夾住的險情。
(三)突發故障
2015年4月3日17時52分左右,往林場方向的3號線列車在浮橋站附近發生故障,導致后續列車在大行宮站清客,客流有所積壓。
2016年7月7日,受臺風尼伯特的外圍影響,南京遭遇暴雨,3號線大明路站至南京南站區間受積水影響,明發廣場站被積水淹沒,該區段暫時停運。
2016年9月3日15時20左右,3號線上行新莊站至雞鳴寺站途中,列車第一節車廂門電機故障產生煙霧。列車緩慢行至雞鳴寺站進行清客,然后開至大明路站,造成隧道內有煙霧并影響沿途各站。
2017年3月1日14時,3號線林場站發生道岔故障,列車限速運行。
(一)高峰限流
高峰時段,車站客流量不斷增大,車站設備達到服務水平極限,容易造成乘客在某一設備處發生擁堵。在客流壓力過大的情況下,除增開列車提高運力外,可采用限流的方式控制路網及車站的客流分布[2]。常通過設置限流欄和調整閘機數量控制乘客進入車站的流量和速度。
1.設置限流欄
在南京南站,安檢機前用欄桿設置了回型鐵馬陣,以延緩高鐵換乘地鐵的乘客進站速度。在南京站等站,自動扶梯口加裝了欄桿,防止乘客從扶梯口下來直沖車門,或下車后擠在扶梯口,避免排隊乘坐扶梯的乘客堵塞扶梯口,同時避免下車乘客與扶梯下行乘客產生交叉。
2.跳站運行
秦淮燈會是南京特色民俗文化活動,每年燈會,大批市民和游人前往觀燈。為避免大量乘客在地鐵站內造成擁堵,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3號線在18:00-21:00實行跳站運行,夫子廟站和武定門站臨時關閉、不停靠。
(二)車門自控
南京地鐵全部安裝具有乘客防夾功能的屏蔽門。當站臺屏蔽門在關閉過程中夾到人或物時,關門阻力大于設定值滑動門立即停止關閉,并釋放門力,幾秒后再重新嘗試關門[3]。列車車門具有緊急解鎖功能,當車輛停止時,操作車體內壁上的緊急解鎖裝置可手動打開車門逃生;當車輛運行時,操作緊急解鎖裝置可迫停列車,解鎖車門逃生[4]。
(三)降級運營
南京地鐵遇到突發情況,采取如下措施:列車故障時,故障列車限速行駛,在就近站臺清客后退出運營,由后續列車帶走積壓客流。設備故障時,采用小交路運行,如有必要實行區間停運,停運區間采用地面公交接駁。
針對于安檢擁堵問題,筆者提議可實行實名制安檢。目前,上海地鐵試行實名制安檢,所有進站乘客均被要求出示身份證件,外國友人出示護照[5]。
結合南京的實際情況,筆者提議以南京市民卡進行實名制安檢。南京目前發行的市民卡,分為A、B、C三種,其中A、B卡可開通公交功能,卡上存有個人信息,便于追蹤查詢。南京市民卡2013年基本實現城鄉居民全覆蓋,截至2016年10月發行量近1000萬張。筆者發現,常住居民及高校學生大多持有南京市民卡,在一些站點試開通實名乘客通道,與匿名乘客通道進行分流安檢。鼓勵大家持市民卡出行,經由分流通道加快進站速度,也從源頭上保證地鐵運營安全。
城市軌道交通是未來城市發展的載運主力軍,保障列車運營安全,貫徹落實安全第一的宗旨,如何讓人民坐得安心、乘得舒心,是當前軌道交通安全工程研究的重點。
[1]仇惠棟.南京地鐵為方便乘客出行3號線調整早高峰發車時間[N].揚子晚報,2016-11-03.
[2]張正,蔣熙,賀英松.城市軌道交通高峰時段車站協同限流安全控制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3,9(10):5-9.
[3]羅敏,周勁松.城市軌道交通站臺屏蔽門系統安全控制設計與驗證研究[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5(3):13-16.
[4]張偉,陸馳宇.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車門控制軟件安全完整性技術應用研究[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3(10):21-24.
[5]王亦菲.滬乘地鐵要出示身份證過安檢門已在部分車站試點[N].新聞晨報,20016-02-05.
F299.23;F
A
1006-0049-(2017)15-02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