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揚
陜西中醫藥大學社會科學部,陜西 咸陽 712000
?
我國學術界對實踐唯物主義的理論研究解讀
張正揚*
陜西中醫藥大學社會科學部,陜西 咸陽 712000
實踐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對自己哲學的一種概括。實踐唯物主義研究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性焦點問題,在學術界討論已久,但目前我國哲學界的不同學者對實踐唯物主義產生了不同的見解,從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質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本文將會對實踐唯物主義的研究現狀進行分析,為探尋實踐唯物主義的本質打下了基礎。
馬克思;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唯物主義
馬克思為了能夠更好的與其他形態的哲學概念相區別,以更好的表達自己的哲學本質特征,從而提出了“實踐唯物主義”。“實踐唯物主義”第一次出現是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之中,并且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神圣家族》中給予了詳細的講解,最后又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以形式和內容相一致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出現了“真理標準大討論”,這樣一來就使實踐唯物主義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通過對實踐唯物主義進行長時間的研究可以發現,在20世紀80年代實踐唯物主義已經開始醞釀、興起,并逐漸高漲與沉寂;當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的時期,實踐唯物主義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展與深化,從而形成了由隱到顯的轉化,具體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萌芽階段。20世紀70年代末實踐唯物主義理論開始被人們所討論,實踐范疇是這次討論的一個主要焦點。70年代末,劉綱紀、李澤厚等學者在對美學進行不斷研究和討論的過程中,發現了實踐在唯物主義理論中所起到的作用,從而開始了以實踐范疇為主體來對唯物主義理論進行研究。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哲學家開始對實踐的“大寫”時期給予了高度的關注,有著“新馬克思主義”之稱的南斯拉夫哲學觀點開始慢慢的傳入我國,為推動實踐唯物主義理論的研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徐崇溫教授也加大了對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介紹,從而引起了國內眾多學者對實踐唯物主義的關注,這就是實踐唯物主義的萌芽階段。隨后,高清海教授、孫伯揆教授對于推動我國實踐唯物主義理論的研究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第二階段: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期,實踐唯物主義在我國已經發展了10年之久,并且越來越多的學者參與到實踐唯物主義理論的研究之中,并開展了廣泛而熱烈的討論。此時有大部分學者開始意識到傳統的書面教材已經無法更好的滿足時代發展需求,但是還缺乏一套與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相對應的實踐唯物主義理論體系。
第三階段:深思階段。在20世紀90年代前后,由于受到當時歷史背景的限制,實踐唯物主義理論遭到了一系列政治性的批判,而且在我國的一些報刊中發表了一些批評實踐唯物主義的內容,此時致使一些學者開始對實踐唯物主義理論進行了重新的研究和認識。在1991年以后,與實踐唯物主義相關的研究開始慢慢的減少,但是對于實踐唯物主義理論的研究仍在繼續,從來沒有終止過,并開始朝著擴展化、系統化、領域化的方向發展。尤其是打破了傳統外在的體系的概念之爭、結構之爭,并開始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文獻給予了精心的研討,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的充實自己的理論基礎,而且還能夠在面對現實問題的時候采取有效的措施給予解決,而且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為實踐唯物主義的研究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四階段:超越階段。進入新世紀以來,大部分的研究學者開始認識到只有對實際問題給予深入的研究和積累,才能夠更好的為哲學體系大廈的構建添磚加瓦,“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內外部條件都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為了適應這種變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自覺實現了從‘體系意識’到‘問題意識’的轉變,同時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明顯進展。”為了更好的滿足時代發展需求,學者們開始從不同的角度來對實踐唯物主義理論進行研究、深化和拓展,開始對哲學的當代性、現實性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對語言問題、哲學問題、經濟哲學、交往實踐哲學、人學哲學、價值哲學、生存哲學等給予了系統的研究,并逐漸向社會發展、社會轉型、文化建設等現實問題進行了研究。
實際上,實踐唯物主義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性、歷史性、主體性和批判性給予了重點關注,從而更好的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為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提供了生機和活力。通過對實踐唯物主義理論進行研究,有助于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形態的建構。同時,實踐唯物主義與現行的哲學體系相比,能更準確地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質,包含更為豐富的哲學內容,使哲學體系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合理,從而能更好的反映當今的時代精神,真正成為當今時代精神的精華。這樣就能更加有效地發揮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社會功能,使之真正成為指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銳利武器。
[1]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馬克思,恩格斯.費爾巴哈[M].人民出版社,1988.
[3]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M].商務印書館,1984.
[4]干成俊.馬克思哲學本體論及其當代意義[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張正揚(1988-),男,陜西淳化人,碩士研究生,陜西中醫藥大學社會科學部,教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
B
A
1006-0049-(2017)15-02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