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
(安徽省銅陵市藝術劇院,安徽 銅陵 244000)
黃梅戲表演的情感創造分析
張 莉
(安徽省銅陵市藝術劇院,安徽 銅陵 244000)
將情感創造元素引入到中國黃梅戲藝術舞臺表演藝術實踐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國黃梅戲藝術的深化發展。本文通過首先分析黃梅戲藝術表演中的主要特色,并具體論述黃梅戲表演的情感創造途徑,旨在幫助人們更加深入的了解黃梅戲表演的情感藝術。
黃梅戲;表演;情感創造
黃梅戲表演的內容主要是來自于民間社會,傳達的是一種大眾情感,能夠讓人們在觀賞的過程中產生情感共鳴。然而,在當前藝術形式多元化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為了讓傳統的藝術形式能夠更加持續穩定的發展下去,便要求黃梅戲的表演人員在舞臺表演過程中巧妙的展現飾演人物的個人情感,充分突出人物性格的獨特性,從而達到與觀眾進行情感交流的目的。
黃梅戲的藝術特色主要是表演者巧妙的利用自己的表演行為來詮釋戲劇中人物的特色,其著重是為了突出黃梅戲的平民性和質樸性[1]。通過比較黃梅戲的表演形式和其他戲曲的形式,黃梅戲的藝術形式更加自由,所以便需要表演者在黃梅戲的表演過程中靈活的將自身的情感和飾演角色的情感結合起來,真正讓黃梅戲的藝術表達形式實現自由化。其中,黃梅戲表演的平民化需要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能夠真正實現觀眾的感受最大化,注重突出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情感,全面展示出飾演角色的真實情況。黃梅戲的質樸性特色主要就是因為黃梅戲的藝術元素都是來源于民間的傳統藝術形式,是廣大人民群眾實際生活的一種真實情況的寫照。
(一)增強藝術實踐中的情感體驗
在黃梅戲藝術形式的舞臺表演過程中,不同的表演者對于相同的表演對象,常常會因為自身在藝術實踐中的情感體驗的差異性而呈現出若干種不同的表演實踐工作形式。其中,在所呈現的表演形態相互融合的背景下,如果黃梅戲的表演者能夠在進行舞臺表演之前便深入了解自己即將飾演的角色,有利于在黃梅戲舞臺表演的實踐過程中更加深入的詮釋飾演角色的情感表現特質。因此,在黃梅戲藝術的舞臺表演過程中,黃梅戲的表演者應該綜合和全面分析自己飾演角色的藝術理論和藝術實踐,深入挖掘作品在表演舞臺中所營造的藝術意境,加大自身對情感要素的投入力度,以便能夠在此基礎上進行更加全面和完整的演繹[2]。同時,黃梅戲的藝術表演者還應該在日常的舞臺表演藝術實踐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認知水平,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作為黃梅戲藝術表演者具備較高的思想品質將對整個舞臺藝術表現效果產生怎樣的影響,并通過提升自己的藝術文化修養水平來增強自己詮釋黃媒體藝術人物形象的能力。
(二)強化表演者的情感創造能力
黃梅戲的情感創造主要是就是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能夠靈活的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融入到飾演的角色中,并能夠淋漓盡致的呈現出現。這種表演的情感創造形式便要求黃媒體表演者應該更加全面深入的詮釋飾演的角色,并以不同的情感融入形式讓更多的觀賞者能夠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真正讓黃梅戲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夠達到情感創造的目的。其中,細微的情感創造方法對于黃梅戲表演藝術的綜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一些表演者在日常生活中雖然能夠靈活的表達自身的情感,卻很難在舞臺的實際表演過程中將細微的情感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從而導致黃梅戲表演逐漸失去了大眾化的意義。因此,這便要求黃梅戲的表演者應該不斷學習,全面掌握表演現場的應變能力和表演的技術技巧,促使黃梅戲演員能夠在日常表演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只有黃梅戲表演者具備較強的專業素養,才能夠更好的對黃梅戲作品表演的情感進行創造。
(三)表演者應該重視情感的交流
不管是哪一種藝術表演形式,如果缺乏觀眾,便會讓藝術表達形式真正失去表演的意義。其中,美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黃梅戲的藝術表達形式,所以在黃梅戲演員進行藝術呈現的過程中能夠真正給觀眾帶來一種美的享受。其中,黃梅戲演員在飾演角色的過程中通過情感融合來傳達情感,而觀眾則通過欣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接收到黃梅戲作品的藝術形式,并根據自身所接收到的信息給予回應,以此產生情緒感染的效果。
因此,在黃梅戲演員與觀眾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中,能夠產生一種非常特殊的情感交流形式,促使觀眾與黃梅戲演員所表達的藝術效果能夠真正的融合起來,以便能夠讓黃梅戲的藝術表達效果能夠真正得到充分的詮釋。只有黃梅戲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深入了解自己飾演的角色,并巧妙的融入自身的情感,與觀眾進行情感溝通與交流,這樣有利于觀眾在欣賞節目的過程中能夠在心靈上得到情感滿足,給予觀眾一種美的享受。這樣在演員與觀眾進行互動的過程中能夠產生一種良好的情感交流模式,并在充分尊重觀眾的基礎上表達出大眾化的情感。
總而言之,在現代藝術發展形勢越來越多元化的背景下,為了讓黃梅戲藝術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便需要黃梅戲表演者在舞臺表演過程中巧妙的融入自身的思想情感,促使自身的情感能夠與飾演的角色真正融合起來,有利于達到情感深入創造的目的。同時,在黃梅戲快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表演者應該淋漓盡致的展現黃梅戲的藝術形式,從而促使黃梅戲能夠真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喜歡的一種藝術表達形式。
[1] 關陽.淺談黃梅戲的未來表演趨勢[J].大眾文藝,2014,19:20.
[2] 唐建峰.淺談黃梅戲表演形式的改變[J].大眾文藝,2014,0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