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強
(大連市旅順口區職業教育中心,遼寧 大連 116000)
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有效教學的探討
劉寶強
(大連市旅順口區職業教育中心,遼寧 大連 116000)
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它關系著學生的專業成長。因此,對音樂教師的要求是不僅要擅長音樂學科的教學,還要特別注重結合培養目標的要求,把音樂教學的重點放在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上,在此基礎上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專業知識和技能。讓學生在發展自己專業能力的同時,找到音樂學習的快樂。
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培養目標
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以培養幼兒教師為主要辦學目標。學生畢業后,大多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因此,音樂課是學生在校學習的主要專業課程之一。作為學前專業的學生,為了能夠勝任幼兒教師工作,不僅要“學唱”、“ 會唱”,同時,更要通過學校的音樂教育,做到 “會教”、“善教”。但中職學校目前音樂教學的實際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音樂是全世界的通用語言,它以旋律、節奏、和聲的形式,詮釋著美好的情感。貝多芬有一句關于音樂作用的名言:“音樂應當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開設音樂課程,就是要在未來的幼兒教師心靈之中,植入這種美好情感的火花。但目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卻存在以下問題,嚴重影響了音樂教學的效果。
(一)音樂教學專業性太強
音樂教學是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長期被視為單純的音樂教學,采用的教材一般是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職專用音樂教材。教學內容包括樂理、視唱練耳、聲樂等內容。專業性強,而且針對幼兒園的內容不多,只有每單元的最后一部分才有一首兒童歌曲。教材不僅難度大,而且沒有突顯出幼兒教育的特色,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困難。特別是考試方式,也基本上延續高校音樂教學的考試方式,造成很多學生在音樂的學習上找不到學習的快樂,原本會唱的通俗歌曲,現在也找不到感覺了,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產生自卑心理,生怕音樂考試,把自己“掛”在臺上。
(二)過分強調音樂技能技巧的訓練,脫離培養目標的要求
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勝任幼兒教育工作的幼兒園教師,不是歌唱家和演奏家。但在教學實踐中,許多音樂教師過分強調音樂技能技巧的訓練,每節課把大量的時間用于發聲技能技巧的訓練上。這種教育方式,適合于以升學、參賽為目的的教學,脫離了中職學校培養目標的要求。事實上,很多學生雖然聲樂的技能技巧提上去了,但是真正到幼兒園實習或者工作,并不一定能夠把幼兒園孩子的音樂活動開展得好。因此,中職的音樂教學,要對培養目標進行準確定位,把所學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為學生就業服務。
(三)教學脫離學生實際情況和專業特點,忽視學生音樂教學活動能力的培養
音樂教師大多是音樂專業畢業,不太了解幼兒園的工作性質。在教學過程中,完全走音樂專業的正規訓練方式,發音技巧、樂理知識等,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美聲訓練。一方面忽視了中職學生的基礎。很多學生入校時,基本上沒有任何音樂基礎,甚至經過一段時間的聲樂訓練,還嚴重“跑調”,另一方面,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反應。復雜枯燥的樂理知識,高標準的發聲訓練,對于原本就缺乏學習興趣的學生來說,會讓學生感覺到力不從心,產生嚴重的厭學心理。對于青少年學生來說,唱唱歌本來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結果卻成了一種煎熬。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要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識譜能力、兒歌的彈唱能力、音樂的欣賞能力上來,還課堂的主動性給學生,讓學生享受快樂課堂。
針對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音樂教師要結合培養目標,積極探尋提高有效教學的對策,讓音樂走進心田,享受音樂的熏陶,提高音樂欣賞能力,為未來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編制校本教材,體現專業教學個性化
厚厚的一本國家規劃音樂教材,高深、復雜的理論,足以培養出來出色的音樂人才。但就中職學前教育而言,學生的接受能力確實難以達到教材的目標要求。學校不能沒有國家教材,但不能完全凌駕于學生的能力和培養目標之上構建教學內容。音樂教師要在全面掌控學科知識和技能體系的情況下,編制出一套適應中職學生發展的校本教材,充分體現中職音樂教學的個性化,為學生的專業發展,量身打造適合的教材。
編制音樂校本教材,要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依據,同時進行深入調研,把幼兒園音樂教學的需求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內容相結合。把學習與職場聯系起來,既體現專業特色,適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同時,學生的學習也不再是空中樓閣,注重實用性,接地氣,使學生有成就感,樹立起音樂學習的自信心。
(二)因材施教,實行切實有效的分層教學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專業選擇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這一點與高校的音樂專業學生有著本質性的差別。高校音樂專業學生首先是出于愛好,有極強的專業目標,有深厚的音樂功底,同時通過單獨的專業考試,才得以成為音樂專業學生。而中職學前教育學生,首先她們是中考的失利者。選擇就讀中職學校,多數不是個人意愿,而是來自家長的安排。因此無論是從興趣還是從音樂基礎上看,都要切合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音樂課教學。
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要因材施教,實行切實有效的分層教學,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收獲。承認學生的差異,給有差異的學生提供她伸手夠不到,但是跳起來能抓得到的目標。中職學生有升學和就業兩種發展方向,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前提下,立足中職學校培養目標,找到每一個學生的 “最近發展區”,有的放矢地開展有教學。對于音樂素質好,有升學愿望的學生,在達到培養目標要求的前提下,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技能、技巧的訓練;對于以就業為目標的學生,結合幼兒園音樂課的實際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識譜能力、兒歌的彈唱能力、活動的組織能力。分層教學不是簡單地把學生分出等級,要讓學生明白分層教學的真正目的,是利用有效課堂時間,充分發展自己的專業素養。
(三)情境性教學,引導學生走進音樂世界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一定的情境,用生動的場景,使學生產生共鳴,引導學生走進音樂世界,享受學習的過程。比如教師在講述舒伯特的《搖籃曲》時,音樂背景要配合多媒體影像視頻,媽媽深情地、滿臉幸福地俯看搖籃里的寶寶,學生們很快就會進入歌曲所賦予的情感狀態;在學唱幼兒歌曲《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時,學生們如果坐著,只動口,是不會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教師要鼓勵學生們站起來、跟著節奏拍著手舞起來、唱起來。相信這樣生動的課堂教學,不僅會讓學生學習到音樂知識與技能,提高音樂素養,還會對她們未來的幼兒園音樂教學有深遠的影響。
(四)小組合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
學前教育專業班型一般都比較大。教師授課,除了結合學生實際的分層教學之外,還要充分利用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安排專業素質好、有責任心的學生擔任小組長,把課堂教學延伸到學生的課余時間。引導學生利用網絡等媒體,查找資料,結合專業特點,自行編排音樂題材的作品,如編排音樂情景劇、幼兒歌曲連唱等,從節目的選題、化妝、服裝到道具的配備,完全由學生自己解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發現式、參與式學習。
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課堂上,教師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展示他們的作品。教師的點評要立足鼓勵學生,欣賞學生的專業成長與進步。鼓勵學生把作品在學校組織的合唱比賽、技術節活動、新年聯歡會等活動中展演出來。同時,鼓勵學生把他們的作品帶到社區、幼兒園、福利院等地方,用自己的專業能力,鍛煉自己的同時,服務社會。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音樂能力、合作意識,也提高了學生的交往能力,彰顯了學生的個性。
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對學生的發展與專業成長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是學生勝任幼兒園工作的重要保證。幼兒的世界里,離不開音樂的滋養與啟迪,幼兒教師的素養構成中,音樂更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中職學校音樂教師的教學工作,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幼兒教師工作的特點,轉變自己的思想和教學理念,采取各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創造性地進行音樂學習,以適應學生的專業發展,為學生成為優秀的幼兒教師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
[1]謝莉莉.音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7).
[2]馮恩洪.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3]陳燕燕.如何在中職音樂教育中實施情感教育[J].考試周刊,2011(09).
[4]鈕菲菲.中職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革措施[J].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9).
[5]宋冬菊.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合作學習模式研究[J].黃河之聲,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