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君
(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國人也越加重視藝術的學習。從20世紀初我國鋼琴教育的萌芽狀態到今天中國有自己的鋼琴音樂文化、鋼琴家以及大街小巷遍及音樂培訓機構的繁榮發展現象。無一不體現出中國當代鋼琴教育發展狀態之好。但鋼琴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慢慢出現了一些不良現象,特別是在鋼琴啟蒙教育方面。由于老師引導方法不對、大眾對啟蒙鋼琴教育不夠重視等原因,導致了社會上的鋼琴啟蒙教育出現了一些通病。本文結合鋼琴啟蒙教育的實踐經歷,對鋼琴啟蒙的現狀作出分析和思考,并總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
手指能力對鋼琴的演奏有很大的意義,著名鋼琴演奏家霍夫曼曾經就說過“演奏必須取得操縱鋼琴的主權,這個操縱權就是技巧。”可見,手指能力有多重要。要想撐的住曲子的技巧,掌控自己的雙手去標準地彈出連續八度、大和弦等較難的技巧,平時的手指能力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但在現在的鋼琴啟蒙教育中,大多培訓機構出現了老師不重視手指訓練的現象,他們大多為了考級、比賽等功利性的行為,迫切地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識譜的能力,多彈作品,快速且順利地讓學生完成考級或者比賽的任務。
在這樣“快成品”教學下,老師便更容易忽視手指訓練這種需要時間錘煉出來的能力的培養,也就導致了現在國內很多學生他們在學琴的過程中常常忽略手指練習。表面上他們都在練著《哈農》、《車爾尼》等手指練習教材,可是潛意識并沒有在練習中去思考每條練習需要怎么樣的觸鍵才更適合,耳朵也沒有主動去感受彈奏音色的正確性和選擇性。甚至很多已學琴多年,彈奏的作品難度已經很大的學生,其手指能力卻與作品難度不成正比。無疑這些學生越走到高層次的學習,他們的手指能力就會容易拖累其整體演奏水平。所以在鋼琴啟蒙教育中,我們應該要正視手指訓練的重要性。
琴譜是表達音樂語言及精神內涵的符號。作為一名鋼琴演奏者要想正確表達出曲目的音樂,把曲子處理的更為精細。理解和把握曲子的精神內涵,充分的表達其音樂性這一環節是極重要的。
但是現在很多鋼琴啟蒙教育的老師卻經常不重視音樂表達這一環節上對學生的指導。他們更多的是關注怎么讓學生更快更多的完成曲目量,早日考級成功等。更有甚者,很多老師自身的演奏也是十分枯燥,缺乏音樂生動性。種種原因便導致了現在很多學琴的學生很難有心去表達作品的音樂性和其精神含義。因為他們無從下手,不知如何去分析作品發展、如何去感受音樂細節、如何去表達出曲子的音樂和意境。所以在鋼琴啟蒙教育時期,老師應該重視對學生樂感的培養,引導他們去感受音樂,表達音樂本質。
對于手指的訓練,老師在教學啟蒙學琴階段的學生時最好不要只是呆板的按照老套的程序引導學生訓練手指。而是要想著如何能更有效率地提高學生的手指能力,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構造、手指條件都大有不同。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先了解清楚學生的手指能力,再因材施教,有所重點的去對每個學生進行“私人定制”的手指訓練計劃,給優缺點不一樣的學生都安排重點不同的練習次數、教材等。我想這樣去引導學生進行手指訓練,會讓學生們的學習事半功倍。
在具體的手指訓練過程中,最好還要在學生啟蒙學琴階段就引導他們意識到手指觸鍵的細節對音色影響的重要性,讓他們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聽辨能力,能夠清楚的知道面對不同的譜面技巧,手指要如何觸鍵才可以讓音色更好聽豐滿。這種對自身手指觸鍵力度的控制能力和動作的調動能力,將會更好的鍛煉他們的手指能力,同時對他們的音樂處理分析能力也大有幫助。
對于曲子而言,音樂就是曲子的靈魂,如果一首曲子被演奏的毫無音樂性,那便如一個人失去了靈魂和生氣,毫無吸引力。所以,要想演奏好一首曲子,就必須要充分的去理解曲目的音樂內容、背景含義和核心精神。作曲家創作曲子的時候,肯定是有他的人生故事或者經歷等背景內容會推動他創作這樣一首曲子,同時他在創作的時候肯定也是想通過音樂的走向、樂句的表達和樂段的結構發展等因素,來達到通過這首曲子給予人們和世界一種精神力量的目的。可見,學生彈琴能理解曲子、善于表達音樂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而這種能力的培養,最佳時間就是從學琴的啟蒙階段就開始培養。從一開始就要教育學生們理解音樂,尊重音樂,讓他們學會感受音樂、表達音樂的重要性。這應該也是學鋼琴最核心最本質的意義,而不是純粹達到多高超的技巧。同時老師也不要忽視給學生傳授通過分析譜子的結構、樂段走向等要素去獲取音樂表達內容,感受音樂精神的能力。就算是鋼琴啟蒙學習階段,曲子可能會比較簡短,但從最簡單的曲子就開始培養學生這種分析曲目、注重樂感的能力。這對學生在往后的學琴路上會無形減少很多阻力,他們越往高處走時就會更加輕松的抓到曲子的核心,表達出如水流般自然流暢的音樂感情。而不會出現演奏技藝不統一,音樂內容空洞,音樂結構混亂等現象。因此,在鋼琴啟蒙教育的時期,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內涵的表達能力是非常重要且有意義的事情。
[1]柴永柏.但昭儀鋼琴教育文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11,10.
[2]周為民.中國鋼琴教育的歷史與發展[J].中國音樂,2010,02:1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