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蘭芳 張敘洪
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4
運動技能的遷移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曾蘭芳*張敘洪*
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4
運動技能的遷移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愈加廣泛,其以自身持久的效果和獨特的特點獲得廣大師生的青睞,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隨著健美操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健美操教學活動中,教師注重傳統教學方法效率的同時,應該對其跨學科研究加以強化,合理運用運動技能的遷移,以此提高教學質量,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就對運動技能的遷移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探討。
運動技能;遷移;健美操教學;應用
健美操技能的學習具有較強的連續性,新技能學習的遷移就是對已有技能的掌握,這也是對已掌握技能的發展與延伸,可以說,健美操新技能的學習效果直接取決于已有技能的應用與掌握程度[1]。因此教師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需要有效銜接新舊知識,引導學生準確認識健美操內在練習規律,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術,實現運動技能遷移的目的,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遷移主要是指已獲得的技能、技術、知識或者態度、方法對學習新技術與新知識的影響,即原有動作對新學習動作的影響。運動技能的遷移則指的是在體育運動與體育教學中的相互轉移,是已經掌握的運動技能對新運動技能形成的影響。通常運動技能遷移可分為三種類型:①零遷移:其主要指的是對即將形成或剛形成的運動技能不會產生破壞干擾,也沒有鞏固促進的作用,技能之間的遷移基本為零。②消極性遷移:此類遷移也稱之為負遷移,指對原有或剛形成的運動技能具有消極破壞的作用,并對新技能的形成具有干擾作用,帶來了較大的難度。③積極性遷移:其是剛形成的運動技能夠鞏固、加強和支撐原有的運動技能,更加容易掌握所形成的新運動技能[2]。一般而言,運動技能的遷移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如會騎自行車的人在學習騎摩托車時相對容易,這是因為兩項技能之間具有積極性遷移的關系;而會騎自行車的人在學習騎三輪車時較為困難,這是因為兩項技能之間具有消極性遷移的關系,原有自行車技能會干擾到學習騎三輪車;會騎自行車的人在學習駕駛汽車時,由于原有技能和新技能之間既沒有干擾作用,也沒有促進作用,因此兩項技能之間具有零遷移的關系。值得注意的是,遷移現象可以發生在同一項目之間,也會發生在不同項目之間,即橫向遷移和縱向遷移。
(一)注意事項
在健美操教學中應用運動技能的遷移時,應注意如下幾點:
1.加強身體素質練習。掌握與提高技術的前提和基礎就是良好的身體素質,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相對較好,例如學生在上肢力量、柔韌性、腰腹力量等方面有所欠缺,則難以高效完成等級操中的兩點支撐技術。
2.加強學生基本功練習。健美操教學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綜合性,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術后方可進行運動技能的遷移,加大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運動技能遷移的關鍵就是基本技術的掌握,如果直接進行難度系數大的練習,忽視基本技術階段的訓練,這樣極易出現運動技能的負遷移,如講解完大眾等級操的知識后,能夠輕易掌握難度較大的技術動作,保證基礎動作的準確性,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3.正確使用理論基礎知識。在健美操動作技術的練習過程中,適當遷移學生已掌握的體育理論基礎知識,可以使學生快速準確理解動作技術,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從而有效實現健美操技能的遷移。
4.科學運用比較方法。通常學生對新技術進行學習時,往往會借助已有的認知經驗來理解,以便實現新舊知識的完美融合;當新知識與原有的習慣性思維相悖時,學生在學習中會產生較大的心理落差,這就需要教師及時輸入新舊技能之間的差別和共同要素或新技能的關鍵點,繼而促進學生分析概括能力的提高[3]。以grape or two-touch為例,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第二拍中two-touch雙腳呈并立狀態,而grape or two-touch則呈交叉狀態,使學生快速掌握技術動作。
(二)具體應用
首先,示范和講解中的應用。健美操教學作為一種直觀教學,學生最易接受的方式就是教師示范,因此教師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需要做好動作示范,通過規范的動作示范來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使其能夠積極參與到新技術動作的學習中。同時講解屬于一種藝術行為,學生可以在教師的語言講解下記憶和掌握動作技能,并且富有趣味性的講述能活躍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學習知識。
其次,專業素質的遷移。健美操具有嚴格的考核標準及考核要求,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專項素質和身體素質,因此教師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專項素質的練習,準確講解動作技能,如彈跳、發力度、柔韌性、腰腹力量、腿部力量和上肢力量等,讓學生有針對性進行練習,提高自身的動作技術水平,促進專項素質的遷移。
最后,技術動作之間因素的遷移。對于健美操技術動作間的共同因素來說,其屬于一種積極性的遷移,對相同內容的因素加以學習,能夠產生正遷移的效應[4]。在健美操教學活動中,部分動作的技術要求基本相同,動作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教師在教學中對其加以關注,有效實現前后動作的連貫性,遵循由易到難的順序,可以達到健美操運用技能正遷移的目的。
健美操教學作為體育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教學中應用運動技能的遷移時,必須要正確使用理論基礎知識,科學運用比較方法,加強學生基本功練習和身體素質練習。這樣可以縮短學習的時間,使學生快速掌握健美操的動作技能,鞏固理論知識,實現學生對健美操情感和技能的課堂遷移,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達到理想的健美操教學效果,進一步推動體育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1]彭雨,胡意志.運動技能遷移在競技健美操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12:18+24.
[2]唐榮紅.體育技能遷移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09:59-60.
[3]南亞琴,張楊.運動技能的遷移在體育舞蹈教學中的應用[J].搏擊(體育論壇),2013,08:64-66.
[4]張曉會.運動技能的遷移在體育舞蹈教學中的運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8:180-182.
曾蘭芳(1972-),女,廣西平樂人,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研室,講師;張敘洪(1972-),男,廣西浦北人,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研室,副教授。
G
A
1006-0049-(2017)06-01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