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音
(長春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吉林 長春 130000)
音樂是人們生活中美好的展現,音樂如同朋友陪伴在人們的身邊。節奏以多種形態存在于生活中,比如人們的走路、歌唱都體現出了節奏感。所謂節奏,是在多維世界里所呈現出的不規則或者規則的階段性變化。幼兒音樂是音樂的構成要素,更要給予充分地關注。從音樂的角度出發,節奏是音樂的主干,更是展現音樂魅力的載體。幼兒階段對于音樂的理解通常是對節奏形成認知,借助對節奏的把控以及運用,來深化幼兒對于音樂的喜愛程度。曾經有位音樂教育心理學家針對音樂節奏認知做了探究,認為其與音樂的情感體現有著重要的關聯。深化節奏對于幼兒音樂的效用,對幼兒進行音樂的正確引導,對于幼兒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對于幼兒來說,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由于幼兒處于認知的基礎階段,因此對于他們的培養從實用性的層面出發是不科學的,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讓幼兒對事物充滿興趣,引起他們的注意力。節奏對于幼兒音樂教育來說就是能夠激發他們音樂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樂意投入到音樂學習中,獲得學習的效果。節奏訓練借助歌唱、樂器演奏等方式讓幼兒能夠感受韻律,節奏的變幻可以讓幼兒處于興奮的狀態,集中音樂學習的注意力,提升他們對于音樂的喜愛,強化了音樂聆聽能力,為音樂素養的培養奠定基礎。
幼兒音樂教育具備一定的特殊性,節奏猶如一股力量,有助于開發幼兒的音樂潛能。幼兒音樂教育開展的過程中,節奏的參與讓幼兒能夠感受到音樂的獨特以及魅力,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揮能動性,加深對于音樂節奏的認知以及理解。音樂創作中的節奏能夠讓幼兒對音樂充滿著想象力,感受著音樂中的創新元素,對于幼兒的音樂潛力開發是一種有力的推動,讓幼兒在認知以及參與中,得到自我認可以及他人認可,調動幼兒的情感發育,讓幼兒的音樂潛能更加強化,給幼兒的身心發展帶來益處。
幼兒時期的音樂啟蒙教育應該注重科學性以及高效性,尤其是針對小班的幼兒音樂啟蒙教育更應該提升謹慎性。3歲到4歲的幼兒通常是由嬰兒階段過渡到幼兒階段的開始,直覺行為方式是主要的思維方式,這一階段的幼兒的觀察力以及集中力都不強,因此,對于這一部分幼兒的音樂節奏感訓練可以從簡單的模仿活動開始,在模仿活動中穿插進入簡單而明快的音樂節奏。比如教師可以借助奧爾夫音樂教學系統進行輔助化教學,將節奏朗讀教學法融入到具體教學實踐中,幫助幼兒可以跟著老師進行不同歌詞節奏的學習,感知音樂的節奏感,讓幼兒能夠逐漸進入音樂的世界。
4歲到5歲的幼兒屬于承上啟下的年齡階段,對于音樂節奏的學習能力相對提升,這一階段的幼兒呈現出思維活躍甚至夸張的特點,音樂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這一特點,進行培養活動的優化。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夸張的游戲項目,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讓幼兒參與到有創造力的活動中,將體態律動教學方式融入到音樂節奏啟蒙教育中,比如音樂教師可以問“小鳥出來啦、汽車開動啦”等兒童歌曲,讓幼兒在編歌詞的過程中提升參與性,融入進體態動作,將節奏豐富化展現,可以讓幼兒提升自我的節奏感知能力。
6歲到7歲的幼兒屬于學前教育的準備階段,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儲備,可以主動觀察以及認知周圍的事物,對于這一階段的幼兒,教師可以采取創作教學模式來對幼兒進行音樂節奏啟蒙教育,這樣能夠讓幼兒在創作中感知節奏,能夠讓幼兒提升對于音樂節奏學習的興趣,自我感受其中的樂趣,對自我有一個明確地肯定,借助豐富的游戲,強化幼兒對于音樂節奏的掌控能力,有助于更快的形成完善的音樂審美能力以及自我創造能力,提升音樂節奏的分辨能力、記憶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幼兒音樂啟蒙是一項重要的活動,不僅對于幼兒的音樂發展有著基礎性效用,更有助于幼兒未來的健康成長。節奏是幼兒音樂啟蒙的關鍵,更是幼兒音樂學習的指揮棒。針對不同階段的幼兒采取不一定的教育方式對于幼兒音樂節奏啟蒙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讓節奏與音樂結合,促進幼兒音樂素養以及個人發展的良好成效。
[1]蔣榮慧,劉艷艷.淺談節奏在幼兒音樂啟蒙教育中的重要性[J].中國幼兒教育周刊,2017(12).
[2]董明珠,李建蘭.淺談兒童音樂才能的啟蒙培養:音樂世家巴赫家族音樂啟蒙教育之點滴啟示[J].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