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瑜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河南 鄭州 451200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學改革探析
張 瑜*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河南 鄭州 451200
隨著新世紀互聯網的發展,地球成為了地球村,整個世界的發展趨勢在向文化多元化的方向邁進,不管是什么樣的文化都有屬于它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文化觀念是亙古不變的,不會隨著人的意志而轉變,多元的文化也給高校思政教學的改革帶來了一場機遇和挑戰,本文主要探析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學改革,針對一些問題提出自己個人的看法以及應對對策。
文化多元化背景;高校;思政教學;改革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社會也不斷朝著文化多元化方向發展,西方的文化、生活方式、思想觀念也不斷的進入我國,還有我國教育的改革以及發展,這種多元化的社會格局給教導學生思想的高校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思政教學改革,到底怎么做才可以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改革的路上準確的找出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高校思政教學改革的正確之路,是目前重點要探析的課題。
(一)文化的多元化加大了高校思政教學發展空間
以前的清朝就是因為閉關鎖國導致了清朝的滅亡,如今的和平世界是由于文化的不斷交流,多元的文化在不斷相互融合,文化多元化不僅加強了各國文化的交流,也加強不同人種文化之間的傳播,如此多元的世界文化,使得高校的思政教學更加的豐富,不同國家以及不同人種的文化在同一環境下拓展看高校思政教學空間,加上教學的改革,可以讓學生學習不同的國家文化,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使得高校的思政教學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在這樣廣闊的發展空間下,可以加強高校學生對于社會的理解和認知度,拓寬學生的視野。
(二)文化的多元化使高校思政教學跟上時代的最前沿
文化多元化得益于傳統文化隔離的消退,不僅可以讓各國學習對方的優秀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我國高校思政教學的內容,文化多元化的快速發展也讓高校思政教學工作者可以在第一時間學習各個國家、各個人種的最前沿的文化,學習到很多其他國家的先進的教學方法,促進了高校思政教學模式和思想上的改革,而且教學工作者學習到知識會在教學中傳達給高校的學生,學生的文化面會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腳步。
無論是什么事物的發展或者興起都是一把雙刃劍,文化多元化給高校思政教學帶來好處的同時,也會讓高校思政教學帶來挑戰,這正是這場文化多元化教學改革下要面對的問題。
(一)大眾文化對主流信仰的影響
在文化朝向多元化發展之前,大眾文化是社會的主流方式,它更加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對于大眾來說通俗易懂、簡單粗暴的方式在社會中廣泛興起,在滿足于人們的精神需求的同時,顛覆著主流文化,它不屑于高雅文化、傳統文化,簡單而粗暴的方式致使人們更加接近于原始的生活方式,一路的否定著多年來馬克思思想政治所提倡的主流信仰,雖然大眾文化通俗易懂,但是它卻在無形中否定了我們人類在精神文明下所學習的正確而先進的思想政治知識,將人類的思想文化趨向原始文化,讓文明和文化出現了倒退。
(二)商業性文化對社會價值的影響
在文化多元化的社會中,多元的文化有著多元的社會價值核心觀,其中的商業性文化的出現是伴隨著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起來的,隨著經濟的發展推動著國力的壯大,在豐富我國物質條件的基礎上,也在無形之中帶來了一些創新的文化和理念,這些理念也在無形之中伴隨著國民的經濟條件的增長被其接受,但是這種商業性趨向于利益的理念也在不斷的否定著人們原本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健康的思想情操。具體體現在國家干部之中貪污腐敗現象的不斷增多、玩樂主義、炫富、極端恐怖分子的恐怖襲擊等,部分人拋棄了社會主義的人生觀、價值觀,為了金錢的利益而犯罪,都是商業文化泛濫所帶來的影響。
(三)外來文化對傳統文化的影響
文化的多元化在得益于優秀的外來文化進入我國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固有的傳統文化,比如說外國的情人節在我國的風靡,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傳統的七夕節,還有外來文化中的消費觀念,中國傳統的消費觀念就是勤儉節約,本是一種美德,但是外來的消費觀念提倡提前消費,這種行為為逐漸影響他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對于自身帶來不利的影響。
(一)明確高校思政教學內容
雖然說如今的社會是文化多元化社會,高校思政教學改革還是要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順應這種發展趨勢,在高校思政教學內容中下功夫,在突出我我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加入優秀正確的外來文化,在教學中突出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勇于指出傳統文化的缺點,接受吸收外來的優秀文化,將其轉變為符合我國國情的外來文化。
(二)豐富高校思政教學方式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地球成為了地球村,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也讓高校思政教學方式更加的豐富多彩,如此信息發達的社會條件,高校應該利用起來,利用網絡教學,讓高校學生的知識面走在時代的最前沿,利用發達的網絡讓思政教學工作者獲得各國各地的最新文化,讓他們講這些文化知識傳達給學生們,利用網絡讓學生們學習思政教育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對思政教學方式的改革也會更加容易。
(三)明確傳統文化的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是先人給中國人留下來的寶貴財產,也是前人在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具有很深的意義,所以在高校思政教學過程中要明確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我國的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與我們黨提倡的共同構建和諧社會不謀而合的,明確我國傳統文化要求我們以人為本,突出其中的愛國精神,其目標是培養我們的社會道德、責任感、良好的情操還有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不斷要求我們進步。
[1]伍潔,朱君.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理念創新研究[J].當代教育理念與實踐,2014,14(06):114-116.
[2]李芳芳.多元文化背景下優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社會縱橫,2009,16(24):121-123.
[3]周海波.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14(08):226-229.
張瑜(1988-),女,漢族,河南商丘人,學士,鄭州成功財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G
A
1006-0049-(2017)06-02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