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亮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藝術學院,貴州 畢節 551700)
應用型高校交響管樂團初期建立的幾點思考*
——以貴州青年交響管樂團為例
趙 亮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藝術學院,貴州 畢節 551700)
應用型高校中的交響管樂團的訓練與發展,首先來說在藝術類高校中組建樂團并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在應用型綜合類大學中組建并讓它在日常的訓練和今后的發展中得以成長壯大,這絕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在中國還是有比較不錯的應用型高校在默默地進行這一件事。那么我們就舉例來說明所要闡述的觀點。在貴州省祖國的大西南,貴州省畢節市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藝術學院近期成立了交響管樂團,并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受到了省內外專家、同行的關注,并在完全零基礎的情況下,用科學的方式方法訓練管理這個樂團,在2016年成功舉辦了新年音樂會,從此正式命名為貴州青年交響管樂團。
應用型高校;交響管樂團;貴州青年交響管樂團
貴州青年交響管樂團是經貴州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批準成立,由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藝術學院師生組成的高雅藝術表演團隊。樂團源于2014年6月組建的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交響管樂團,一年多來,在西南大學音樂學院、貴州省音樂家協會、貴州省管樂協會相關專家的大力支持與指導下,樂團演奏水平迅速提高,目前已排練積淀了近30首中外經典曲目。2015年11月,樂團在貴州省教育廳主辦的全省高校器樂合奏大賽中,榮獲專業組演奏二等獎(排名第一)的優異成績,受到了專家的贊賞與業內好評。樂團現有團員68人,設施齊備、編制合理、聲部協調、藝術表現細膩。樂團通過排演中西方經典音樂作品,致力于弘揚高雅藝術、傳承中西方優秀音樂文化,提升大學文化品位,服務畢節試驗區。
當今管樂團大體分為二類:一種是行進管樂,另一種是交響管樂團,所謂行進管樂就是將管樂演奏與隊列表演融為一體的演出形式,對觀眾的聽覺和視覺非常具有沖擊力,這種形式最早出現于上世紀60年代管樂隊和軍樂隊的演出中,后逐漸演化成一種特有的表演形式,隨著時間的推移,亞洲的行進管樂也在飛迅發展,其中日本行進管樂的整體水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現在在日本的行進管樂中逐漸趨于年輕化。行進管樂有以下幾個特點:要有觀賞性、整齊性、動聽性。中國的行進管樂也正在蓬勃發展,從上世界80年代后期,中國的行進管樂也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行進管樂正走向春天。近幾年來我國大力支持學校組建管樂團,從小學、初中甚至是高中。一方面為我國學生普及音樂文化知識,另一方面為我國中小學給予高校的管樂文化也是一劑強心劑,但對于應用型藝術類高校中組建交響管樂團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組建的過程中有許多困難。
交響管樂團相對于行進管樂要相對復雜,雖然它沒有行進管樂那么有觀賞性,打他的編制相對較固定,規模龐大,可以演奏較大型的交響曲,有時可以與交響樂團平分秋色,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對于一個應用型藝術類高校,想要組建一支交響管樂團,首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著手:第一,是學生管理,第二樂器、服裝管理,第三,樂團樂譜建設,第四,樂團日常排練管理。
學生管理,對于應用型藝術類高校組建的交響管樂團來說,要讓其發展下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于新生來說其本上都是零基礎,老師們花很大的時間與精力把他們培養成可以在樂團演奏的時候,基本上的一年左右,等到學生們在大四的時候,就要離開樂團,離開學校,所以有人開玩笑地說應用型大學的交響樂團,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樂團,再從學生的自身來看,這些學生進入大學后完全喜歡進入管樂團的不會很多。同時完全適合樂團的孩子也不是很多,這樣就會造成樂團人數不固定,這樣也會讓樂團在今后的發展中存在隱患。對于學生的篩選只能通過:1、生理條件2、悟性3、自己的興趣等這幾點來進行簡單且不全面的判斷。這樣下來就會給樂團的成長會帶來不小的影響,從而導致這樣的樂團很難長大。
篩選成員第一步要動員大一到大三的學生,發動他們參加學校的交響管樂團,第二步再從眾多的報名者中選定適合的學生,要從形象、先天條件及樂感等諸多因素出發,進行篩選、進行聲部分配。首先拿訓練來說,進入學校組建的管樂團中,學生們基本都是零基礎,偶爾能碰到有些基礎的那也算是鳳毛麟角,因為對于應用型普通高校來說,學生的專業大多數基本上都是臨時抱佛腳的,在家鄉那邊上一個高考藝術集訓班,用一年或者半年不到的時間來參加藝術高考,因為學生家里還是普遍認為學藝術比學文化課簡單,分數要求低許多,這樣一來自己的孩子能上一個大學,甚至是一個性價比不錯的大學。但對于學校老師來說這可不是什么好事。對學生進行篩選后,就要安排日常訓練和學習。對于零基礎的學生,首先要把他們集合在一起,分成三類:木管類,銅管類,打擊樂類進行,大班授課所講的內容是有關于氣息、口型、每一類樂器的指法等基礎的普及知識。對于木管類主要包括:長笛、單簧管、薩克斯、大管和雙簧管這幾類木管類樂器,因為大管和雙簧管相對來說造價較高,比較難上手,同時大部分學生都是零基礎,肯定在短時間內訓練不出來,在樂團成立初期建議先不要考慮。對于木管類樂器來說,氣息就是大同小異的,都是逆腹式呼吸,用的是丹田之氣,其次就是口型、長笛與單簧管、薩克斯的區別最大,長笛的口型,吹空對里雙唇中心,嘴角稍向兩側拉開固定氣孔呈菱形,聚集氣流入笛內,使吹氣盡可能的不外流,感覺就是氣息平行吹過笛口處似得。單簧管口型,張口做成橢圓形,發“O”的感覺,上唇繃緊擋住上牙,下唇放松,半包住下牙,含笛頭三分之一即可。薩克斯口型與單黃管相似,不同之處在于笛頭要扁一些,嘴角要向兩邊拉抻,口型放松,發“哎”的感覺,好像在“嘆氣”一樣。
銅管類包括:小號、長號、大號、次中音號,上低音號等,氣息基本都是一樣逆腹式呼吸,用丹田之氣。銅管樂器的口型差別不太多,吹奏銅管樂器時,兩嘴角平均用力內閉,切同時往兩邊拉長,當兩嘴角平均用力后,兩嘴角位于門牙向兩側數去的第四或第五課牙齒位置,收縮兩唇微開且風孔扁長,位于前兩顆門牙正中位置,嘴唇收縮可固定口型,無論吹奏高低音,其嘴的形狀是一樣的,只是丹田里的氣息多少而決定的。號嘴、管嘴在嘴上位置不移動。
打擊樂類,對于學生來說,這個比較易上手,但打好不易,先要挑選幾個樂感好的學生,教他們基本練習,學會認譜,由淺入深一點一點的學習,從基本拍子打,四二拍、四三拍、八六拍等,熟了以后提速,再學習符點與切分等節奏型,課下一定要多多練習,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我們以貴州青年交響管樂團初建為例。銅管組:小號6人,圓號6人,長號6人,大號2人,中音號4人。木管組:長笛8人,單簧管8人,薩克斯6人。打擊樂組:6人。起初總人數控制在50人左右,雙簧管、大管由于樂器偏貴,所以期初組建團暫不考慮。
樂器、服裝管理,對于樂團初建,學校最好能給與很大的支持,包括樂器方面,如果學校出錢買進一批樂器,就要對這批樂器進行管理,首先要對這批樂器尋找一個較大的庫房,用來存放,在對這些樂器進行登記,并在樂器上做標記,以防被人調包。在發給學生之前一定要做好樂器交接說明,出現問題,是誰負責就要誰負責,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愛護學校的樂器。對于服裝,在每次演出之前把樂團的演出服裝發給學生,在演出完成之后,由聲部長統一把本部的演出服收齊,交到管理老師處,過一段時間統一清洗與縫補,以便下次使用。
對樂團樂譜的建設是一個十分龐大的工作,一開始譜子不多,看似好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曲目量的擴大,總譜、分譜就會像線團一樣復雜,所以我們一定要在一開始就建立好樂團樂譜的有效管理機制,以我們單位的樂譜管理為例,對于樂譜一定要留一份打印版,一份電子版,打印版用A4雙夾文件夾在裝訂,左側放總譜,右側放分譜,同時要有一個移動硬盤,進行電子存檔,沒有就用照相機或掃描成圖片格式進行存檔,對于每次給學生發分譜時,或多或少會有幾個聲部有多印的,這是你千萬別讓他們放置不管,可能在你看來那就是幾張紙,當樂譜量多了的時候,那些紙積少成多,就會造成無謂的浪費,我建議最好多準備幾個文件盒,把每一個文件盒坐上標簽,每一個文件盒存放一首樂曲多余的分譜,以便以后學生手中的分譜損壞或丟失就可以用上了。
樂團日常排練管理是一件不能急功近利的事情,對于交響管樂團的日常訓練,一定不要松懈,這樣起初從零基礎上來的學生就會發現剛開始的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但只要持之以恒,用不了多久就能達到質的飛躍。首先要和學校鄰導協商,在平時的訓練中,我們采取的是讓管樂團合奏作為一門課,讓學生們來上課而不是不打游擊,不必找老師請假,因為如果不把這作為一門課的話,學生學習沒動力,怕耽誤其他課程的學習,自己也沒有課余時間休息,所以把他當成一門課是十分有必要的,一周兩節課或者一周兩節以上,一節用于學生基礎訓練,一節可用于合奏,合奏時由淺入深,把一些小曲,如少兒歌曲之類簡單的,哪怕是一兩個樂句,讓學生們能夠直接感受到合奏的魅力,這樣久而久之,由易到難,由小到大,由短到長等,讓學生們即學即用,這就應用型藝術類高校交響管樂團訓練的方法。一般盡量把一節課放在周五下午,這樣一方面學生就不會擔心影響學習,影響其他必修課或選修課。另一方面把合奏算作選修課或者必修課,對老師來說也就算工作量、課時,這樣就不會引起老師與學校、學生與老師之間不必要的麻煩。對于日常排練管理人員一定要提前五分鐘到排練教室,學生點名,同時有必要的話老師也要簽到,雖然這不能夠完全起到督促的作用,但只有這樣會讓大家有一種責任意識,因為樂團排練是一種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沒有量的積累就不會有好的效果,如果遇到假期也要盡量做到排練一周之后再放假,因為學生一般回家就不練習樂器了,有的甚至一假期都沒有碰過。為保障學生的技術不會有太大的退步,因此一定要把寒暑假的時間利用好,給學生安排寒假作業,不要等到開學后全忘記了,這樣會造成無用功。
最后,應用型高校中組建交響管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于樂團日常的訓練,需要學校領導、老師和學生三方面積極配合,缺一不可。同時要想讓其發展,必須要學校、老師和學生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只有這樣應用型高校中的交響管樂團才能走得更好更久。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青年
《應用型高校中交響管樂團的訓練與發展研究》研究成果[院科合字(2015)20號]
趙亮(1987-),男,山東人,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藝術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