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再紅 文 哲
(山西師范大學,山西 臨汾 041004)
簡述山西左權“開花調”
韓再紅 文 哲
(山西師范大學,山西 臨汾 041004)
“開花調”是流行于太行地區的一種山歌形式的民間歌曲,根植于山西省左權地區這片熱土,不同的環境造就了不同的傳情達意的方式,“開花調”便是這片土地上人們最直接、最淳樸,最得心應手的表達方式,“開花調”主要分布于左權、和順等縣,但為人們所熟知的卻是“左權開花調”,其為“開花調”的名字源于歌詞常用“開花”作為起興故用之,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左權的“開花調”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面筆者將從其演唱風格、歌詞特點以及傳承與發展等方面進行簡述,以期對讀者有些許的啟迪。
左權開花調;審美特征;演唱風格;傳承發展
山西左權,位于太行山的西側,山西省的東部地帶,根植于這片充滿魅力沃土,美譽“民歌的海洋”油然而生,這里的民歌主要由開花調、大腔、小調、雜曲四個部分組成,開花調只是浩瀚的民歌海洋中一個極小的分支,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是人們了解左權文化、了解山西文化的“名片”。
(一)開花調中蘊含的科學發聲方法
在我們專業的聲樂教學中,氣息的靈活應用、高位置的統一、管道通暢、口腔的狀態等都是基本功扎實與否的表現,同樣也是作品演繹成功與否的關鍵,而在左權,流傳著這樣一段順口溜,是我們歌唱方法的通俗表述:“把天靈蓋兒唱響,小肚子用上勁,胸口不能憋住氣,把嘴張大”,對應著我們專業的教學方法,其實不難理解,“把天靈蓋兒唱響”就是要找到充分的頭腔共鳴,“小肚子憋上勁”也就指的是氣息的支撐,“胸口不能憋住氣”換句話說,不能讓胸口阻礙發聲,“把嘴張大”就是把口腔打開,由此可見,“開花調”的演唱也是有方法遵循的,正是因為基本功的練習,嫻熟的技巧與淳樸的情感相得益彰,從而使得“開花調”的旋律高亢嘹亮、熱情奔放,使得演唱發揮到淋漓盡致!
(二)開花調的歌詞特點
1.大量運用地方語言演繹歌曲
翻閱大量的左權歌譜。不難看出,在演唱左權“開花調”中,地方語言得到了最廣泛的使用,就像“啊哈呀呀呆”這個詞的運用頻率是最高的,在左權,結果音“呆”是一個有“美好”寓意的字,一般用于兩口子或者談戀愛的兩個人之間,因此,在演繹《桃花紅杏花白》這首歌曲的時候我們要非常注意這個字的演繹,要拿捏的合理、到位,還有《親疙瘩下河洗衣裳》中的“親疙瘩”與“呆”的意境基本相似,也表示“美好的意思”,這樣的歌詞特點使得開花調十分的接近生活,十分的生活化,這也是“開花調”之所以得到人們喜愛的一個重要原因。
2.段落以及情感特點
“開花調”屬于多段體民歌的種類,每段有兩句,上下句采用比興的手法,對仗工整,下句是關鍵,起點明主題的作用。開花調主要是唱愛情的,戀愛中的人們的眼里和心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一切都如花兒一樣綻放,所以“門搭搭”可以開花,“鍋兒”可以開花,一切的一切印證了“開花調”名字的由來,“開花調”能直接、大膽的抒發個人情感,這是它的一個重要特點,準確把握風格才能完美的演繹作品。
3.曲調風格
“開花調”的曲調風格變化多樣,有委婉細膩的也有粗獷豪放的,有幽默詼諧的也有活潑可愛的,生活在黃土高原的人們,他們的生活是凄苦的,但是人們對幸福生活總是充滿向往、充滿希望的,“開花調”的音樂寓意是美好的,以中高音區的音階為主,旋律高亢明快,表現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旋律優美,沒有任何的緊張感。
歷史的車輪是不斷前進的,很多藝術作品會隨著時代的更替或留存或改變或消失,左權民歌作為左權的名片,將其傳承下來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對左權民歌“開花調”的傳承與發展中,培養繼承人是非常重要的,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左權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民歌演唱家,包括石占明、劉改魚等,然而近些年,出類拔萃的民歌演唱家卻寥寥無幾,導致“開花調”等民歌的演員繼承出現斷層,其次隨著市場的經濟化和多元化,民族文化越來越受到了多元文化的沖擊,許多民歌逐漸被流行歌曲同化,不再有自己的特色,原生態的狀態不復存在了。
所以對于左權民歌的發展,人才的選拔與培養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要讓人們了解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讓百姓們真正的從內心建立起保護民族文化的意識,多組織群眾進行培訓,從中發現好的民歌手,鼓勵大家積極參加社會團體節慶活動,使得傳承真正的得到落實。技巧的研究是一個方面,其次各地應該廣邀學者進行“開花調”理論方面的研究,從而創作出更多新穎的音樂作品,重新啟用老藝人,讓老藝人一起參加演出、培訓與創作活動,通過以上種種途徑,使得我們的左權民歌“開花調”再次興盛。
一方水土培育著一方藝術,在今天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民族文化顯得尤為重要,它是我們區別于他人獨有的特色,是一個民族優秀傳統的現代積淀,是一個民族的“身份證”,正因為擁有這樣的“開花調”藝術,我們才更加了解左權,“開花調”作為左權民歌的瑰寶,它有其自身獨特的藝術價值與藝術魅力,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將其更完整的傳承下去,這是我們每個人毋庸置疑的責任!
[1] 李欣.太行山聲韻之美—淺談山西左權“開花調”的音樂特點[J].黃河之聲,2011,01.
[2] 劉芳.淺談山西左權原生態民歌的傳承與發展[J].科學時代, 2012,21.
[3] 周沐春.略談左權開花調的審美特征[J].北方音樂,2014,04.
韓再紅(1970-),女,陜西西安人,山西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聲樂教育;文哲(1991-),女,山西臨汾人,山西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