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松潔
山西財經大學,山西 太原 030000
對我國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宋松潔
山西財經大學,山西 太原 03000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恢復了行政管理學科并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目前仍然存在諸多不利于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與發展,行政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更大,能力要求也更高,因而對行政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顯得更為重要。
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
(一)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
行政管理學科具有綜合性,涉及到政治學、管理學、社會學及法學等多學科的知識。很多人認為滿足了黨政機關的用人需求就是行政管理人才,然而行政管理無論是側重于事務管理方面還是側重于公共行政方面,進入政府部門都不是唯一的選擇。新的時代背景下,精簡政府機構設置,轉變政府職能重心,都要用全新的視角來看待政府與公眾之間的關系,這些都對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設定提出了新要求。傳統的行政管理人才培養目標過于泛化,使得行政管理專業整體呈現邊緣化傾向,導致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不科學,教學資源短缺,資金及政策的投入落空等問題。
(二)課程體系政治學色彩濃厚
管理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原屬于政治學的分支學科即行政管理學納入到公共管理門類下,因而行政管理學具有深厚的政治學淵源,長期受到政治學的影響,學科設置的政治性取向突出,培養方式傾向于政治性培養。為了盡快建立起行政管理專業成為一門獨立學科,高校從政治學專業抽調大部分行政管理專業教師,因而導致培養方式上側重于政治性培養而失去了行政管理本專業的特色。在行政管理專業課程設置中,以政治學類為主,以經濟類、管理類為輔,學科雖歸入管理學門類,但所設課程政治學色彩非常濃厚,理論與實踐出現脫節,課程設置偏重其他學科知識而非本專業優勢都是目前亟須解決的問題。
(三)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行政管理專業起步時間較晚,師資水平相對較低。行政管理專業的教師很多都是半路出家,來自政治學專業或者其他專業,他們的知識存儲必然出現學科偏重的問題;行政管理專業是一門新興專業,穩定性不強導致教師的流動性很強,人才流失問題嚴重;行政管理專業教師的社會實踐經驗不足,實際工作體會不深,教學定然比較繁瑣無味,教學效果也差強人意;教師結構水平層次不齊,高級職稱教師比例偏低,年齡上也存在斷層現象,有影響力的帶頭人很少。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我國確實需要加強對行政管理專業對口教師的投入,培養行政管理專業教師資源。
(四)人才培養缺乏實踐
行政管理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與實用性。我國的行政管理教育絕大多數都是在理論的學習層面,而對于實踐的課時幾乎沒有。課程設置缺乏實踐課程,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機會很少導致實際工作能力很弱,有的少許高校即使給出了行政管理專業課程的實踐機會,在實踐的具體過程中學生接觸的也都是一些工作瑣事,不能真正參與到行政管理行為中,真正意義上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很難實現。理論失去了實踐的檢驗,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不夠徹底,便會出現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只知道理論不會應用的現象,很大程度上偏離了人才培養的目標。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行政管理專業總的培養目標應具有一致性,即培養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同步發展的應用技術型人才。人才培養的目標要體現專業特點,培養具有中國特色的行政管理專業人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具備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理想和實事求是的革命精神;不同學校具有不同特色,在進行教學課程設計時,要明確行政管理專業人才的目標,進一步進行細分,是政府機關人才還是企業及非政府組織的人才;行政管理專業人才應是實現通才與專才的結合。既掌握本專業基本理論知識也實現與其他學科的的結合;注重思想素質培養,引導同學們樹立正確的科學社會發展觀,提高綜合素質。
(二)構建合理課程體系
行政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應弱化政治學的地位,體現多學科相互融合和滲透的理念,確立多學科綜合發展的目標。對行政管理專業的崗位需要進行內涵分析,以確定課程體系的基本框架,形成基礎培養與專業培養同步進行的課程體系?;A培養是指為了滿足學生能力發展所必須具備的專業基礎課程,開設公用管理類課程獲取相關基礎知識。專業培養是指設置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素質拓展課程,鍛煉行政管理專業人才的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使其具備基本操作能力,專業素質拓展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向進行設計,學生可根據自身素質以及發展狀況來決定。將基礎培養與專業培養相結合,促進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全方位發展。
(三)優化教師專業隊伍
高素質的教師力量,是完善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教學保障,所以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教師要不斷豐富和拓展行政管理專業知識,積極參加培訓和進修,及時關注行政管理專業前沿問題,引導學生對專業問題進行敏銳的判斷。另一方面教師應轉變教學方式,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方法,把行政管理專業知識用多種方式展現在課堂上。同時發揮經驗豐富老教師的作用,促進新進教學管理人員盡快成長。教師間加強溝通,資歷較老的教師傳授新教師以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理念,同時,年輕教師也應以其對專業方面的敏銳觸覺,積極推動整個教師體系的進步和年輕化。
(四)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教學是落實人才培養實踐性、應用性特征的根本途徑。校內實驗平臺與校外實踐平臺要同步開展。校內平臺搭建需要學校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實踐教學硬件,健全平臺配套設施,通過情景模擬、案例分析、分組討論等方式,充分利用已有教學資源,提升教學效果。構建穩定的校外專業實踐平臺,學校院系應積極地與政府部門等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讓學生接觸行政管理實務處理的全過程,同時減輕實踐單位的工作壓力,以保證學生與實習單位都能在實踐教學中實現雙贏??傊畱匀瞬排囵B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為終極目標,在學科綜合發展上創造人才培養的新局面。
近年來,我國在行政管理專業教育上取得了極大的進步,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逐步得到重視,但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只有結合社會的實際需求,結合實踐經驗,不斷優化行政管理專業的培養模式與豐富行政管理學科的建設,才能為社會提供全面綜合的行政管理人才。
C93-4;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