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陽
淺析明代宦官的興起
李旭陽*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宦官的出現最早可追溯至殷周時期,《周禮》中記載當時宦官被稱為寺、閹等名稱?;鹿俅蠖嗍菑膶ν鈶馉幹袚飦淼呐`幼童轉變而來,后也有一部分是由于生活貧困及現實所迫通過招選或自請入宮的辦法入宮為宦?;鹿僮钤绲墓ぷ髀氊熢谟诳词貙m門,并且人數不多。隨著王室不斷擴大,所需宦官得數量也隨之增加??v觀明代宦官的起落,宦官權利雖不及漢唐時期能夠主宰皇帝的興廢大權,但是明朝的宦官卻是活躍時間最久及人數最多的朝代。從永樂到崇禎,宦官伴隨明朝二百多年的歷史,明朝的政治也因此遭到嚴重的破壞。
宦官;王振;劉瑾;魏忠賢
回顧中國古代的歷史,宦官亂政一般處于一個王朝的末期。東漢時期由于皇帝年幼無知,外戚專權的情況十分嚴重?;实坶L大后需要依靠宦官與外戚抗衡從而奪取權力,致使宦官驕橫、禍亂天下。晚唐時期宦官手握兵權,皇帝的擁立及廢黜均由宦官做主。到了明朝建國之初,起于民間的明太祖朱元璋作為開國之君深知宦官為禍為害,因而對宦官制定出一系列的禁令。朱元璋認為宦官的人數越少越好,應嚴格的控制宦官的權利。規定內臣不得與外官有任何的消息往來,嚴格的規定內臣不得識字和干預政事,為此朱元璋還置一塊禁止宦官干預政事的鐵牌于宮門之上以示警省。建文帝時期對于宦官的管束更為嚴厲,內監稍有違逆便嚴懲不貸。由于明初明太祖和建文帝對宦官的嚴加管束,宦官勢力在這一時期基本并未得到興起的機會。
明成祖時期開始對宦官十分的信任,自此直至明朝滅亡,宦官一直活躍在明朝的歷史舞臺。明成祖器重宦官是由于宦官在助他起兵奪取政權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明成祖在奪得帝位后,為了確保帝位的的穩定便派宦官駐守邊防和到軍中監視軍中守將,甚至將對外出使的重任也交由宦官擔承。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派鄭和統帥船隊,遠涉重洋出使鄰邦異域來宣揚國威,鄭和下西洋這項偉大的壯舉至今仍有深遠的影響。此外朱棣還在錦衣衛之外又設立了東廠,東廠幫助皇帝處理機密事宜。東廠與錦衣衛最初各掌各事,后來為了利益互相爭斗并糾纏不清,但是總的看來還是東廠較占優勢,從永樂開始宦官勢力開始抬頭并不斷地發展壯大。
內書堂即宮廷內部的學堂,史料記載:“內書堂讀書,自宣德年間創建。始命大學士陳山教授之,后以詞臣任之。凡奉旨收入官人,選年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撥內書堂讀書?!泵餍谧孕∮苫鹿偻蹊膛惆?,并成為皇帝的御用太監。明宣宗上位后在處理繁重的政事時發現讀過書的內監辦事很利落,于是明宣宗不顧祖訓廢除了“內監不得識字”的禁令,在內廷設立內書堂并挑選小太監讀書。內書堂的設立使得內監獲得了學習的機會,皇帝將有關文墨批復的事宜都交由內監來辦,后來甚至將本該皇帝親自批復的奏折也一并交予內監。這也為太監竊取權力也提供了方便,致使許多政令及重要的政策的最終決策權落在內監的手中,保證宦官在以后國家政治方面的影響一直存在。
王振自幼凈身入宮,是第一批初選進內書堂的小太監。英宗正統年間明朝走向腐敗的一個重要的突出表現就是王振專權,由于王振在內書堂表現出色被選入東宮侍奉年幼的皇太子,王振為人善于逢迎使得英宗對其十分的信任迷戀,皇帝稱其為“先生”而從不稱其名。司禮監作為明朝宮廷二十四個衙門中最重要的一個,王振很看重司禮監提督太監一職。待英宗即位便命王振為司禮監,他天天在皇上周圍察言觀色,迎合皇上的旨意并取得皇帝的信任,對內不斷以言行影響皇帝的判斷,同時利用皇帝深居簡出的弱點欺上瞞下,代皇帝批復奏章時故意歪曲事實壓制百官。大權在握的王振開始結黨營私任性妄為,反對他的官員均遭到殘酷的毒害,致使舉國上下人人自危。國內政治混亂不堪,邊疆防御的力度自然減弱,蒙古瓦剌部壯起。明英宗在王振的勸說下不顧群臣的反對決定御駕親征,率五十萬大軍征討瓦剌以揚國威。王振不懂兵而弄兵,在日期緊急且裝備不齊的情況下明軍大敗,損失慘重。在軍隊回至土木堡時被瓦剌軍包圍,最終英宗被俘,王振后被亂軍所殺。
明朝宦官勢力的再一次復起必定與皇上態度有關,明武宗周厚照自小由宦官照顧引領,故武宗對宦官很親近。武宗此人荒淫無度且親近宦官,在其即位后出現了宦官專權、社會政治黑暗的局面。武宗好逸樂且嬉戲無度,建造宮殿以供尋歡作樂,喜微服夜行和遠游邊地,經常不知所蹤、樂而忘歸。劉瑾憑借皇帝寵信完全的控制內閣并侵奪內閣的權利,將內閣完全的淪為劉瑾排斥異己的工具。劉瑾在打壓異己的同時還不斷地豐富自己的黨羽,為自己的私黨安排職位,壯大自己的勢力。故武宗時期宦官勢力的又一次興起與皇帝是否作為及對待宦官的態度有很大的關系。
明代宦官勢力雖在明世宗在位時期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在明熹宗時期達到了宦官為禍的最高峰。魏忠賢原本為一個無賴,后因生活所迫凈身入宮為宦。魏忠賢因與熹宗的乳母交好而一步步的高升,后在熹宗即位后任命為司禮監秉筆太監。魏宗賢利用皇帝年幼與朝政混亂的時機肅清內廷中不歸附他的人,同時在內閣中安插對自己效忠的人。魏忠賢的勢力越來越大,許多的邪惡派逐漸的歸附于他,逐步的形成一個腐朽的政治集團“閹黨”。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勢力,閹黨主動地對正直派(東林黨)發動進攻。面對閹黨的威脅,東林黨奮起反擊,但是無奈當時統治過于黑暗,邪惡派的勢力過于強大,東林黨遭到了沉痛的打擊。魏宗賢因掌有特務機構,并利用特務在全國范圍內實行黑暗恐怖統治,大興冤獄,置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魏忠賢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做到人稱“九千歲”,地位僅次于皇帝,這在歷史上是一件空前絕后的事情。后來熹宗死,司宗上位后革新政局,鏟除了魏宗賢的勢力。
明朝一代宦官為禍可以說始于正統朝王振專權,興于正德朝劉瑾亂政,到天啟朝魏宗賢專權是達到頂峰。宦官亂政專權給明王朝帶來了不可低估的損害,但是總體看來明朝宦官并沒有掌握兵權,終究沒有實質性的威脅到皇權。明朝的宦官實際上是外強中干,始終在皇帝的控制之下。即使宦官一步步的擁有極高的權勢,但是一旦皇帝醒悟,他們努力建造的權力城堡便會頃刻崩塌。
[1]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2]婁曾泉,顏章炮.明朝史話[M].北京出版社,1984.
李旭陽(1993-),女,漢族,黑龍江綏化人,黑龍江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明清史。
K
A
1006-0049-(2017)16-01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