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山
關于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運用
吳中山*
西安翻譯學院商學院財務會計系,陜西 西安 710105
實質重于形式是當前經濟飛速發展背景下針對會計工作提出的一項新原則,要求會計工作者在工作中能對企業真實進行會計信息進行反饋。就目前來看,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會計工作中主要應用于資產的明確、固定資產的核算與記錄、交易關聯方的判定、基本核算方式的選擇等方面,但在實際的應用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加以解決。
實質重于形式;原則;運用;問題;建議
當前,我國的市場經濟因受全球化經濟的影響開始呈現出越發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在這一背景下,只有確保各企業的會計信息與企業的實際情況之間相符合,才能從根本上促進我國的整體經濟實力得到有效提升。這要求我國的會計工作者在工作中遵循實質重于形式的工作原則,以確保各企業的會計信息與企業的實際財務情況相符合,進而以此為依據對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更加有效的指導來促進企業在市場中得到更加長效的發展。
(一)資產的明確
所謂資產具體到我國的會計工作中主要指的是企業在日常的工作經營中形成的被企業所擁有或由企業所進行管理控制的能為企業帶來實際利益的資源。基于此可明確在會計范疇內資產主要包含以下特點:首先,企業是資產的擁有者且能對資產進行直接的管理控制;其次,對企業而言資產能為其帶來真實的利益。在通常情況下,資產往往可以直接用貨幣進行衡量且具備一定的商業價值,因此其與企業的會計工作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
(二)企業固定資產的核算
固定資產是企業在市場經營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固定資產的獲得通常具有兩種方式:第一種,由企業直接購買獲得;第二種,由企業根據自身經營的實際情況通過自建的方式獲得。要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往往需要對企業固定資產相關的信息內容進行核算與管理,這也是企業會計工作所包含的重要內容之一。
(三)企業固定資產的記錄
在企業的固定資產記錄中最關鍵的是要對融資租入所獲得的固定資產進行記錄,盡管由通融資租入所獲得固定資產所形成的利益最終歸企業所有,但在融資租入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程度的風險。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通融資租入所獲得的固定資產其最終并非歸企業所有,因此企業的會計工作往往需要以實際的融資租入日期為依據,對相關的會計信息進行記錄來確保會計信息的完整性。
(四)交易關聯方的判定
我國針對會計工作中交易關聯方之間的關系判定往往有著相應的規定。所謂關聯關系具體到會計工作中主要指的是經營雙方在企業財務工作中所存在的關系,主要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首先,一方能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對另一方進行控制或者是能對另一方的財務造成一定影響,那么這二者之間存在交易關聯的關系;其次,如果二者共同被另一方所控制或影響,那么這二者之間同樣存在交易關聯的關系。企業的會計工作人員在這一關系的判定工作中也必須要堅持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以做出最為有效的判斷。
(五)股權核算方式的選擇
所謂股權指的是企業通過投資而在其他企業中所占有的股份,在通常情況下這一類的投資目的相對較為長遠,有部分企業是為對被投資企業實施長遠的控制,也有部分企業是為了幫助所投資企業解決其在經營中所遭遇的財務風險。就目前來看,我國相關的制度法規規定,企業只有在對實際的經濟環境進行充分的分析之后才能做出是否進行投資的決策,進而在遵循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下進行相關工作的開展。
(一)關于實質重于形式原則運用面臨的問題
就目前來看,我國會計工作中關于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運用主要面臨以下的兩方面問題:
首先,會計工作者自身的職業素質有待提升。會計工作者自身的職業素養是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得以有效運用的基礎,要求會計工作者自身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修養與專業的工作能力。但由于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本身并不具備法律約束力,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會計工作者一定的自主空間。一旦會計工作者自身的道德素質修養與專業能力未達到預計的效果,那么就將給企業帶來一定的財務問題。
其次,對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過度使用。企業的會計工作如果過于重視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那對企業的財務管理也將造成一定不利的影響。從現實層面來看,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對企業的會計工作而言至關重要,但由于會計信息失真與市場的實際情況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過度重視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反而會影響到會計工作的質量。
(二)關于實質重于形式原則運用問題的應對策略
針對上述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企業會計工作中運用所面臨的問題,企業主要可采用以如下的應對策略:
首先,對會計工作者的職業素養進行強化培養。要促使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企業的會計工作中得到切實有效的運用來提高企業會計工作的質量,就要求企業重視對會計工作者自身的職業素養進行強化培養。一方面,要重視對企業會計工作的人員結構進行優化,并強化對他們自身的會計理論知識進行培養來強化他們自身的專業性;另一方面,要對會計工作者自身的專業能力進行強化培養來提高他們的工作質量。
其次,利用審計對企業的會計工作進行監督檢查。通過審計的方式能有效對企業的會計工作進行監督檢查,以確保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在企業的會計工作中得到科學合理的運用。這要求企業在日常的管理經營中就審計工作的開展充分的重視,并充分利用其來對企業會計工作中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運用的合理性進行監督檢查,進而從根本上提高企業會計工作的質量。
綜上所述,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在會計工作中的運用應當強調其適度性,以免造成會計信息真實性降低的現象發生。對此,在實際的工作中企業就必須重視對會計工作者自身的職業素養進行培養,并對其會計工作進行充分的監督,確保在提高企業會計工作者工作質量的同時,促進企業的財務管理指導得到有效的提升。
[1]溫曉霞.論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會計實踐中的具體應用[J].商場現代化,2016(04).
[2]孟潔,熊學華.會計實務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01).
吳中山(1992-),男,青海省海西州烏蘭縣西安翻譯學院商學院財務會計系,本科,財務管理專業,研究方向:財務。
F
A
1006-0049-(2017)16-0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