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婧 詹粉玲
以房養老制度在我國實施的可行性分析
武文婧 詹粉玲
山西財經大學,山西 太原 030006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我國傳統養老模式受到沖擊,對養老保險基金也產生巨大壓力,以房養老制度的發展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本文針對我國國情,探討以房養老政策在我國的可行性,為政策發展提供一定建議
以房養老;養老模式;可行性
(一)以房養老。2014年6月23日,中國保監會發布了《中國保監會關于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意見》對中國式“以房養老”下了官方版本的定義,稱“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是一種將住房抵押與終身養老年金保險相結合的創新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即擁有房屋完全產權的老年人,將其房產抵押給保險公司,繼續擁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經抵押權人同意的處置權,并按照約定條件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后,保險公司獲得抵押房產處置權,處置所得將優先用于償付養老保險相關費用?!?/p>
(二)以房養老制度在我國的實施現狀。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起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試點實施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至2016年6月30日,試點兩年的“以房養老”迎來“大限”,響應者寥寥無幾。截至試點實施期限,四大試點城市僅僅有60戶參與投保,并且推出相關以房養老產品的公司僅有幸福人壽一家。截至2016年6月28日,投保60戶78人。從地域上看,一線城市比二線城市更容易接受以房養老的新型養老模式。從參保家庭情況看,有40%的參保老人沒有子女,基本上都是孤寡老人和失獨老人。
(一)傳統觀念的沖擊。在我國幾千年的發展進程中,傳統文化和基本倫理道德都傳達了一種養兒防老的理念。父母撫養子女長大,子女在父母年老的時候贍養父母,父母過世后將其名下房產留給子女,是我們傳統的養老模式。而以房養老打破了這種傳統模式,可能會使子女承受不孝的輿論壓力,也不利于家庭和睦。
(二)政府機構職能缺失。自以房養老試點以來,只有上海由政府牽頭組織住房公積金中心,而其它地方政府卻幾乎沒有行動,只是停留在口頭呼吁階段,并沒有實施實質性的舉措,這就是我國以房養老遲遲沒有取得成效的原因。然而作為制度的發起者和責任的承擔者,政府應該積極的發揮職能,促進以房養老的發展。
(三)專業參與機構數量不足。以房養老機制所需時間周期長,資金量大,對房屋價值的評估、壽命的預期及投資運營西藥很高的技術水平支持,所以機構在選擇是否進入以房養老機制中是相當謹慎的。另外,我國現在信用體系尚不健全,由于存在信息不對稱,可能會發生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的行為,損害參與機構的利益。
(四)市場存在一定的風險性。(1)房屋價格下降的風險。參與機構進入以房養老機制中,最終目的是為了取得收益,通過將老人過世后其抵押的房屋出售或者向其子女收取贖回房屋市價來獲取收益。住房作為商品價值是不斷波動的,未來幾十年房屋價值隨著政策不斷變化會有怎樣的走勢并不明朗。因此存在一定的風險。(2)市場利率風險。在房地產市場中,市場利率變化萬千,如何制定一個合適的市場利率關系著參與機構的命運。(3)參保者長壽風險壽命。人的壽命是很難預測的,如果參保者的實際壽命長于預期壽命,那參與機構就會支付更多的養老金,如果這類型的參保人數量很大,那參與機構面臨破產的風險。這種風險會給機構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難以控制機構的收益情況。
(一)人們的傳統觀念逐漸轉變。由于我國計劃生育的實施,我國目前普遍的家庭結構是一對夫妻撫養一個小孩贍養四個老人,支出巨大,生活壓力巨大,許多年輕人難以承擔,大大影響了家庭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很可能觸發一系列家庭矛盾。我國傳統養老模式中,老人為了把房產留給子女,平時過著拮據的生活,而且在當下子女也承擔著巨大的養老壓力。在這個方面,以房養老制度就能合理的解決這種問題。
(二)以房養老配套環境逐步完善。目前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發展,二手房市場逐漸興起。城市發展逐步擴大,向周邊延伸,而老人居住的老房子往往處于城市優勢地段,未來有巨大的升值空間。另外,城市化進程中,可用于商品房開發的土地受限,未來房產市場會持續走高,老房不論是在二手房出售或是拆遷都可能獲得巨大收益。房產中介機構競爭激烈,給市場增添了新的活力也為房產評估提供了技術支持。
(三)以房養老的優勢逐步顯現。我國是一個老齡化問題嚴重的國家,養老保險空賬問題嚴重,財政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兒女養老存在著很多弊端,完全依靠子女養老困難重重。以房養老一方面能減輕子女贍養老人的壓力,同時也能保全老人的自尊,不必在年老之后完全依靠子女生活,提升老人的幸福感,減少因養老產生的家庭矛盾。
(一)發揮政府和市場兩方面的力量。以房養老不能完全靠政府包辦,也不能完全交給市場。政府實施宏觀調控和總體把控作用,起到監管約束作用,嚴格準入機制,市場靈活調節,兩者互相配合,合理分工才能增強以房養老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二)強化風險防范措施。許多有能力的市場主體對進入以房養老領域一直處于觀望狀態,是因為以房養老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進入市場可能會面臨巨大的風險,因此要強化風險防范措施,通過市場與政府的合作,給有意愿進入以房養老領域的主體多一份保障。針對利率風險,要穩定市場利率,建立穩健的金融市場,針對道德風險,要加快以房養老的立法工作,針對參保老人的長壽風險,要運用大數原理,把風險分攤到每位參保者身上。
D
A
1006-0049-(2017)16-02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