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周輝
(1.泰興市分界鎮畜牧獸醫站,江蘇泰興225400)
(2.高郵市高郵鴨良種繁育中心,江蘇高郵225600)
簡述高郵鴨的六種養殖模式
李妍1,周輝2
(1.泰興市分界鎮畜牧獸醫站,江蘇泰興225400)
(2.高郵市高郵鴨良種繁育中心,江蘇高郵225600)
高郵鴨又稱高郵麻鴨,是江蘇里下河地區勞動人民經長期選育而形成的兼用型地方優良品種,高郵鴨以其蛋肉品質優異、善產雙黃蛋而聞名于世。已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
如今飼養高郵鴨已從過去傳統的家庭副業轉變成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方式,但是同樣是飼養高郵鴨,不同的鴨場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效益。為了全面提高高郵鴨在當地及其他地區的飼養水平,筆者現介紹六種高郵鴨的養殖模式,以供參考。
放牧飼養是我國傳統的養鴨方式,高郵鴨適應放牧,廣大鴨農多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結合收割后的遺谷以及水域中的水草、螺絲、魚蝦為鴨子的主要飼料,養鴨成本低,收益高。
放牧高郵鴨以飼養前40~45d鴨為好。一方面,初夏時節河道、水溝、渠道里的各種動、植物飼料豐富;另一方面它可以充分利用麥茬田和稻茬田的(兩季)放牧,以食田間遺谷為飼料,節約飼料,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育成鴨的生活有一定規律性,在放牧時不要讓鴨群整天泡水上,要找些旱灘,讓鴨群休息。青年鴨對飼料的的選擇性低,能在短時間內吃飽肚子,然后再下水浮游、洗澡,最后在陰涼的草地上休息。這樣,有利于飼料消化吸收。
大群關養成為目前養鴨模式中最常見的一種模式。所謂關養,就是將河道或魚塘用圍網根據飼養規模大小將水面圍成一個區域,讓鴨在其內活動、嬉戲、覓食。同樣,岸上亦用圍網把四周圍好,不讓出去,讓鴨在其內活動。
高郵鴨大群關養規模一般為3000~5000只。大群關養是受人為控制,大群關養的苗鴨飼養與其他方式的苗鴨飼養是一樣的。鴨苗進入育雛室(出殼24h左右)即可開水、開食。先開水、后開食。飼養管理的重點是把產蛋率搞上去。盡快推向產蛋高峰,做好四點:一要讓鴨子吃好吃飽;二要保證飲水潔凈、充足;三要經常更換墊草,保持鴨舍干燥干凈,鴨體清潔;四要保持鴨群安靜,不受驚擾。
籠上養鴨是一種適應專業化和商品化、規模化生產的養殖模式。隨著養鴨模式的不斷創新,籠上養鴨充分利用了空間,籠養糞便漏在籠下,減少感染機會,死亡率比牧養低,還節省了藥費,收到較好的經濟效益。
高郵鴨籠養過程中,具體要做好飽、足、潔、靜四項工作。飽,就是讓蛋鴨吃好吃飽,一般從120日齡起逐漸改喂產蛋期的全價配合料,逐漸提高飼料質量(即營養濃度),每次添料量要適當。足,是保證飲水的供給充足,讓其自由飲水,即保證飲水的供給。潔,是指鴨籠及鴨舍衛生、清潔,定期進行清洗、消毒。靜,是指鴨舍環境保持安靜,避免鴨群受到驚擾。
發酵床養鴨是一種生態健康的養殖模式,方法是以大糠或稻殼和木屑為發酵床的基料,按比例加入菌種,通過發酵,菌種繁殖產生熱能,分解殺菌。在養殖過程中鴨糞能發酵、生溫、殺菌、分解,保持墊料干凈衛生。
高郵鴨的發酵床養殖,與大群關養的飼養管理方式大同小異。鴨子在整個飼養周期內一律實行旱養,終身不下水,只供飲用水。供水方法:在鴨舍的南側墻邊安裝一組自動飲水系統,讓鴨自由飲用,既干凈又衛生。喂料:在距飲水設備約2.5~3.0m的北側,安裝一排自動化供料系統,實行自動化供料,自由采食。在鴨舍內地面鋪上30~40cm厚的墊料,當墊料板結時,每隔1周就用旋耕機旋翻一次,讓鴨糞在上面的翻到下面去,使鴨糞與墊料充分混和起來,發酵分解,確保上層墊料始終干凈。
稻田養鴨是一種復合生態型的綜合農業技術,就是在水稻栽后將雛鴨放入稻田,至抽穗階段將鴨子圈養在成片的水稻田中。一方面稻田為鴨子的生長提供食物、水域、遮蔭等生活條件;另一方面鴨吃掉稻田內的雜草和害蟲,鴨的糞便作為肥料供水稻生長需要。兩者相互作用實現鴨、稻雙贏。
高郵鴨稻田養殖一般在機插秧插后10d左右,一般宜選擇晴天上午9~10時氣溫漸升時放鴨入田,可增強鴨的適應性。初期鴨稻共作以80~ 100只一群,秧苗5畝為宜,技術成熟的可擴大些。這樣既避免了鴨子過于群集而踩傷前期秧苗,又能分布到圈定范圍田間各個角落去尋找食物,以均勻控制田間害蟲和雜草。在將鴨下田之前,需做好調教訓化工作,培養鴨子“召之即來”的習性,以便鴨子放到稻田后,能夠聽從使喚。
魚鴨混養是一種立體綜合性的養殖模式,魚塘日常可以不投放飼料,靠鴨群的排泄物及喂鴨飼料的下腳料來肥水、作餌料。再根據魚塘中的水質情況,不定期的灌排水,以保持水質良好。這樣既能有利于魚的生長,又能使鴨在水上自由運動,嬉戲和覓食。
高郵鴨的魚塘混養,水面在30~80畝上下適宜,水深在3.5m2左右。魚塘的排水、灌水要方便,在根據鴨群數量的大小,用圍網將岸上和水塘圍成滿足鴨群活動大小的運動場。養魚上我們主要是采用以肥水魚為主要品種,適當配置底層魚的放養模式。一般肥水魚占用70%,底層魚占30%。一般保持魚塘內水的透明度在20~25cm左右,保持鴨魚都有良好的生長環境。
上述六種高郵鴨的飼養模式在運用中要結合當地的氣候、地形等實際情況,再加上科學有效的飼養管理,才能真正提高高郵鴨的養殖效益,才能為帶動農業增收、鴨農致富發揮作用。
S815.2
C
1673-1085(2017)06-0042-02
2017-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