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婧軒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蓬勃興起。為了提高市場上的競爭力,企業不斷引進新型有效的管理方式,希望研究出一種契合自身情況的管理方法,例如各種戰略模式和全面預算管理。但是由于新晉企業市場經驗不足,很難使戰略發展和全面預算管理這兩者的關系平衡,不能發揮出這兩者引導企業良性發展的促進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在戰略導向視角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針對性的提出如何達到企業管理期望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戰略導向 全面預算管理 發展戰略
引 言
全面預算是企業對于未來一定時期的目標和規劃,并通過各項財務報表來展示資源配置的數字說明。企業之所以應用全面預算管理,是為了更加合理有效的使用企業資源。企業資源是有限且寶貴的,全面預算可以通過查看企業的事務和管理活動,在企業所定的戰略目標下,更好的控制資源的分配和使用。如果想效益最大化,發揮出全面預算管理的作用,企業必須要讓戰略和預算成為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具備全局觀和長期發展觀。如果我們從戰略導向的視角來觀察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就不難發現要構建完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還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一、全面預算管理實踐過程中的不足
(一)企業負責人不能很好認識發展戰略,在戰略制定和實施過程中缺乏能動性和積極性
發展戰略是企業通過全面分析目前所處的狀態和成長周期,對未來的發展方向作出合理的預測,從而制定和實施長遠的發展目標和統籌規劃。發展戰略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在管理的過程中,通常會存在一些問題,最主要的就是企業的管理者不能很好的進行發展戰略的規劃,不能充分的認識和了解發展戰略在實施過程中的能動性及積極性,沒有起到有效的榜樣作用,無法嚴格的按照戰略方針對工作合理的分配和安排,以至于普通員工也會缺乏相應的戰略發展意識,在預算制定過程中也不會立足于發展戰略。這對于整個企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時也是新興企業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二)在制訂全面預算管理時不能嚴格遵從戰略方針,不能合理地反映企業的戰略目標
在全面預算制定中,不能合理地根據企業發展戰略進行預算管理,不能作為企業發展立足之根本,未能將預算管理與企業戰略有機結合,只是簡單的將以前年度財務數據進行復制、集合和匯總,缺乏分析和目標性。企業未能將發展戰略目標以及內外部環境進行有效的綜合分析,制定合理的目標和策劃。除此之外,企業在制定預算時,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缺乏相應的溝通和配合,出現各自為政的現象,無法實現企業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這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三)預算管理未和績效考核有機結合,績效考核體系尚未完善
績效考核體系在一個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一個合理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能有效的提高員工的積極性,還可以留住人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但很多企業績效考核體系中,未考慮預算制定和實施情況,使預算成為一項毫無作用的空殼,嚴重脫節。在績效考核指標設定時,考核的指標非常單一,指標的設定不能很好的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目標來進行設定,預算考核的最終作用無法真正的發揮。
二、戰略導向視角下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建議
(一)發展戰略目標的制定
企業制定合理有效的發展戰略目標需要全面的分析企業自身狀況和外部環境,可以采用SWOT分析工具或者波士頓矩陣,將問題按輕重緩急分類,并將依照矩陣形式排列,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相應的結論,最大的現實意義在于幫助分析形勢,為公司做出較正確的決策和規劃提供結構性方法論支持。另外,因為其簡單易于推廣,有望成為團隊共知的方法工具,用同樣的結構和方法論更能促成團隊思考決策的同頻率,比較利于作出科學統一的決策。
(二)努力打造與戰略發展目標相一致的全面預算管理環境
首先要努力打造與戰略發展目標相一致的全面預算管理環境,進行統一明確的管理與安排,將戰略發展目標滲透到企業的各個部門當中,讓每一個員工都能擁有企業戰略發展意識,讓員工都意識到企業戰略發展的重要性。其次預算要有專人專項負責,保證在預算過程中更好的將戰略發展目標與自身工作目標相結合,并且有效地落實。對于內外環境的影響企業也應積極的研究,內部環境影響預算的重要因素要及時改造,例如組織結構等,對于外部環境要更好的適應和利用。
(三)制訂預算方案要與企業的發展戰略有高度的關聯性
企業無論在制定短期還是長期預算方案時,都要與企業發展戰略有高度的關聯性,并要求員工作業時嚴格執行預算命令,做到融會貫通。對于資源調配圍繞發展戰略執行,進行不斷的優化。預算目標要進行合理的分解,考慮到財務因素,非財務因素,以及時期等因素。實施過程中遇到執行不下去的情況要做到及時向上級反饋,預算不合理要及時調整和修改,使之更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戰略,更多的考慮內部和外部環境的影響,使預算制定更加合理和充分。
(四)將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有機結合,完善績效考核體系
企業績效考核體系應當通過建立綜合的指標體系,對影響企業績效水平的各種因素進行多方面的分析和評判,以此避免了偏見和主觀的評價。但考核指標不宜過多,不宜執行和管理,要突出關鍵指標的重要性。每一個考核指標要根據每個戰略目標的重要性程度高低,賦予不同的權重。企業要客觀分析企業年度之間的增長狀況及發展水平,科學預測企業的未來發展能力。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引進先進的績效考核工具,例如關鍵指標考核和平衡計分卡工具,這些方法能使企業戰略和考核體系更好的結合和運用,能更好的進行資源配置,使企業更健康的發展。
三、結束語
基于戰略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有效和復雜的管理工具,在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對于企業集團內部控制以及發展具有非常強的借鑒意義,企業還需要在今后不斷的摸索和研究,對于現存在的一些問題有效地提出解決措施,更好地發揮全面預算管理對于企業發展的作用,促進企業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畢可佳 . 戰略導向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探討 [J]. 改革與戰略,2015,31(08):60-63.
[2] 王洪濤 . 戰略導向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探討 [J].財會通訊,2016,(20):127-128.
[3] 趙鳳英,彭曉濤 . 戰略導向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改進[J]. 財會通訊,2015,(26):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