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芙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
正確認識國情 堅定發展之路
——發展中國、穩定中國的必由之路
王金芙*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深入貫徹十八大的精神,為達到更加詳細認識十八大精神的目的,習近平總書記還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學習好、貫徹好這些講話精神,對我們的理論認識和實踐認知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性質;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性質明確是中國道路的重中之重,是關乎我國建設事業發展的方向性問題和原則問題,更是關乎我國社會性質的核心問題,所以我們必須時刻保持對這一問題堅持和堅守,做到最大程度的理解和認知。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其中明確提出,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事實:“盡管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處于開始的階段,但是十分確定,我們已經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變成了社會主義社會,任何否認這個事實的觀點都是錯誤的”。這一《決議》不僅給我國的發展階段做了定位,更重要的是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的性質做了界定,明確地表達出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就是社會主義的堅定立場。
雖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一脈相承,但它卻有著自己的獨特性和生命力。它與《共產黨宣言》、《哥達綱領批判》中所構想和描繪的社會主義是不同的。在這些理論中,社會主義是被視為共產主義第一階段來看待的,它屬于向共產主義發展的過渡階段,恩格斯和馬克思預想,“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為后者的革命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1]而且按照馬克思恩格斯還對這一階段做了很多美好的描繪,但這種遠景不能成為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現實依據,而且恩格斯和馬克思關于轉變的理論和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只提供了一些基本意義上的原理,并沒有給出具體的社會情境。當中國發展社會主義之時,我們還已經清楚地認識到關于資本主義即將崩潰的理論是有瑕疵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不可能窮盡現實的一切問題。
中國的社會主義可以說是誕生在資本主義的包圍與蘇聯的高壓之下,在這樣復雜多舛的環境中頑強的謀求著自身的發展與成長。在這樣的復雜現實面前,中國沒有可以依據的可靠范本,而且慘痛的教訓也證明了,他國的經驗,到了中國只能是“水土不服”,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只能立足本國現實,走自己的路,開拓為自己量身定做的中國式的特色道路。
盡管我國也提出我們處于而且將很長時間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是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我國也是與馬克思有差別的。鄧小平理論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重要組成部分。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泛指所有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歷經的特定階段。這一論斷,一方面詮釋了我國的社會性質——社會主義社會,另一方面也定位了中國社會主義階段——我國正處于而且將長時間處于初級階段。可以清晰的發現,中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恩格斯馬克思的構想截然不同,二者從起點上就是迥異的,沒有書本中所提到的先進生產關系和生產力,沒有堅實的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也沒有可以借鑒的先進經驗;中國有的只是貧窮和落后,實踐與探索。面臨著新中國復雜的政治環境,混亂的經濟秩序,陳舊的文化思想,困頓的外交局面等多方面的問題,中國共產黨人不畏險阻,以自己扎實地實踐真知和大膽地求索精神,不斷地開創著中國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胡耀邦同志在報告中指出:“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現在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1987年十三大,全面詮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并制定了初級階段“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這次會議還特別強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第一問題是需要正確認知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階段,是我國執行正確的路線和制定政策的根本依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作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鮮明旗幟,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前行目標,指引著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前進航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又進一步深化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明確我國社會將長時間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同時要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思考清楚,特別是對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建設問題更要搞清楚。基于這樣的要求,我黨在十五大期間對中國初級階段的各方面工作都做了闡述,確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這些工作覆蓋中國發展的方方面面,同時也進一步明確了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方針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有機統一,不可分割的,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前提和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則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上不斷趨向深入和具體。
進入21世紀,面臨著歷史的新階段,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又根據變化的新形勢,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2007年黨的十七大提出把科學發展觀確立為新時期最重要的戰略發展思想,盡管在新時期,我黨面臨著一系列的新問題、新挑戰,在發展策略和思想上也會做出新調整、新變化,但報告明確指出,科學發展觀依然是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的。接下來,從黨的十八大以來至今,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領導集體,也反復強調我黨對理論體系的堅守問題,要時刻注重實踐、制度和理論的緊密結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縱觀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踐與理論的雙重發展,不難發現無論從實踐還是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頭到腳都是扎根于中國國情,立足于本國現實的,它依據中國的國情作為建設和改革的指引,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道路開拓、實踐成功的基本前提,更是中國共產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制勝前提。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開創性、獨特性和現實性,自然造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色”性。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在認真學習和分析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內容之后,深刻認識到“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我們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堅持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2]回顧中國的現實和歷史,再次印證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的事實。正因如此,在歷史發展的新時期,我們一方面要順應歷史發展的洪流,適應世界發展的大勢,緊跟時代腳步,緊扣時代脈搏;另一方面則要堅持走自己的路,走正確的路,走經得起實踐檢驗、時間考驗的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是這樣一條經由人民群眾選擇、審視并認可的智慧之路。它在歷經多重考驗、飽受爭議、反復受挫之后,至今依然還在不斷進步、前途光明且潛力巨大。前行在這樣一條優越的道路上,我們沒有理由不堅定和堅守自己的社會主義信念,所以無論從過去還是現在甚至是將來,我黨和人民都要堅定地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下去,這是我們的安身之本也是我們的前途命運。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314.
[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4.
[3]楊彬,張云貴.社會主義的中國特色與初級階段.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9.
王金芙(1990-),女,漢族,吉林人,黑龍江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研究。
D
A
1006-0049-(2017)13-0083-02